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作为家长,你是怎样帮助你家孩子学习的?

畅学语文


孩子在家上网课 确实不如在学校里效果好 家长可以在旁边督促孩子认真学习 积极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况 还有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督促孩子认真及时完成 [呲牙]







扬州小鲁老师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我作为小学低年级家长。我觉得在家上网课是最明智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感谢国家、感谢教育部。上网课与在学校上课的区别只有两点。一个是上课地点不同,二是网课用的是电子设备,家长怕对孩子眼睛不好,而学校用的是黑板。但是现在的学校基本都电子化了,我孩子学校基本都是用电子屏幕上课讲题等,很少用粉笔写字的。所以基本没多大区别。

记得去年1月初很多学校里好多学生得流感。那时候临近期末考试,很多孩子发烧,大人都着急的很。我在微信里看到很多宝妈,说幼儿园一个班就几个上学,几十个生病发烧请假的。我邻居在别的小学上学,他家里人说:“孩子被同学传染,高烧2天还没退烧,班上有20多人生病,明天期末考试都不敢去。我孩子班上虽然没有那么多,可是整个学期在那个时间段集中发烧生病请假是最多的,幸好去年放假早,大家放假在家休息都好了。

我国疫情期间采取了线上上课,都是名师上课,讲的生动易懂。我家孩子都是按时上的课,所以课只听一遍,没有回看。刚开始我们家长都是课后在“预课”里抄题让孩子做,每天都会把当天所学的内容通过习题巩固下。开始每天大人帮着抄题,后来快递复工了,我们就在网上买了练习册。

说实话现在的学生上学,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小时候大人从来不用管我们的学习,作业全部是老师批改。现在的学生学习都是家长监督完成,还要家长批改作业并辅导孩子改正签字。如果没做好,都是家长的错,家长会被批评。哎,时代变了,老师的责任是上课,完成作业,辅导作业,批改作业都是家长的事。所以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更好,身体健康比任何都重要,再说家长该做的一样都没少。

现在的网课很好,什么电子设备都可以看,听不明白的还可以回看,而且都是名师讲课,课讲的非常棒!

如果可以我希望小学低年级6月份再开学。因为每年的1月和5月是流感的高峰期。再说现在新冠病毒还没完全结束,小孩子抵抗力非常弱,我孩子只要别人感冒,待在一起很容易就传染了。所以为了安全健康,我觉得晚点开学更好,有句俗语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轩轩妈妈成长记


停课不停学,作为家长你是怎样帮助孩子学习的?

疫情时期,学生延期开学,随之而来的是停课不停学的风潮,各个学校为了学生学习不受影响,纷纷推出直播授课,微课,推送课等授课模式,许多学生适应能力差,很难适应这一学习模式,面对网课学习的挑战,也给家长出了一道难题。

线上直播教学十分新颖,对于很多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来说,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给家长和学生带去了便捷。但随着线上学习的普及,很多家长也渐渐发现自己与孩子的矛盾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都出现焦虑情绪。

家长和学生要承认和接受网络学习的存在。网课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家长和学生学会接受,抗疫时期或今后一段时间,网课作为学生学习的补充,今后可能成为常态,接受现实调整学习状态。

面对学生网课学习,家长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家长承担的主要责任是课后监督作用,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网课学习中家长不仅仅是监督学生作业,还要督促孩子按时上课,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

情绪变化,在群里向老师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安排孩子的生活等等。积极回应孩子网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系与支持。

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网课学习中去。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细心的观察孩子网上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小进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孩子。家长一起与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学习进度,仅仅靠线上教学显然不够,有时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不一定能保证,即使是线上教学也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家长除了监督孩子完成日常教学以外,还要帮助孩子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这可是孩子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明确作息时间。按照学校网课要求,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任务,科学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既可以帮助孩子自我约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规律。家长也可以在制定时间表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时间规划,承担起家长的责任。

学生网课学习,家长要当好监督者和参与者,体会学生学习的不容易,理解孩子在环境改变之下的学生习惯,与孩子一起面对网课学习的现实。


Nbs南山悠悠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作为家长,我有3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1.帮助孩子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并监督实施。另外家长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陪孩子一起学习,切实起到监督目的。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也要做到远离电视剧,手机,关闭电视。家长以身作则,拿起书本进行阅读,最好多做读书笔记。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学校要求的古诗词。

3.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伴读。孩子听网课时,家长扮演同学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学习,认真听讲。坚持21天后,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互动,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以后的交流打下基础。

有句话说得好,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变成什么人。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永远都是身教重于言传!

