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让黄河水漫黄淮地区几个月,补充地下水,可行不?

Duang135265000


观点:这样的设想与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泛区基本上不谋而合。所以这样的建议和决定是十分不负责任的。是会给黄泛区百姓带来巨大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威胁。因此一定不能够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补充黄淮地区地下水不足的问题。


黄淮地区的百姓曾遭受过黄河之水带来的痛与苦。

黄淮地区在历史上就曾经多次遭受黄河的困扰和肆虐,从有人类在黄淮地区居住和活动时开始黄河就经常决堤进入黄泛区,而最严重的一次黄泛区事件则发生1938年的抗战初期,这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人间惨剧。

汉朝时《盐铁论》中描绘了当时灾区的惨况:“(黄河)泛滥为中国害,菑梁、楚,破曹、卫,城郭坏沮,蓄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令孤寡无所依,老弱无所归。”

时任国民政府为了能够拖住日本机械化部队的行进速度。给自己的大部队转移和物资运输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秘密下令前线部队炸开河南花园口黄河大堤。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前线部队炸开花园口处的黄河大堤,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如脱缰的猛兽奔涌而出。


最终由于花园口决堤事件引发了黄河大水冲向低洼地带,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蔓延至黄淮地区,直接造成了近百万老百姓命丧大水之中。(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9万百姓死亡,但是由于战争影响,有部分死亡人员没有纳入统计之中)。

这次黄河水患使得河南、皖北、鲁西南和苏北4个省份的44个县全部浸泡于大水之中。近千万百姓直接受灾。冲毁农村房舍140万间,破坏农田耕地2000万亩。直接导致390万灾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外出乞讨为生。

“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因之卖儿鬻女,率缠号哭,难舍难分……几疑非复人寰矣!”

当时的《豫省灾况纪实》真实记载黄河花园口决堤之后的惨象。


黄淮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匮乏的症结!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上面是关于地下水的官方定义。今天的黄淮地区确实存在着地下水超采而导致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人均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黄淮地区人口稠密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在地表水不足的情况下,当地的百姓和企业将目光转移向了地下水。于是一个个深层钻井犹如一个个吸管插入到黄淮地区的地下水层之中,快速的汲取着地下水。

而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深层钻井的深度也不断加深,100米,200米,300米……我们人类并没有想到其他的代替方法和解决方案。而是一味的将我们的钻井深度不断向下延伸。最终使得黄淮海地区成为了我们国家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球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

黄淮地区地下水资源不足的症结就在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们并没有转变我们的发展思路和改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懂得如何降低万元GDP单位用水量。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而是一味地索取地下水。


黄淮地区的地下水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天的我们已经意识到,单纯的通过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而换取经济的增长是一条死路。我们所说的资源不仅指的是煤炭、钢铁、石油,更重要的是水资源。

因此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成为了近些年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我们要求那些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尽快通过技术研发,降低自己的耗能率,提高自己的产能。

如果不能够通过实现和达到国内最新的通用标准。那么我们就要坚决地关停这样的低产出高耗能企业。通过这种方法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不受到过度的破坏和影响。


治理地下水问题不可急功冒进,更不可纸上谈兵。

想要治理好黄淮地区地下水不断下降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特色。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的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宜居环境。逐步地补充地下水和恢复地下水层的稳定性。

具体可以参照2019年印发的《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的主要治理措施任务要求。如下:

在总结提炼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和试点经验基础上,重点推进“节”、“控”、“调”、“管”等治理措施任务。

总结:这片土地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土地,今天暂时属于当代的我们,而今后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曾经破坏了自然环境,那么就要慢慢的去修复自然环境,而不应该采取极端的手段用泛滥的黄河之水去补充黄淮地区的地下水。

我们每一代人都没有权利去破坏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每一代人都能够享受到绿水青山给我们带来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盐铁论》(成书于汉朝时期);
  2. 1938年6月22日《申报》1版《办黄灾急振》;
  3. 《豫省灾况纪实》(1938年);
  4.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2019年)。

