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佛教於東漢帝永平十年(67)從印度傳入中土。印度高僧輸入的是釋迦牟尼及其繼承者創立的大乘、小乘佛教,而沒輸人茶禪和茶供養,因為印度當時不產茶。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佛教在唐代已基本被漢化,飲茶成為“和尚家風”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產物。

中國僧人為何選擇飲茶

佛教的禪學講“戒、定、慧”,其中以“禪定”作為基本的修行方式。要“靜慮”,要“專注”,就得坐禪。坐禪可達“身達輕安、觀照明淨”的狀態。坐禪要求很嚴,要“跏跌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且“過午不食”。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已經經過孔孟、老莊的思想薰陶,重出世、延世,重“致君堯舜”,重享樂人生,而印度佛教要其弟子“八齋戒”,做到“六根清淨”, 滅“七情六慾”,其中包括不飲酒、不觀歌舞,不染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滅絕一切慾望,若要較真,簡直生不如死!中國人受不了,久享太平日月的唐人的更受不了!

茶為僧人的枯燥生活提供了情趣

幸喜印度不產茶,釋迦佛未將飲茶更入僧人非分的物質享受,中國的僧人們便選擇了茶,如《封氏聞見記》所言:“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請注意這個“講”字,僧人飲茶早已成事實,不僅飲茶,還種茶,製茶,降魔大師只是事後履行了“批准手續”:點頭認可。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當然,僧人飲茶之初並無精神追求,只圖驅睡魔、助消化、悅心志,為重今生、不重來世的中國僧人保留一份口腹之慾,當人生慾望一樁樁一件件剝奪之時,增添一份飲茶情趣,何樂而不為!

佛義和茶理的交融

僧人們發現茶性平和,醒腦提神,有利於消除疲勞,止息雜慮,安靜沉思,可幫助僧人進入“禪定”境界。良好的“ 茶境”與“禪境”有著相同的氛圍,它的特點是靜,是慮,是恍兮惚兮,是自我觀照。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這在僧茶詩中體現得很明顯,例如——

僧真生我靜,水淡發茶香。

坐久東樓望,鐘聲振夕陽。

——劉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

少年云溪裡,禪心夜更閒;

煎茶留靜者,靠月坐蒼山。

——曹松《宿溪僧院》

茶煙嫋嫋籠禪榻,竹影蕭蕭掃徑苔。

——牟融《海報本寺》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

——李嘉《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一公房》

時訪遠公禪,茶影中殘月。

——齊己《寄江西幕中孫魴員外》

茶性與佛性、茶境與禪境相溝通,這便是“茶佛一味”。

茶解救了本應自虐的中國僧人

有學者認為:“茶佛一味”由於茶味苦而後甘,與佛教“苦謗”(生、老、病、死之苦)有相通之處,如此解釋十分牽強。唐人的心態是既要立地成佛還要不吃苦頭。唐人不是以肥碩為美嗎?那是社會經濟狀況良好、胖人日漸增多且又減肥無術的曲折反映。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印度(時稱天竺)和尚修行法有所謂96種“外道”,採取自餓、投淵、赴火、自墜,乃至持雞狗戒,好端端的人卻要學雞、狗的動作併成為日常行為。

原來飲茶是和尚參禪的捷徑

唐代僧人不是衝著茶的苦味而來的。“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呂岩《大雲寺茶詩》),這說明和尚比凡夫俗子更重視提高茶的品質,使之有良好的口感。中國的僧人想的是走“終南捷徑”見性成佛,而不是吃盡千般苦而後成正果,進入極樂世界。由此可知:僧人茶風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先有禪宗而後有僧人茶風,當大唐茶文化成大氣候時,二者便溝通融和而“茶沸一味”了。

不會喝茶的和尚不是好“和尚”

你看,不僅馬克思主義要中國化,佛教也要中國化,不中國化的外來文明是不能在中國紮根的,而中國化的外來文明也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這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幾千年不滅的根源所在。


(完)

PS:感謝荊州子容提供茶美照!

本文為丁文先生授權發佈,原文名《茶佛一味》,本文略作修改,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