家长们,为了孩子们,还是积极行动起来吧!



百合花开天天见


让孩子上网课更有效?

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我面临的问题,一直思考的问题,虽然孩子不大,根据自己的经验,向你提几条建议:

1.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在陪伴下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会学习!

为什么要这样呢,第一孩子总归要独立,父母也管不了一辈子,所以从小就要独立!第二事实证明独立的孩子学习成绩和效率都是比家长帮忙的好,这是深有体会的!可能家长的帮忙会扼杀了孩子的思考积极性!家长应该做的事情是如何让他独立学习!

2.那么如何变成独立呢,那就是家长要思考这件事情他自己能不能完成!比如孩子今天就学习了科学,老师把知识点做了笔记发给了他们!他刚开始非要我报题目,他回答,我把他否定了,我说你自己能不能做,他很生气,因为以前都是我报题目他回答,我对他说今天开始你那到要背的知识点,第一步你把知识点出成题目,第二自己背,第三步回答自己的问题,通过了就可以了,结果原来30分钟都搞不定的东西,他5分钟解决了!这更让我体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

3.那家长该干什么呢,就是检查孩子,每一项作业完成了没,做好监督管理就可以了!

4.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这样会让孩子爱上学习!比如英语单词家长可以这么做第一步翻译成中文,第二根据中文写英文,这样就不用家长报题了

5.在陪伴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矛盾,有时候孩子喜欢偷懒,比如数学要写出解题步骤,孩子认为,我口算都会,为什么要步骤,答案对不就行了吗?家长呢,老师说过,要写过程!既然家长是对的,家长就必须坚持,但是孩子发火的时候,千万别和他一起发火,解释不清就别解释了,不要和孩子共振,共振是很危险的事,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6.有空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交流交流,今天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这要孩子愿意的情况下!

7.每天的任务必须及时完成,家长要做好监督,如有不懂,赶紧问老师!


宝爸陪读


我家宝宝一年级,虽然也要上网课,不过相对高年级的孩子,课程安排不多,也不用上自习,不用打卡,不用上直播,作业也比较少。

但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培养很重要。如果你了解那些学霸级的孩子,就会明白,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格,基本就能决定你学习的层次。

作为老师,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因为知道知识怎么学最有效,智力怎么才能最大程度的开发。

当然,不是老师,如果家长谦虚学习,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掌握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基本也能做到助力孩子的学业。最关键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说说我的做法吧。

首先,跟孩子一起看空课,知晓孩子每门学科要学习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授知识,突破重点难点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留心观察,孩子听课是否专注认真,有没有动脑思考的习惯。要知道“学而不思则罔”,只会看、听、写,不会思考的孩子,是没有高度,也走不远的。

其次,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都有过辅导作业的体验,很痛苦对不对,动不动就爆炸,对人生产生绝望,怀疑是不是自己亲生的,种种感受吧。

但是,优秀的父母,能看清楚一点,生气是没用的,对孩子发脾气,指责更是滥用父母的权威。

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多给孩子时间。你之所以觉得简单,是因为你站在大人的视角,以成年人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智力来看待这些入门级的问题,当然没有难度。

换位思考,你学习一项跟你年龄匹配的知识或者技术,刚来也一定笨拙,为不能快速理解掌握而抓狂,孩子也是一样。

父母一定要有同理心,善于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树立好榜样,孩子的基础感觉好了,才会有能量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呆萌小妖学育儿


作为家长,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应该时刻保持微信的畅通,保持和老师的联系,关注老师每天在群里发布的作业及学习任务,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对于每天孩子的上课,我会尽量陪在孩子身边,以便监督孩子的学习,因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发挥学习作用的同时,也难免有一些游戏诱惑着孩子,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我会尽量呆在孩子的身边,确保他认真学习,不受其他影响。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时间,休息结束,要记得督促孩子整理上午学习过的知识,做好笔记,接着便是完成微信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在每天晚上的六点钟左右,我会对照老师布置的作业表来检查孩子今天的作业,并将一些需要上传的作业信息上传给老师。与此同时,我会安排孩子对明天的要上的课程进行预习。晚上九点左右让孩子该上床睡觉了,保持一个充足的睡眠,才能让孩子更有力量来面对第二天的学习。



