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一周行业热点,尽在医趋势的午间新闻


上周医疗行业重磅不断:

  • 上海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人源细胞疫苗,4月有望进入临床研究;
  • 2019净利润增长近500%,发货400万份新冠肺炎试剂盒,圣湘生物拟科创板IPO;
  • GSK拟出售旗下抗生素业务,转型初显成效,CEO年薪首破1000万美元……


01【时事】最新疫情简报:武汉14家方舱医院休舱,意大利紧急封城

3月8日,据《新闻联播》报道,随着大批患者治愈出院,截至8日下午,武汉的14家方舱医院里,已经有11家休舱,患者陆续分流到定点医院。

据了解,武汉方舱医院从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至今,已运行33天,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截至8日下午,剩余3家方舱医院累计在院患者只剩下100多人。

但另一边,随着欧洲疫情日益严重,重灾区意大利出手封城了。

截止8日零时,意大利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6012例,累计死亡患者达到233人,疫情已从7日的89座城市,蔓延至93座城市。

据美联社报道,意大利总理决定扩大封城范围,对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实施管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以控制疫情扩大。


02【政策】医保重磅文件出炉:构建联盟采购机制、全面实行带量采购、推进一票制……

3月5日,医保改革发布最高规格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共八个部分28条,对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领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部分重点内容如下:

  • 货款结算: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这意味着一票制将开始全国推行。
  • 带量采购: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 联盟采购:将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
  • 统一平台:将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招标采购平台;这意味着未来,跨省变价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03【热点】上海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人源细胞疫苗,4月有望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团队,已开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首个以人源细胞为载体的疫苗。

据悉,自今年1月起,徐建青团队同步进行核酸疫苗、人源细胞载体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的研发。如今,

  • 核酸疫苗已在小鼠身上完成了动物试验,针对灵长类动物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
  • 人源细胞载体疫苗也已经制备成功。

对于人源细胞载体疫苗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优势,徐建青表示:“我们疫苗载体来自于人体自身的细胞,不具有感染性,比病毒安全。而且还能用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对它的刺突蛋白进行改造,而传统的灭活与减毒疫苗很难做到。”

徐建青表示:“从扩增速度上讲,该疫苗4月份能够完成中试生产,有机会进入临床研究。”

目前徐建青团队已经在与下游的厂商对接。他预测,3周疫苗的产能至少可以达到5-10万人份。


04【热点】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已演化出两个亚型,传播力毒力区别大,患者可同时感染

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通过对迄今最大规模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

  • 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这两个亚型在地域分布以及人群中的比例相距甚远。
  •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作者推测这两种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从来源于蝙蝠的冠状病毒的进化树对比来看,相比S型新冠病毒,L型新冠病毒相对“年轻”一些,此外,L型相比S型

  • 感染率更多:
    基因组数据表明,感染S型的比例占30%,L型新冠病毒的感染比例占70%;
  • 更加“善变”:比S型携带了相对更多的新生突变。

基于上述现象,作者推测:“L型病毒传播能力更强,或者在人体内复制更快,因此可能意味着其毒力也更大。”

此外,目前从一位确诊患者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株表明,病毒位点出现了混合现象,很有可能这位患者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毒(但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


05【产品】15年攻关,葛均波院士团队自主研发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获批上市!

3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支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

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该产品由葛均波院士带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团队,与山东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自2005年就开启了研发之路,迄今已有15年。

目前,接受该支架治疗的第一例患者至今已完成5年随访。在此期间,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多次复查造影均显示原支架植入部位通畅,支架已几乎完全吸收。

可降解支架作为下一代支架产品,国产市场正处于一片蓝海。

2019年2月,乐普医疗NeoVas作为国内第一款可降解支架,率先获批上市,2019年年中即贡献近亿元营收。此外,华安生物Xinsorb、阿迈特AMSorb正处于临床阶段。


06【产品】国内首家!恒瑞PD-1第二个适应症获批,可二线治疗肝癌

3月4日,恒瑞卡瑞利珠单抗(PD-1)肝癌适应症正式获批,用于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和/或含奥沙利铂系统化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这是继2019年5月获批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后,卡瑞利珠单抗在国内成功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

