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各地战乱不断。历来平静的江南地区也没能幸免,从公元305年到310年,江南先后发生了三次叛乱。在三次平叛战争中,江东豪族周玘都主动站了出来,组织私家武装配合政府军平叛,史称三定江南。江东士族是自孙吴时代延续下来的,他们对灭亡自己国家的司马氏并无好感,在晋朝又备受排挤打压。他们为何却在这时三次帮助司马氏朝廷平叛呢?



一定江南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江东或者江南是孙吴故地的别称,狭义上专指苏南至浙北一线,即汉时的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这里气候温和,自古就是鱼米之地。吴越自此建国,项羽在这起兵,孙坚父子以此为根基创下了三分天下的东吴。

晋平吴后,司马氏为了尽快平稳局势,对江东士族大加安抚,并招揽他们北上任职。周玘的父亲周处就是其中一员。这位周处就是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除三害”的周处,在东吴时代就算名悍将。然而周处在北方的遭遇并不如意,最后被排挤到西北战场上,不幸阵亡。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周处除三害


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夏侯)骏逼(周)处以五千兵击之……(司马)肜复命(周)处进讨处……(周处)遂力战而没。

《晋书·周处传》

周处死后,朝廷照例给其后代安排官职,然而留在江东老家的周玘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周处在朝堂和战场上的遭遇,让周家对司马氏毫无好感,周玘拒不出仕。

其他北上的江东子弟也多不如意,其中最著名的是陆逊的两个孙子陆机和陆云。二人文采天下知名,当时洛阳流传“二陆入洛 三张减价”,他们到了洛阳后,备受士人追捧,以致于当时北方文豪张载等三位名家都没了人理睬。然而西晋朝廷授予他们的官职尽是些散官闲职,招他们入京本来只是司马氏的形象工程,宣示天下归心,至于同这些旧吴人分享权力那是不可能的。陆机等人只得自己找机会,托庇与各个司马氏亲王府中,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周处能够掌兵已是难得。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无处不战

八王之乱爆发后,中原鼎沸。在北方为官的江东子弟心灰意冷,大多选择回到江东老家。他们对司马氏朝廷相当失望,不但不能重用他们,还把天下搞的一团糟,很多人决意不再出仕。后来司马睿出镇建康,很多江东士族都不予以理睬,根子就在这儿。

西晋末年天下动荡,各地爆发饥荒,人们被迫四处流浪乞食。这些流民的生活朝不保夕,西晋朝廷却无力赈济,各地方政府还常常武力驱赶。公元303年,江夏蛮人张昌领导流民起义,迅速占领了荆州附近广大地盘,随后派石冰进攻江东所在的扬州。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扬州刺史陈徽、都督将军刘准不敌逃走,石冰攻占了扬州数郡,当中就包括相对富庶的江东。流民军毫无军纪,到处劫掠,朝廷军又不能制,家底最为殷实的士族最为倒霉。周玘作为江东士族的代表,主动站了出来,推顾家的吴兴太守顾秘为首领,联系各士族出钱出兵,组织义军。周氏是各家中武力最为强盛者,周家拥有庄园无数,豢养了大批门客和家丁,他们当仁不让,充当义军主力。这些私军的战斗力不凡,完全赶得上正规军,石冰也不能敌。不久,西晋朝廷又派来援军,石冰部彻底溃散。事后,朝廷封赏周玘,然而周玘没有接受,返家后利索地解散了义军,谢绝与司马氏的合作。此为一定江南。

徐、扬并平,(周)玘不言功赏,散众还家。

《晋书·周玘传》

周玘举兵只为保家,不是卫国。与晋氏朝廷依旧井水不犯河水。

二定江南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公元305年,广陵相陈敏举兵占据江南。陈敏是员悍将,在平定张昌石冰时,出力最多。事后受到东海王司马越拉拢,随他东进长安争夺皇帝控制权。结果中途就遇阻,陈敏趁机下了司马越的船,打算自己在江南单干。正巧他在历阳碰到辞官回乡的甘卓,甘卓也是江东士族代表,曾祖是著名的锦将军甘宁。甘卓郁郁不得志,本想回家做个富家翁。野心勃勃的陈敏却拉他入伙,让他谎称带了皇太弟司马炽的诏命,任陈敏为扬州刺史。甘卓本未彻底死心,答应了合作。