愿牧南风


刚在另一个问答里回复了类似的问题,其实网课辅导也好,平时辅导也罢,陪伴孩子成长的选择是一样的:

首先,鼓励启发,让孩子愿意学。

潮哥想说孩子都是贪玩的。

1、孩子还毕竟只是“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天生主动发奋学习的孩子真的是凤毛麟角。

2、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又往往以说教、责备为主。

3、对比成人的8小时工作制,学生的学习时间长、作业压力大,基本上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确实“想说爱你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或者愿意主动学习呢?

1、要主动引导。多和孩子交流学习对于人生的意义。要像军队政治工作和电视广告那样,经常讲、反复讲、苦口婆心的讲,借助各种方法讲,利用好网络上正面的信息资源,在孩子心底埋下“爱学习”的种子。

2、要以身作则。试想家长在看电视、耍抖音、打游戏……让孩子安心坐下来学习,想啥呢?!我们说家风传承很重要,书香门第的孩子自然更愿意接受读书。所以请家长们爱上学习,爱上阅读,“身教”一定胜于“言传”。

3、要多多鼓励。特别是孩子学习累了、考试成绩不好等情况下,千万别指责,而是要帮他们们卸卸担子、找找方法,要多鼓励。更不要把罚抄写、罚做题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千万不要把“学习”和“惩罚”联系起来,要尽量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是快乐的。

其次,教会方法,让孩子高效学。

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出于对学习的“恐惧”,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试想,谁愿意不擅长的、做总是被打击的事情?

这个时候,家长有责任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很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报补习班,觉得花钱了,孩子送到辅导班了,就尽到责任了。对于给孩子报辅导班,潮哥不做置评,孩子需要辅导,重要的不是刷题,不是解题方法,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正如我们常说的,大学期间重要的不是拿到学历,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潮哥简单提示几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重视预习。带着问题学比盲目听课效率要高很多。

2、用好错题本。错题本不是刷错题,而是总结方法,这些题错在那里?以后怎么规避同类的问题?多总结客观方法,少找主观原因。比如潮哥从不接受“马虎”这样的原因。

3、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学(附上我家少爷的学习计划表)。

第三,营造氛围,让孩子愉快学。

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玩,而不太喜欢学?以下现象在你家是不是经常发生?家长时刻都在监督孩子,动不动就到孩子房间里“突击检查”,生怕孩子不认真;孩子一闲下来,家长就坐立不安,怕孩子浪费时间……只有孩子坐在书桌前的认真学习的的时候才踏实些。

要想让孩子静心主动学习,一方面要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静下来;另一方面要让孩子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我们常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要使用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当然中考高考等关键时期另作他论);第三要想办法让孩子“玩着学”。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甚至可以通宵的玩?主要是游戏的设计——不断的打怪升级,只要有一些进步就有奖励。作为家长或者老师也要设计一些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进步,及时奖励,甚至让孩子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学习,“快乐”才是动力的源泉,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最后,调整心态,陪孩子一起成长。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作为家长也别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来指导孩子。我们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天天都在努力学习?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成长是我们终生的使命(潮哥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的领域是发展心理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调整好心态。

人生是长跑,不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漫漫的人生赛场,每一个奋进者都是不停奔跑的人。

站在更高的视角,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当我们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生命的尽头只有死亡)。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这场旅程,就像常说的“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其实我们真正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非常短暂、弥足珍贵。请善待孩子,陪伴他们成长。我们自己先努力学习,爱上阅读。多鼓励孩子,启发他们,指导他们,鼓励他们,陪伴他们,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昱潮先生


家有一个学龄儿童,老母亲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必定是陪孩子写作业!很多家长都想帮助孩子学习,看着他们上课外班、写作业、督促孩子预习复习,但是往往得不到效果。而我们又会看到一些“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需要父母照看,自己就能将作业完成的很好。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孩子,学习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家长做的。

学习不仅是学课本上的知识,重要的是去学习理解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最想给大家介绍的两个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引导孩子的好奇心,锻炼孩子持续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第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思考不同事物间的相同之处。