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目前,在美国,PD-1抗肿瘤药物O药和K药已分别于2017年9月和2018年11月获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然而国内还没有任何一款 PD-1/L1 单抗获批此适应症,卡瑞利珠单抗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肝癌适应证的PD-1抑制剂。

值得一提的是,卡瑞利珠单抗肝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基于其二线治疗肝细胞癌的 II 期临床试验数据,不过恒瑞提出此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是有条件批准上市。


07【并购】心脏手术及神经调节领域领导者LivaNova有意出售,美敦力、波科、强生、爱德华争抢,售价或超40亿美元

近日,据外媒报道,投资咨询机构Reorg Research的报告称,美敦力正在与LivaNova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早期阶段的谈判,这一消息得到了LivaNova股东的好评。

神经调节领导者LivaNova或超$40亿出售巨头争抢「最·新闻0309」

该报告显示,美敦力收购后将分拆LivaNova,保留其神经调控业务,并出售其心血管业务。

不过报告也指出,波科、爱德华生命科学和强生可能也在对LivaNova虎视眈眈。

LivaNova成立于2015年,由专注于心血管领域的Sorin公司和专注于神经领域的Cyberonics公司合并而成,总部位于伦敦,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Needham & Co.的分析师Mike Matson的分析表明,LivaNova总价值为39亿美元,其中,

  • 心血管业务价值14亿美元;
  • 神经调节业务价值25亿美元。

根据Matson的数据,LivaNova是迷走神经刺激(VNS)的市场领导者,在神经调节领域的市场份额为9%,这笔交易将使得LivaNova的VNS能够成为美敦力神经调节业务强有力的补充。

Matson的分析基于以下假设:美敦力将以44亿美元(每股85美元)的价格收购LivaNova,并以14亿美元的价格剥离LivaNova的心血管业务。他估计,这笔交易对美敦力2021年每股收益的增值不到1%。


08【并购】49亿美元!吉利德收购Forty Seven,加码肿瘤免疫布局

3月2日,吉利德科学发布公告称,将支付49亿美元现金,收购肿瘤免疫疗法公司Forty Seven,交易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

在新闻稿中,吉利德表示,此次收购将加强吉利德的免疫肿瘤学研究和开发组合。

Forty Seven的股价上涨了62%,但仍低于交易价格95.5美元/股,吉利德股价在上午的交易中上涨了2.3%。

通过此次收购,吉利德将能够获得Forty Seven旗下血液癌症药物Magrolimab。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agrolimab正在人体中进行测试,早期结果显示在治疗血液癌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方面有不错的前景。


09【公司】2019净利润增长近500%,发货400万份新冠肺炎试剂盒,圣湘生物拟科创板IPO

3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 圣湘生物的上市申请已受理,这是2020年科创板受理的第二家企业。


招股书显示,注册地在湖南的圣湘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于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圣湘生物是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最早获批上市的6家企业之一。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欧盟CE认证。截至2020年2月29日,已发货近400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盒。 2019年,圣湘生物业绩大涨,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0.41%;归母净利润3947.85万元,同比增长483.82%。 圣湘生物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 4000万股,融资金额为5.57亿元,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


10【公司】GSK拟出售旗下抗生素业务,转型初显成效,CEO年薪首破1000万美元

3月2日,葛兰素史克(GSK)拟剥离头孢菌素类处方药的特许经营权,包括Zinnat和Fortum。这些药物每年能给GSK创造约2亿美元的营收,彭博社预计此次出售也将为这家公司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GSK进行资产剥离的目的是为了聚焦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在内的核心业务。


自2017年上任以来,CEO Emma Walmsley一直试图带领GSK重回肿瘤赛道,收购肿瘤创新研发公司、与辉瑞成立消费者健康合资企业、分拆计划等系列动作帮助企业抢占肿瘤药赛道,获得了董事会的肯定。
根据GSK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19年,Walmsley的总薪酬为837万英镑(约合1081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2%,净赚250万英镑。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授予她的表现奖励,总额达683.7万英镑。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