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下属能力不错,也能胜任岗位,但就是不干活。是上级还是下属的责任?

钓游之旅


管理者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包括:

1、分配任务;

2、根据产出,评价绩效,予以激励//这方面要区别看待劳动量和劳动价值以及技能稀缺性;

3、对于工作产出低于要求的员工,指导、培训、限期改善,改善不了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调岗或劝退;

4、问题员工的处理不是一刀切的,可能没动力,或者和谁不对付,或者技能不充足,或者其他。但是尝试过均无法改善后,只能动手开除。不开他,就开你。

这么一说,再看看下属能力不错,也能胜任岗位,但就是不干活。是上级还是下属的责任?


比较圆


你好。我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

面试官提问下属的情况或者情景让求职者做分析,我的推测或者实际经验告诉我,求职者面试的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或者是管理者储备人才的角色。那我们的分析就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作为管理者或者面试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企业内部,不同面试官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但一般以下3点是都会考虑的。

1.胜任力/潜力

决定一个人工作干的好坏,区分一个绩效优劣的关键就是胜任力,这是下限。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对岗位胜任的关键素质都是大多面试官最先考虑的,题主说下属能力不错,那这里姑且认为下属胜任力很好,满足企业或者面试官的要求。

2.性格与情商

决定了一个人工作好坏,发展的上限是性格与情商。下属能力不错,但是不照做。责任在谁不是一概而论的。下属可能不理解领导安排的目的,不喜欢领导沟通管理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上级做下反思。当然,还有就是这个下属确实是个性十足,不服从管理,是面试时没有察觉,漏网之鱼。

3.价值观

一定要找尽量与企业价值观想一致的候选人,也就是通常我们听说的,找和企业气场一致的人,这是有道理的。不然他待在公司不自在,碰见个负能量爆棚的人更是颗定时炸弹。

是否适合某岗位,能否胜任是一方面,是否能融入环境,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是否匹配,与企业价值观是否一致同样不要忽略。面试是人才输入的入口,把好入口端,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我是人才测评顾问刘长波,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丁点的作用我就很满足,有机会就关注一波,谢谢~



回忆收割者OD


能力没问题,那就是态度和执行力出问题了。

第一、如果员工是态度问题不干活:

1、如果是员工自身的态度问题,工作懒散、作风散漫,本身就是个很不靠谱的人,作为管理者,可以跟员工进行正式的谈话,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看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可能。

同时,应及时收集员工不作为的证据,必要时可以交人事部门,建议进行辞退处理。

2、如果是员工因为对领导方式或者工作有意见而消极怠工,作为领导,应该与员工共同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及时消除员工疑虑,确保员工不带情绪工作。

第二、如果是执行力出了问题,要分清楚双方的原因。

1、领导的问题主要是管理方式的问题。

比如,对员工没有合理的工作分工,导致忙闲不均。工作职责不清晰,员工无所适从。

出现这些问题,员工会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明知道不做不行,但是就是消极怠工,是一种软抗议。

另外,很多工作布置下去后,员工做的进度、质量都没有及时检查指导,员工会认为做不做都行,反正领导不管。

2、领导的问题还包括管理技巧的问题。

比如,没有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合理评价,没有相应的回报导致员工产生不公平的情绪。长此以往,员工没有了积极性,就会消极怠工。

比如,没有给员工争取合理的利益,员工有不满情绪。

3、员工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意识不到位。

这种情况需要进行一些执行力方面的培训,鼓舞员工的士气。


职场菜根谭


这是一个面试题,首先要看一下面试者的身份,通过问题内容来判断,面试者应当是一名团队管理者,因为普通职员面试官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既然是面试题,那么就要考虑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了。从问题本身来看,面试官其实是在考验面试者带团队的能力,从中选择了一个细分问题:“下属能力不错,但就是不干活,是上级的责任还是下属的责任。”通过面试者回答的内容,来判定面试者的管理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面试者一定要从管理者自身来找问题,如果从下属身上找问题,那就不需要管理者了。所以显而易见的责任肯定是上级的,接下来就需要分析为什么是上级的问题,上级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产生这样的问题,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

一、管理者更替太过频繁,团队极其不稳定

我以前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团队在半年时间里换了三任领导。你让下面的人怎么干活,这不仅仅是团队负责人的问题了,而是高层管理者的问题了。今天换一个领导,明天换一个领导,每个领导都活不过三个月。这种情况下要是我,也不愿意干活,能不干就不干,说不准哪一天领导就换了。每个领导都有每个领导的业务方向,每次新领导过来都往死里干活,结果证明全部无效。由于领导经常更换,所以在任何领导面前好好表现毫无意义,说不准哪天就换了。尤其是能力强的人,他们不喜欢混日子,不喜欢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愿意干活了。

二、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威信,下属没有从心底认为其是领导

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新领导上任期间,新领导有可能是空降的,有可能是内部提拔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能力强的员工都是一种刺痛,因为当领导者位置空缺的时候,公司没有第一时间想到能力强的人。外加短期内新任领导还没有在团队树立起威信,对下属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就会出现能力强的员工不干活的现象。

