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預前的準備


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預前的準備

肆虐的冠狀病毒對搖搖欲墜的世界經濟,造成衝擊是無法估量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風險正在加大,一旦爆發,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中國應好這方面的準備,防範於未然。

一、中國必須能保證糧食的自產自給,儘可能減少進口依賴。疫情的影響導致糧食產量大幅減少。非洲,巴基斯坦,印度受到了蝗災的襲擊,對糧食的需求肯定加大。糧食出口國大幅減少。解決糧食危機就需要國內增加對農民的補助,鼓勵耕田,把農村荒蕪的土地利用起來發展生產。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是國家穩定的基石。

二、穩就業。受疫情的影響,出口的壓力增大,要防止企業的大規模的裁員,保護企業讓他們活下去,只有企業活下去才有就業的崗位。做好職業教育,擴大招生,儘量讓學生多待在學校幾年,對就業也是一個緩衝。

三、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如果經濟危機的來臨,國家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多,利益衝突越來越大,發生局部戰爭可能性增大。特別是某些國家,為了化解國內尖銳的矛盾,或平衡國內利益集團衝突,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轉嫁危機。一旦發生這樣的戰爭,那就是對於所有國家都是災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置之度外,所以要做好充分的軍事準備,關鍵時候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四、建設農村現代化。農村永遠是戰略轉移的大後方,廣闊的農村土地會消化和吸收人口聚集帶來的災難。全球性經濟危機會使大量的工廠倒閉,企業減員,大量的勞動力就會迴歸農村。除了增加對三農的投入,也可以考慮,將兩2000年以前修的農村房子拆掉重建,實施危房改造。既可以增加就業就業,又可以消化去房地產的壓力。

五。和周邊的鄰國搞好關係。遠親不如近鄰。東盟,東亞是我們重點關注的關係。經濟已經互相滲透,關鍵時候可以抱團取暖。特別是俄羅斯的關係要更加強化,站位一致互相支持,用它來制衡冷戰。對於美國,我們要避其鋒芒,運用外交智慧,在不涉及底線的情況下,不主動激化矛盾。

經濟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超前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