陈敏立即起兵,西晋朝廷诸位王爷忙于互相攻伐,并不愿意贸然得罪地方实力派陈敏,便默许了陈敏的行动。陈敏兵盛,迅速攻占了江东诸郡,并任命甘卓在内的数十位江东士族子弟为郡守、将军。陈敏势大,且打着皇太弟的旗号,在法理上也讲得通。江东士族纷纷与陈敏达成了合作,包括江东当时最为德高望重的顾荣。顾荣是前东吴丞相顾雍之孙,曾与已经遇害的陆机兄弟齐名。周玘对来自司马越的任命尚且不屑一顾,至于这位自命的扬州刺史,周玘照例谢绝了。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陈敏见征服江南甚是轻松,野心迅速膨胀,加封自己为楚公,加九锡,还要北上勤王。陈敏的疯狂举动吓坏了顾荣等江东士族,他们之所以与陈敏合作,是期望他保境安民,让江东免遭战火。现在他不但僭越礼制,还要北上争雄,江东人自然不答应。

周玘再次站了出来,他先策反了顾荣,顾荣又联络已经与陈敏结了姻亲的甘卓。江东士族达成了一致,不再在陈敏的船上呆了。征东大将军刘准得到了江东士族的内应,派兵讨伐陈敏。陈敏发兵迎战,周玘抓住机会说降了陈敏的先锋部将。各地江东士族也纷纷起兵捕杀陈敏所置官吏,陈敏在内外打击下很快败亡。此为二定江南。

会吴王常侍甘卓自洛至,教卓假称皇太弟命,拜(陈)敏为扬州刺史,并假江东首望顾荣等四十余人为将军、郡守,荣并伪从之。敏为息娶卓女,遂相为表里。

《晋书·陈敏传》

陈敏显然比张昌石冰之流更聪明,立足江东必须尊重江东士族的地位和利益,他选择甘卓和顾荣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表,并给与江东士族大量官职。然而势力的急剧膨胀令陈敏盲目自信,高估了江东士族对他的倚重程度,而且放纵本家子弟横行乡里,

触动了江东人的根本利益。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陈敏事件之初,大量江东人士加入了陈敏的阵营,虽然有被胁迫的成分在内,但他们安心理得地当了一年多的伪官才告反正,显然是尝到了当官的甜头。江东士族逐渐认识到在天下局势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主动出仕,拥护一个真心尊重江东的合法领导人才是正理。

三定江南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陈敏事件前后,东海王司马越掌控了中央大权,陈敏平定后,便派司马睿南下建康,出镇江东。同时征招顾荣、周玘等人再次入京任职。周玘依旧拒绝,顾荣等人却选择北上。但是他们到了半截就又被吓回来了,此时并州刘渊、青州王弥都在对洛阳虎视眈眈,北方局势之糟糕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他们明白司马越已经无法掌控天下局势。

司马睿作为皇族和司马越的代表,镇抚扬州。然而有钱有兵的江东士族并不买他的账,历来扬州刺史对江东的管辖就形同虚设,双方自行其是,岁月静好,之前的刘准即是如此。然而司马睿和他的智囊王导并不满足这种状况,现在北方局势岌岌可危,南方必须做到完全掌控,建设成稳固的根据地,否则日后就没了立身之基。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作为顶尖门阀琅琊王氏的代表,王导在天下士族中地位甚高,他出面招揽江东各族出仕,辅佐司马睿。顾荣、纪瞻、周玘等人先后入了司马睿的幕府。在司马睿的幕府中,有人专门做过统计(林校生的《司马睿幕府之构成特征简释》),有名有姓且籍贯明确的幕僚佐吏共有87人,出自扬州的有23人,占比将近三成,其中绝大部分正是江东各郡的士族人士,传统大族张、顾、陆等家都有出仕。司马睿和王导的统战工作极其出色,有了江东士族的参与,他们在江东就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司马)越命(钱璯)为建武将军,使率其属会于京都。璯至广陵,闻刘聪逼洛阳,畏懦不敢进。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

《晋书·周玘传》

公元310年,司马越征召扬州刺史王敦和建武将军钱璯北上勤王。王敦是王导堂哥,也是司马睿幕府的核心人物之一,让他出征,他自然责无旁贷。然而钱璯并不乐意,他是江东本地人,属于二等士族,因缘际会在平定陈敏事件中建功,获号建武将军。他对北方的战事既不关心,也很畏惧。半路上钱璯就撂了挑子,而且反攻王敦,将他赶回了建康。钱璯还找来了东吴末主孙皓的儿子孙充,推他为首领,意欲割据江东。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司马睿