当一个管理者威信不够的时候,说的任何话团队成员都不会上心,说白了就是他们都不怕你,你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威慑力,这种时候不仅仅是能力强的人,可能整个团队的人对你的话都不上心。于是每次布置任务,你总是不停的在后面催促他们完成,不停的在后面检查任务质量。如果你足够有威信,足够有震慑力,只需说一次就够,交上来的任务也肯定保质保量。

三、管理者太过严格,物极必反,安排工作不顾员工死活

有些管理者风格很犀利,也有足够的威慑力,但有的时候不知道松弛有度。很多领导者的一句话,员工就得要忙上一整天,甚至有的时候要通宵达旦。偶尔这样是没有关系的,但经常这样任何人都吃不消。领导每天只是训斥,从未有过称赞和表扬。即使某个员工已经因为领导交代的任务,连续通宵好几个晚上了,领导也从未有过一句关心和表扬,还总是严厉训斥他业务做的不好。当员工撑不住的那一刻,他就开始爱咋咋地了,员工一旦有这种思想,任何威信和威慑力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已经放弃一切了,是否升职不重要,是否开除也不重要,况且开除还要给赔偿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很糟糕了。能力强的人因其本身价值较大,领导自然经常用他,经常通宵达旦,所以最先扛不住的自然也是能力强的人。

四、对下属承诺太多,兑现太少,下属从希望变成了失望

最典型的就是给员工画大饼,好好干我一定会给你升职加薪,好好干我一定将重要项目给你做。面对下属,管理者一定要慎重做承诺,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千万不要对下属说。有些管理者在给下属做承诺的时候,也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但管理者太过自信了。公司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任何一个变化因子都可能会导致承诺的失效。当下的承诺是基于当下业务情况的,谁知道几个月之后的业务情况是怎样的,甚至自己的管理者岗位在几个月之后都可能不存在了,又怎么能够保证自己对别人的承诺呢,所以千万不要随便做承诺。

当然还有一种管理者就是个大骗子,他们从做承诺开始就是一场骗局,无非是想让下属好好干活,多干活,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而已。当下属一旦发现你的承诺兑现不了的时候,就会对你失去信心。

管理者无论是个骗子,还是发自内心的承诺,对于下属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兑现承诺。人有了希望才会失望,如果你不给他希望,兴许他还能好好干下去,可一旦有了希望,再失望,那就会对管理者产生极大的不信任,下属就会想着报复,尤其是能力强的员工,他们不愁工作机会。

五、朝令夕改,今天一个目标,明天一个目标,从未将一件事情做到底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业务不熟悉的领导者身上,比如以前是做技术出身的,现在开始带业务,以前是做市场工作的,现在做运营工作。因为他们本身对业务并不熟悉,所以经常会听一些人的意见,尤其是团队之外的意见来下决策。可是当决策执行了一阶段之后,他们自己也发现了问题,然后马上调整目标,这样周而复始。

朝令夕改最大的危害就是让下属觉得,当下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持续到底,没准哪一天就改方向了。这当中能力强的员工最为敏感,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看着领导自己在那乱下决策,心里会极度不爽。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个工作下来之后,下属都是浅尝辄止,大概差不多就得了。

六、分工不明,存在三不管地带,员工谁都不愿意去做

分工不明也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些领导者划分业务的时候,经常不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想当然。比如这项业务到底是A做,还是B做,当下属来问的时候,领导说这个业务和你们两人都相关啊,你们都要做,最终就是谁都不会去做,即使你去骂他们没有大局观,也于事无补。

七、赏罚不明,员工感觉不公平,尤其是能力强的人

为什么公司要做KPI考核体系,为什么KPI考核要强调数字说话,为什么KPI考核一旦定下来就不能轻易改变,为什么KPI考核一定要和下属达成一致,就是为了解决赏罚不明这个问题。管理者一定要在KPI考核上下大功夫,这和下属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只有KPI考核结果好了,才能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才能有丰厚的年终奖。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事务中,尽量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和某个下属走的太近,避免下属认为你对某个员工有偏向性,从而产生不公正的想法。能力强的人更加看重KPI考核的公正性,因为他们更加在乎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体现。

八、管理者没有定期和下属沟通交流,了解下属心里的想法

换个角度来说,下属不想干活,这也是一个双向的问题。要定期去了解下属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经常听过一句话,某某公司特别适合养老,尤其是一些大型公司,工作岗位非常细分,下属钻空混日子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如果下属有这种想法就要及时纠正。当然也有可能是下属家中遇到了一些事情,没有精力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那么作为管理者就要及时的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下属也可能是在这家公司待了很多年,比如四五年,七八年,上升空间渺茫,失去了对工作的期望和激情,也会产生不干活的现象。即使能力非常强的员工也可能会遇到自身的瓶颈,也可能会激情衰退。

