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黄埔」康泽与复兴社

那些被掩盖的真相和鲜为人知的秘闻,

涂炭的生灵哀嚎和着他们嚣张的笑,

历史被白色洗礼——

戏子舞长袖,文人紧握笔,军人鸣枪,武者挥刀……

「闲话黄埔」康泽与复兴社

大家好,今天起我会不定期更新【闲话黄埔】系列之蒋介石的十三太保发迹史

今天是第二篇文章,继续讲述蒋介石坐下十三太保之一,四川安岳人,康泽。

【康泽小传】

姓名:康泽

别名:兆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安岳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1967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

主要成就:蒋介石黄埔系十三太保之一,中华复兴社创始人之一

————————————————————————————

复兴社内幕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毫不费力就占领了东北。接到蒋介石“不准抵抗,撤除东北”的密令后,东北军主将张学良无奈地把东北军撤到关内,把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了日本侵略者。

为了混淆全世界的视听,日本人自导自演地组建了“伪满洲国”,扶持溥仪做了傀儡皇帝,又任命郑孝胥为总理。这一自欺欺人的举动只是想假借二人之名义,达到统治东北的可恶目的。

这一掩耳盗铃般的行为马上引起了全国民众的不满,反日浪潮更盛从前。无数爱国志士纷纷涌上街头,高喊爱国口号,要求政府开始抗日救亡的行动。没想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非但不抗日,还大肆抓捕爱国人士,严令任何人不得参加抗日战争。

蒋介石的这一行为使民众大为不满,割地而踞的军阀也开始与国民政府离心离德。为了加强独裁统治、镇压抗日热潮,蒋介石准备着手建立一个类似法西斯一样的组织——他想做中国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借法西斯之魂,还国民党之尸”,蒋介石常这样说。他不在乎失去民心,也不过问民意,他只在意危机四伏的国民党政权如何能更加稳固。“铁血手段”,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快速、最直接的方统治方式。

“九·一八”事变的两个月之后,蒋介石把康泽等出自黄埔军校的得意门生召集到了一起,用他往常惯用的方式把大家臭骂了一顿。他说:“我的好学生都死光了!就留下你们这几个不中用的,一点也不能替我分忧!”

他连着开了几次会,每次都会这样破口大骂。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暗示,因为蒋介石总喜欢用这种方式让大家去猜想他的意图。有人试探着猜测,说蒋介石这样是想让大家团结在一起。

蒋介石不置可否,他说:“你们怎么能团结起来呢?今天你们团结了,可明天就会闹矛盾!好吧,如果你们真有这份心思的话,试一试就知道结果了。我总在想,要是我们能有苏联的克格勃一样的组织就好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力量,足够建立这样一个组织!”

蒋介石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康泽马上心领神会,他站了起来,说:“对,您说的没错。苏联的克格勃也是政府的一部分,它的成员都是最忠实、最勇敢、最干练的党员。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这样的组织!”

蒋介石对康泽的回答很是满意,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你们慢慢研究去吧。”之后就离开了。留下的康泽等人研究了好多次,最终推举出了五个筹备人,负责起草新组织的章程纪律。康泽便是其中之一。

又过了几个月,到了1932年3月初,这个具有国民政府特色的“中国式克格勃”成立了。蒋介石亲自主持会议,同时在会上选出了九个中央干事会干事,其中就包括康泽,他的职位是宣传处处长。

每个组织都应有个名称,受刘健群的影响,有些人喊这个组织叫“蓝衣社”,因为刘健群说:“希特勒有个黑衫党,墨索里尼有个褐衫党,我们就应当叫‘蓝衣社’,蓝色代表和平、进步和服务,它不光彩照人,也不绚丽夺目。它不像红色那样恐怖,也不像白色一样消沉,不像黄色一样软弱,更不像黑色的污浊。”

不同于刘健群的想法,康泽认为这一组织的名字应该叫“复兴社”,全名应为“民族复兴社”。这一名字提出之后,受到了更多人的赞成。所以后世在称呼这个组织的时候,有些人习惯用“蓝衣社”,但在一些官方性的文字中,还是称其为“复兴社”。

有人建议把这一组织分为三个阶层,核心一层的名称是“力行社”。要加入这一层,必须得经过蒋介石的亲自批准。历史上,自力行社成立之后,它的成员没超过300人。中间一层是两个组织,分别称为“革命青年同志会”和“革命军人同志会”,这一层只吸收机关科局级以上的干部和高级军官参加。

最外围的一层就是复兴社,蒋介石严禁军人加入复兴社,复兴社的人根本不知道还有革命青年同志会和革命军人同志会。包括这两会一社的所有成员在内,大家更不知道还有个力行社的存在。

1932年4月初,蒋介石下达了新的指令“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匪”,并指示众人根据这个作宣传,责令康泽负责撰写宣传提纲。想着指令的内容,康泽反复推敲了许久,才草拟了一个含有十六条内容的宣传提纲。当他把这个提纲汇报给蒋介石后,蒋介石当场拍板。

复兴社有一套机关报纸,前身是《建业日报》,康泽接手后改名为《中国日报》,并亲自担任报社社长,报纸的主要内容几乎都是宣传复兴社。除此之外,康泽还大力创办训练班,一边明着为蒋介石培养特务和反共骨干,一边在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势力。

复兴社成立之处,南京有270多名失业的军校学生登记在册。获得了蒋介石的批准后,康泽把这些学生召集到一起,组成“特别研究班”,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项的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分别委派工作。蒋介石非常重视这件事,每周都要亲临训话。

在培训期间,康泽极力把“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反动理论灌输给学生,通过这种“三一论”给学生洗脑,培养他们绝对服从的忠诚。这些人后来几乎都成了蒋介石的铁杆部下,是蒋介石集团的骨干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