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农村农民的各种问题铺天盖地,什么样的奇葩问题都有,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老有所乐7478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沒有发言权。没有饿过肚子、哪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没有经过那个年代、哪知道为什么全国人民会有那么大的干劲、会如此万众一心和国家需要至上……以至于有人嘲讽英雄、有人为侵略者抹粉……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针对农村农民的奇葩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好心者,他们说事实、摆道理、为农民诤言;也有一些满嘴跑大车、信口开河唯恐天下不乱……

诚然,当下时代五花八门,各种诱惑接揰而至,仍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超出预期,大大撞击人们心理的承受力……这时候的人们更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我不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

其实,绝大多数农民还是心存感恩的,他们经历过苦难,与这个国家共呼吸同命运过!他们相信能有今天也必然会有更好的明天!


农村老鸟


我看了前面几个答题!真的看不下去了!现在国家在讲!城乡一体化!我想问问那些质疑农民的负出和贡献的人?那里一体化了?你们说农民没贡献!中央的一套为什么?有农业军事天地!在请问大家?在没有成立新中国以前!是不是,年年干灾年年水灾!请问成立新中国后中央号招,五几年的大力新修。又有几个不是农民,请问质疑农民的人,说一说国家又给农民了什么补偿金。请问那个工人上班没有拿过工资?你们知道吗?交给国家的工粮,都是最好的!达不到标准的质量还不要呢!在98年以前只要是新修工程,农民都是自代粮食。请问工人上班不给工资,还要工人自己代粮你们工人会愿意吗?工人们不要在怀疑农民的贡献!如果一个国家,农业不兴旺!依赖进口的话!总有一天会让外人掐住脖子的。因为民以食为天!那个朝代不是闹饥荒?才反的。


季小银


现在议论农村农民的问题较多,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有人说,农民过去交了公粮,现在应该享受退休金待遇。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民要把一定的粮食作为公粮交给国家,作为税收形式。改革开放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种,农民不再交公粮了。现在有人提出过去交了公粮,现在的农民就该享受退休待遇。对于农民养老金问题,国家其实在农村已经推行了,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上百元的养老金。由于我国实行养老制度较晚,过去的城市职工退休金也是由各企业承担,国家没有建立完整的养老金制度, 到九十年代中晚期才实行养老制度。在农村,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建立养老金制度,也就谈不上给农民发养老金。现在,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民养老,包括农民在内,全部纳入社保体系。这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当然,农民养老金与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这是根据实体情况来制定的。如果城市职工也与农村一样拿同样的养老金,那城市居民生活就无法保障。在城市生活费用开支大,再者,城市居民没有土地,如果没有一定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那城市居民的生活就非常艰难了。总之,随着国力的增强,养老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民的养老金也会逐年提高。


知秋144466680


请不要吐槽农民,农民是我的老祖宗,也是你的老祖宗,是全国人民的祖宗。哪一个人往上倒三辈五辈不是农民?你的祖上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不易,请给他们些同情,他们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不要自己吃饱了就说农民这不好那不好,那只是极个别的人,像你一样!


用户9999138070424


农民交公粮几十年,没有一分钱,把最好的粮食送给国家,自己所剩旡几,每年自己还要少粮三四个月,靠杂粮或者野菜充饥,农民旡怨旡悔,还要派出义务参加国家修铁路公路水库等等一切劳动,还要为国家送征购猪任务,每二人送一头购猪任务,一户差不多最少就要送二三头,人口多任务数越多,价格极低,按最低排价,48元,52元,55元三个等级一百斤毛重,没有完成送购任务的家庭,自己家就不准杀猪,也就是意味着过年也没猪肉吃,即使自己可以杀猪还必须要经过批准,还要上交杀猪税,现在很多富人说农民对国家沒有贡献,还想要国家钱养老,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沒良心?当然,自从实行社保制度以后,人人买社保养老天经地义,也公平,但是,送公粮的时代还沒实行社保制度,工人退休现在却拿着高额退休金,说他们曾经为国家作了贡献,请问他们做工机器厂房工具是国家单位的,自己不需要任何代价,仅凭一双手拿工资,他们作了何贡献?曾经送公粮的老农们现在每月一百元养老金,大家说,老农们今天心里能平静吗?


手机用户68742384874


这篇文中说的过去粮食统购统销,交的粮食都付了钱,现在说没付钱,是想算二遍账,真的很想揍你顿饱的!你几岁了?你就算是粮库人的后代,说的这些也是屁话!首先,交粮都是有任务的,不管你有余粮或者严重缺粮都要完成任务,每亩最低85斤公粮,那是无偿交的,另外每亩140斤定购必须完成,价格在65元/百斤,交粮后,大部分农村是缺粮食的,又把陈粮返销每户约80斤,85元/百斤返销。交粮时,水份稍不达标,几天都交不了,要在粮站重新晒过。所有粮食都是过粮站风车,粮站风车都是特制的,再饱满的粮食都要被掀出1/3来,比四川大地主刘文彩收租用水浸的办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平均每两户每年要向食品站交一头猪,毛重130斤一个标准,说是只能出96斤肉和杂,价格0.46元/斤,131斤又是一个标准,说是能出104斤肉和杂,0.49元/斤农民辛苦一年喂头猪送去,明明有130多斤,硬是要扣减8斤潲,按最低标准收还要讲好话,不然还要你抬回来再喂段时间!现在农民仍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不但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连过去的贡献都想磨灭,问你一句:你还是人吗?


