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天团”成立危重症专家组,首次集合远程会诊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粤杏林

3月7日下午,刚刚成立的广东省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专家组,首次集合全组专家力量,对深圳3例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的高龄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广东中医“天团”成立危重症专家组,首次集合远程会诊

中医各学科专家集中讨论更深入也更难得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优势,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根据广东省中医药局部署,广东省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专家组于3月3日成立。专家组将加强与省内各定点救治医院的联系,通过巡诊指导病例会诊等方式,指导各地开展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专家组组长广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林琳,以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等广中医一院、省中医、市八等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温病教研室、针灸科、传统疗法科等的省内顶尖中医药专家,全数参加了今天下午的远程会诊,现场精细讨论,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广东中医“天团”成立危重症专家组,首次集合远程会诊

广东中医危重症专家组,今天下午首次集合会诊

“中医各学科会诊,更深入精细”

据深圳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陈生介绍,此次会诊的3个危重症病例,病情复杂,病程超过40天,都是高龄危重症患者。

“今天会诊的危重症病人,大多经历了病情好转又突然变差的情况,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病情会突然变差。在病程较长的胶着状态下,我们中医要怎样为病患助一把力,令功能逐渐恢复。”专家组组长林琳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中医与西医也有多次会诊,但与西医的讨论会更侧重病理变化,而此次集合了省内中医各学科顶尖力量,对病例进行全方位讨论,更深入更全面,也很难得。比如我们可以反复看舌象、脉象,讨论起来也更加精准和稳妥。”林琳表示,会诊结束后,专家组还将继续在专设的群里,对相关病例跟踪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广东中医“天团”成立危重症专家组,首次集合远程会诊

中医专家们不时拿起手机拍摄,纪录分析相关病情

“每一味药,都要斟酌、谨慎”

“每一味药,都要斟酌、谨慎。”林琳表示。会诊现场对于一位65岁危重症患者的探讨,专家们在提出使用地龙、蔻仁等具体药材时,都充分各抒己见。既考虑到病人自身具体情况,还要结合已使用的西药治疗方案。

另一例73岁的危重病患,病程41天,气管切开第12天,已进行过恢复期血浆疗法。专家们提出温补的方案,认为中医的治疗方案应该走在病毒前面,以温通、温化的方案,帮助病人恢复功能,提高免疫力。

林琳对记者表示,到现在这个阶段,危重症病人大多已经历了“大攻大补”,此时不能再猛攻,所以辩证要更精准;在精准的基础上,还要摸着石头过河,做法应更谨慎。例如给药要分次观察不同结果,及时调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广东中医“天团”成立危重症专家组,首次集合远程会诊

与深圳连线,两地会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