九、没有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下属没有压力,做的不好也没有关系

很多公司都有末尾淘汰机制,对于表现非常糟糕的下属采取劝退措施。无论是能力强的员工,还是能力一般的员工,当他们发现做的不好也没有关系的时候,动力自然就会少很多,每个员工都可能会产生偶尔放纵一下的想法。

不是说一个能力很强的下属就永远能力很强,就永远不会垫底,尤其是在大公司,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差,稍微放纵一下就有可能垫底,如果没有末尾淘汰机制,能力很强的人会放松警惕,因为垫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原因讲完了,解决方案就相对容易了,以下我再总结一下相应的处理办法。

1、高层领导要尽可能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尤其是团队负责人的稳定性,在选择团队负责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产生团队负责人经常更换的情况。

2、团队管理者一定要尽快建立威信,对下属有一定的威慑力,不然很多事情就执行不下去,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自视甚高,不配合管理者的工作。

3、管理者建立威信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太过严格,要适时给下属松松绑,切勿产生物极必反的现象。

4、不要轻易做承诺,一旦做出,就要使命必达。

5、尽量避免朝令夕改的业务决策方式,想清楚一件事情再做。

6、建立明确的分工体系,工作到人,责任到人,不要产生重合区域,不要产生三不管地带,千万不要设立双负责人。

7、赏罚要分明,做的好要奖赏,做的不好要惩罚,让能力强的人能够有所得。

8、定期和下属沟通交流,可以利用午饭时间,了解下属最近的思想动态,有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9、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末尾淘汰体系。对于纯粹和你对着干,看你不爽的能力强的员工,要及时的清除出团队,不然危害将是巨大的。


以上九点希望能给你一定的参考。


八鱼先森


针对开放性问题(也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回答的答案可以很多,但是关键是体现个人解决方案背后的思路。

这类问题常见于管理问题、复杂技术问题等等,没有固定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不唯一,这时候任何答案都没有错,但是看你的内在逻辑思维如何自洽。


而面试官通过你的表达来评价你的整体逻辑思路是否有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完整、深度宽度细度是否足够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是我们熟悉或者至少是不陌生领域,那么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要求思考两三分钟,甚至在纸上简单的了一个提纲从而构架自己的逻辑的。


对于这个问题本身,你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1、下属责任:没有内在个人动机,也就是他本身就不想干活。那么解决方案就是谈话,然后考核评价,淘汰换人。


2、上级责任:首先选人有问题,没有考虑人员的动机让一个内在没有动力人进入团队,其次上级没有制定很好的激励措施去激发下级的动能,解决策略建立以绩效和薪酬为激励基础的考核成长激励淘汰制,同时观察辅以换岗的方案执行。


以上供参考。


职场教练李麟


下属能力不错,也能胜任岗位,但是就不是不干,是上级还是下属的责任。

这个我们不能单凭标题来判定是哪一方责任。下属不愿意干,作为上级你在平常的沟通上是否出了问题,他的执行力服从力是否有待提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作为他的上级这些是不是他的责任呢?而作为下属,公司开给你在你薪资,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做呢?你的态度是否摆正了呢。这个是不是你下属的责任呢?在职场里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把责任推到哪一方的身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出现问题了,我们要学会反思,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想着要如何处理,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哪一方的身上。

谢谢!以上仅代表我自己的看法。



丶梁生


下属能力不错,也能胜任岗位,但就是不愿意干,说明上级已经同下属沟通过任职的事情了。既然沟通了还是不愿意干,我分析可能:

1.上级可能没有和下属沟通清楚,包括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作息时间、团队情况,以及很重要的一点,待遇调整情况。或许下属感觉压力太大没有信心,也或许待遇不满意,或者是对整个团队结构不满意,更甚至是不是对上级工作风格或为人处世不满意,不想和自己不喜欢的上级直接汇报共事…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下属不愿意任职新岗位。

2.排除以上原因,也有可能是下属因为工作与家庭时间冲突、重心调整等原因,确实无能接手新岗位工作。

3.下属不满意公司现状,有意跳槽,也会导致不想接任新岗位工作。

所以,能力不错的下属不愿意调整岗位不完全是某一方面的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HR杯中水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呢,我自我的感觉啊,就是做领导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员工已经具备了各种能力的全方位的能力都已经具备了,但他为什么不干?不干的原因在于哪里,是我们领导没有找到它真正的根源在于哪里,那首先他不干的原因,第一点就是心态,那就是培训的时候没有把心态思维给它扭转过来,格局,所以说他有能力他就不愿意干,这是第一点,第2点呢就是,也许跟同事或者和某一个人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或者纠缠,然后导致了他工作的情绪,他不愿意去干,嗯。有的是偷懒,有的事逃避,有的是回避,啊,这一些都是在职场上我个人遇到的,对你也许有帮助。


DS小董哥


如果下属不干活,那么他的能力是如何体现的呢?


逍遥游VS自在心


如果你应聘的是上级岗位,那就是上级岗位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