我们可以和孩子闲聊,比如“你觉得苹果和橙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那么答案可能有:它们都是圆的、都长在树上、都甜甜的等等。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谁说出来的答案更多更丰富。

类似的问题还有“铁路系统和水管又有什么相同点?”再进一步和孩子讨论,“既然我们可以吃牛和羊,为什么不轻易吃猫和狗?”这就让孩子思考都是动物,为什么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那我们可以说,猫和狗陪伴我们,和人类有感情、牛和羊有防疫检查等等,这样无形中会让孩子增长知识面,更引导他们思考,扩展他们的思维。

另一个方法是让孩子对自己提问。

伽利略曾经说过,人人都相信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习和自己的想法“唱反调”,不断质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信,是不是有待完善。我们可以用一系列问题组成思维卡,来问孩子“这件事情为什么重要?”“A和B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个例子吗?”“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还需要什么别的信息吗?”等等。聪明人通过提出问题来思考,最终总是收获那些让人惊叹的好办法。

这世界愈发复杂,干扰越来越多,上面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思维的大框架,从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孩子会比同龄的小伙伴更关注判断一件事的信息是否恰当、理性与感性的区别、事实与观点的出入、洞察他人话语的陷阱与漏洞等问题。长期锻炼下来,他们的思想会更深刻,考虑事情也会更周到。

这正是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能力。

这是一份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帮助孩子练习。

当然短期内,我们也有很多能做的事情。家长应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并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那么常规做法给大家总结一下:

1.家长陪读,在孩子身边安静读书或工作。

但不要一直盯着孩子哪道题做错了,哪个字没写好,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记住现在陪读是为了以后即使不再孩子身边,他们也能专心学习。

2.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指的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我们的脑干,是人的自我保护中心,能探测周围的环境是否危险。没有人会搬把椅子在高速公路上看书,因为我们的脑干会发现周围有危险,然后向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此处危险,准备逃命”的警报。所以我们既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不让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也要给孩子一个能安心的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刚进门,妈妈就跟他说:“我和你爸闹离婚,我们俩吵会儿架,这事儿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啊,你安心回房间写作业。”家都要没了,哪个小孩能踏实看书呢?

3.给孩子信任与鼓励。

我们的大脑中还有一个边缘系统,它是人的社交和情感中枢,可以感知周边人的情绪。它就像个雷达不停地扫描,想要知道有没有人关心我,有没有人喜欢我。如果这个信号是肯定的,边缘系统就会立刻与大脑神经的其他部分协调联通,组织各个部门正常运行,如果得到的信号是否定的,它可能就会消极怠工。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家长常常把对成绩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大人们一贯认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优点,只要把缺点说清楚改正就好,所以对孩子一遍遍重复着批评的话。但其实,当你的孩子感觉不到周边的人对自己欣赏、肯定的时候,边缘系统这道开关就不能完全开启,如果孩子总是被怀疑、指责,学习效率就无法提高。

其实与其问怎样帮助孩子学习,不如把重点放在如何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小苗。

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大事,却是他们自己的大事,想要做得好,父母要多加引导,但是切记不要事事插手。


父母教练


首先,我不太清楚您家的孩子是哪个学段的,但就中小学学生而言,作为一个中小学学生家长,我的做法是第一要每天严格规划好孩子的时间,既有规定学习时间,又要有玩耍时间,动静皆宜,让孩子在疫情期间,既不要荒废了学业,也不要造成心理负担。第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照学校的课本内容,找到相应的网课让孩子每天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认真看听网课,从而对以往的知识达到熟悉且掌握的目的,然后还要对新学期的内容加艺预习。以数学为例,对于已经学过的内容、公式、定理要认真掌握,然后查找不足。对于新学期的内容,仅仅听网课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找到一本合适的难度适中的练习册,让孩子跟随听课的节奏,每天来做,每天认真纠错。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孩子以往的知识有很多漏点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多让孩子动笔,加强专项习题的练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疫情期间,数学的复习预习,听网课、做习题,都是比不可少的。当然我们家长一定要对时间做好监控,然后适当的给予孩子奖惩,这是一项考验家长耐心、耐性的事。相信只要你不断坚持,孩子的成绩在疫情期间也会节节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