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因妻不孕移情养女,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件令人为之疯狂却又难以自拔的存在,轰轰烈烈的爱情不等同于柴米油盐的婚姻。有人认为“婚姻就像一座坟墓,结束了昙花一现的爱情、开始了索然无味的日子”。有的夫妻相知相识、相互信任,婚后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做到了夫妻同心,生同衾死同穴,这种平淡却伟大的爱情,在任何时代都被人歌颂尊重;有的夫妻门当户对、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热度一过就忘记了成亲时的使命,移情别恋、背叛对方,这种毫无底线、担当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饱受时代的唾弃、引人鄙夷。

才子佳人是真,忠贞不渝是假?

自古以来,我国才子层出不穷,他们才华横溢,是倍受瞩目的佼佼者,相对于在事业上的成就,他们的生活更受瞩目。在战乱频繁、物质匮乏的清末民初,我国出现了一个首个读哈佛的才子。这个男子功成名就、娶了名门闺秀,因为他的妻子不能怀孕,移情养女,虽然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这个男子是谁?薄情似乎在哈佛才子身上应验!

中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因妻不孕移情养女,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

我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名叫张福运,张福运出生于1890年,27岁的他在美国哈佛获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纵观国内,张富运是独一无二的“哈佛海归”,学历之高令人叹服。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后,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张福运在如此动荡的局势中刻苦求学、毫不松懈,最后在美国哈佛顺利毕业,这样努力上进的人自然头戴光环,是当之无愧的才子!

也正是因为海归的身份让他遇到了妻子李国秦,李国秦出生于1902年,虽然当时时代动荡,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国秦的自由成长,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家境优渥、锦衣玉食,是李鸿章的侄孙女,他的父亲李经沣曾担任过两广总督、位高权重,李国秦是当之无愧的“白富美”。

中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因妻不孕移情养女,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

虽然生活在带有封建思想的清末,但李国琴在家人的指导中、西方思想的影响下,独立优雅、不卑不亢、颇具魅力。如此优秀的人本应该相夫教子、其乐融融,却因为丈夫的花心让她走向绝境!

娶妻为了生子?如果不能生子可随意弃之?

李国秦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时,他的父亲开始为她筹划婚事,在精挑细选后,李经沣选中了从哈佛留学归来的张福运,二人年龄虽然相差12岁,但李经沣觉得张福运接受了西方“一夫一妻制”的思想,对女儿一定会一心一意、忠贞不二。李经沣随后为二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后二人举案齐眉,在当时被传为郎才女貌、天造地设,活成了众人想要的夫妻模样,得到了很多人的羡慕。

中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因妻不孕移情养女,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

张福运虽然在西方留学,他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李国秦在婚后几年未能为丈夫诞下一儿半女、觉得愧疚不已,张福运以此为由开始疏远冷落李国秦。张福运觉得娶李国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张家添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开始和李国秦有了间隙。

自古才子多薄情?婚姻的错误由谁买单?

李国秦无奈之下收养了一个女孩以安慰丈夫,这个女孩生得落落大方、非常精致,张福运对这个小女孩也颇为疼爱。只是在女孩儿的成长中,这种疼爱似乎过了界限,直到李国秦发现了养女怀孕时,张福运才坦然他和养女的关系。看着道貌岸然的丈夫理直气壮地以后代说事,李国秦悲愤交加、愤而离去!

中国第一个读哈佛的人:因妻不孕移情养女,喜得一爱子却痛失爱妻

1934年,32岁的李国秦选择皈依佛门、剃度出家,伤心欲绝的她看透了世间冷暖,后来的她活到了117岁,也算是得以善终,反观她的丈夫张福运,虽然得到了一个孩子,但却失去了爱他敬他的妻子,这样值吗?

有人表示: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出轨的借口,可以不爱,但别伤害,李国秦终究是痴心错付、绝望至极,才选择出家,但凡有一丝回旋余地,都不会走得如此决绝!也有人说:张福运为求后代不惜移情养女,如此薄情之人,又怎会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