钱璯的背叛很是突兀,司马睿一直觉得自己的团结工作做的还不错,不料还是迎来了反噬。他急忙调兵平叛,然而军队主力不是在钱璯手中,就是在王敦手中溃散了。现在众寡悬殊,司马睿的将军们都不敢接战。这时周玘又一次站了出来。

周玘再次组织各家私兵,汇合司马睿的士兵,进攻钱璯。钱璯部的士兵都是江东本地人,前来平叛的又都是本地的头脸人物,无心抵抗,纷纷逃散,钱璯转瞬被灭。此为三定江南。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家丁的作用很多样


周玘和江东士族再次立下大功,尤其是在司马睿眼皮底下平定了叛乱,当时司马睿无兵无将,说是救了他和他的幕府一命也不为过。司马睿感激之余得到两条结论:一是江东士族力量很强,二是不是所有的江东士族和他一心。司马睿和他的智囊团开始针对江东士族布局,在不破坏合作的大前提下对江东士族进行分化打击。

司马睿封周玘为吴兴太守、建威将军、乌程县侯。周玘这次坦然受之,没再推辞。周玘之前入司马睿的幕府,意在组建以江东人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保得江东安全。这次主动请缨平叛,意在继续提高身价,现在获封自然不能拒绝。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又过了不久,司马睿在周玘的老家建义兴郡,以纪念周玘的义举。

以周玘创义讨石冰,割吴兴之阳羡并长城县之北乡置义乡、国山、临津并阳羡四县,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凡六县,立义兴郡,以表纪之功,并属扬州。

《晋书·地理志》

然而此举吊诡的是,周玘为吴兴太守,却把他的老家阳羡划了出去,随带着还有其他三县的地盘。吴兴郡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周玘还说不出来什么,毕竟名义是纪念他的功绩,周玘吃了一个哑巴亏,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这只是司马睿削弱江东士族的开始。

后续

周玘三定江南是江东士族和北方士族精诚合作的杰作,然而这短暂的蜜月期也就此结束。随着北方动荡加剧,越来越多的北方士民涌入江东,江东地区的北人和本地人的比例开始逆转。司马睿的幕府引入了越来越多的北人,并予以倚重;江东人却始终得不到升迁,逐渐被边缘化。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司马睿并不是排斥所有江东人,江东士族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像顾氏、陆氏、张氏等族,他们以文知名,祖辈历代做官,声望也更高。而以周玘为代表的的豪族则以武出名,他们拥有庞大的庄园和私人武装,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类似地方军阀。两类风格迥异的门阀会合作,也会互相瞧不起。司马睿重点排挤的就是那些武力豪族,同时便将顾荣引入自己的决策核心圈,每有断事必会问询,树立尊重江东士族的印象。

周玘自是愤懑不平,然而他很难再找到同盟军,很多江东士族和司马睿的联系愈加紧密,无意抵制。同时北方局势愈加糜烂,公元311年,司马越病逝,晋军主力随即被石勒歼灭,不久洛阳城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日后万一司马氏的皇室直系全部沦于敌手,接下来晋室正朔由谁来继承,就很微妙了。目前稳坐江东、远离敌寇的司马睿就会成为最现实的人选。江东士族就有机会成为从龙功臣,没人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周玘为他之前的“招摇”付出了代价,司马睿对他明升暗降,削了他的实权,他在悲愤中死去。十多年后,他的家族被王敦清算,几乎灭族。江东士族再无力量自立门户,与晋氏朝廷合作成了唯一的选择。在东晋一朝,江东士族再未出过头,沦为北方士族互相争斗的工具和棋子。

结语

周玘三定江南的真相:江东士族与司马氏的合作和决裂

舌战群儒的背景人物们开创了江东士族

晋平吴后,司马氏招揽了大批江东士人入朝,却并不重用,令江东士族对晋室心怀芥蒂。在天下动乱后,江东士族为求自保,也在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表人,陈敏不行,刘准更靠不住,司马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江东士族与司马睿的合作终于达成。但是北方局势的变化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大量涌入江东的北人改变了他们的力量对比,江东士族被边缘化。加上他们内部并不团结,武力豪族被分化打击。江东士族的力量被不断削弱,最终在东晋朝廷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