用户54187902917


其实也就是吐露一下心声吧,再能干啥,更近点说也就是心里憋的荒说两句,说的人是替大多数说的,解决问题是几个人的亊,与说的人好无关系。农民苦这是事实,可是再苦再累终究还是农民,不可能谁让你摇身一变就成了城里人或职工,农民的待遇低,养老金低也不可能几句话几篇文章就给你涨几百,比较工作的拿退休工资的万儿八千,拿钱的人也说对农民亊实亏些,可拿钱的人说了也不算,有人说过去战争年代农民照样战斗在大后方,深挖洞广积粮,又当民兵又造地雷,肩上扛着红缨枪,平天整地修水库交公粮都是农民的份,还有人说农民没有交社保就不能发养老金等等吧,各种说法都有,可又是各是各的说法,说的人写的人出发点总想社会公平和谐,心里憋的人也想公平和谐,然而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不可能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的让每一个人都满意,说归说做归做,可能也得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逐渐才能解决,首先我们自身应该面对现实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解决好眼前问题,相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会为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农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用户董永华


说到底还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歧视,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过的好,有些人会嫉妒,会心里不平衡。农民过的不好,他们反而来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实,好与不好担心的总是这些人,真正的农民根本连上网反驳你们的意愿都没有,我觉得真的是非常搞笑的一件事情了。

要我说,提这种奇葩问题的人啊,根本就不了解农民,他们只是从电视看到过,就认为现实的农民就是这个样子的,他们根本从来就没有好好的从本质上认真的去了解一下农民,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没有认真了解一下农民,就对他们带有偏见,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种好地做好人


待在偏差地区的农民都觉的自己很不错,可有过经历的农民却能体会到自己的艰辛,记的有一次我去一个县城坐班车,车上有两个农民妇女,只高彩烈的在谈论,咱家乡建设真好,楼房真高,我看到的只是些旧楼,老平房占了一大半,我相信她们说的是实事,毕竟比起改革前好多了,这也说明她们还木有走过市区,更别说大城市,而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市里却是高楼林立,这就是差距,县城这就是她们心中的伟大,而更多走出去的人是多么艰辛,而这些人回去尽说些愉快的话题,吹吹牛,而不得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奇石情缘马林


最近针对农村农民的各种问题铺天盖地,什么样的奇葩问题都有,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一直以来,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十多年来年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有关,这也使得社会上不少人也打起了三农的主意。因为三农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之基础,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够说是真真正正的获得为人民谋求利益上的成功。

然而如今在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农村农民的问题,一是数量大,二是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根本上就是抱着调侃农民兄弟的态度提出来的。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人们对农村农民的关注究竟是否到了点子上。根据我这个经常遨游互联网的人发现,彩礼和住房似是人们所关注的农村重心,而针对如何发展农业这块的问题不是很多。或许得根据问题把这些人分成两部分。

真正关心的态度

我相信能够提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抱着为农服务或者为民服务的观念来的。他们希望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关于三农建设问题的答案,能够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好比我曾看到过一条关于“休闲旅游如何发展”的问题。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能够为以后农村休闲旅游提供部分思路,也可以使得那些有创业的农民做一些借鉴,不至于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这些关心农民的人也并非就一定是待在农村的农民,不过他们肯定对农村生活和风情有所了解,知道咱们农民的困难,了解农村发展的阻碍。也就是说,这部分人能够和农民聊得开,能够做成朋友。

不过在这里面也有些人纯粹是中立的态度来的,他们无所谓是不是三农问题,但也不会瞧不起农民。他们只是因为单纯有提问的需要而提问,还可能在网上提了一些其它领域的问题,三农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另外的心态

除了前面所说的一种心态外,还有一类人是抱着所谓的“蹭热度”心态,他们提出三农的问题,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获得关注,进而成为网红。这其实也是炒作的一种方式,毕竟当前农村和城市、农民和专家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热点可以说是永远不过时。当然也就会被这些人所利用。

我个人认为“蹭热点”无可厚非,但是别有用心地打上农民和农村的标签就实在是千夫所指。拿我上回看到的一个问题——农村为什么会出现小偷,来说。难度只有农村才会出现小偷吗?很明显不是的,而题主为了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让人们集中于“农村小偷”这个点上,虽然有了话题却也黑了农民一把。

更令人愤怒的是,有些人为了所谓的流量不择手段,甚至捏造出一些事实或者扭曲事实来提问。回答此类问题的大多数又是农民,他们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进而被这些人带动情绪。特别是那些无中生有和毫无营养的话题,纯粹就是为了所谓的粉丝而已。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今的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而农村作为信息地带的边缘区,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观点的影响。作为一名三农人,我们应树立一个正确创造观念,同时也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被温柔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