珞珈山的猫


黄淮平原地下水是存在问题,但不应该如此治理。1938年国民政府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黄河水向东泛滥,使得河南、安徽和江苏三个省44个县市约54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受淹,造成著名的黄泛区。1947年黄河决口合拢,洪水退去,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留下大片的荒漠。黄河泛流的河道高出平原的低矮沙岗,两侧河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变成盐碱湿地。而解放后焦裕禄做的事就是治理这些沙地、盐碱地。随着黄河、淮河治理,农业得以发展恢复,昔日的黄泛区逐渐摆脱荒凉局面。所以人为大面积水漫平原造成后果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才能恢复。下图为历次黄泛区示意图。

目前黄淮平原地下水存在以下问题,地下水水质恶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地沙化。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使地下水位埋深加 大。有些地区 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已达 8~ 12 m ,使表层土壤得不到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的水分补给,从而使表层土壤除降水季节或灌溉期外 ,一直处于消耗水分 ,土壤干燥,长此下去 ,土壤极易沙化。灌溉成本加大,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地下水位 埋深加大 ,导致凿井深度不断增加 ,加大了建井成本。下图为山东治理黄淮平原沙化的新闻报道。

黄河两岸经不起这么折腾,黄河两岸都处于缺水状态,目前从黄河引水灌溉是两岸解决水问题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河南每年要黄河引水74亿立方,山东要引水94亿立方,这样后果就是入海水量只有区区的89亿立方,这样的水量意味着黄河的泥沙无法通过水的力量送到海里。


昆仑还东国


如果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让黄河水漫黄淮地区几个月,补充地下水,可行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黄淮地区(即鲁南、豫中、苏北、皖北部分区域)之所以出现浅层地下水位下降,是与气候环境和不适宜的工农业布局密切相关。

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针对黄淮地区地下水位治理情况,还需要从大环境方面的生态环境治理以及顺应自然的合理化工农业布局方面着手,仅靠黄河水“漫灌”是不可能做到“充分”准备的,相反还会进一步加剧土地盐碱化等次生灾害。即便抛开可能会引发的次生灾害,黄河的水量是非常有限的,完全经不起这样的“漫灌”。

由于气候异常和沿岸用水需求的加大,虽然能通过小浪底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等的调节作用能够勉强保证下游不断流,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黄河水量已大不如往昔。

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和我国的第二长河(第二大河为珠江),总长约5464公里,但由于她中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下游地区普遍年降雨量不足700毫米且主河道泥沙淤积成“地上河”,基本无较大支流汇入,年径流量约581亿立方米,基本上一个半的三峡水库就能收容,比我国流域面积仅6.0992万平方公里的闽江径流量还要小。

之所以说不能简单的靠引黄河水漫灌黄淮地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黄河水量有限,年径流量才581亿立方米,而黄淮地区总面积超16万平方公里,这个水量基本上只够黄河沿岸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对于广阔的黄淮地区仅仅是“杯水车薪”;

其二,黄淮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地,工农业发达、人口较为稠密,同时我国水污染、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淮河中下游流域一带水污染较为严重,使得地下水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贸然引水漫灌也会直接将地表的污染物带至地表含水层,进而污染地下水。

其三,黄淮地区春旱、秋旱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是这一时期气温较高降雨量有限蒸发量却很大,另一方面正值春耕或秋耕季节,用水量巨大,如果直接靠引黄河水漫灌补充地下水,势必会造成黄淮地区土地盐碱化现象加剧,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夺淮入海以及战争的需要炸毁黄河大堤所形成的黄泛区,如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了阻止金兵南下扒开了滑县黄河大堤,直到清咸丰五年才得以好转,造成了黄河夺淮700多年的严重后果;1938年为阻止日军南下进攻所炸开的花园口黄河大堤,这一次又经历了黄河夺淮入海整整9年的历史,这些都无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破坏。


地理那些事


我的设想是:画一条从黄河到华北的线,大致在太行山脉前几十里的平原区,与南水北调线差不多,或者再考察哪些缺水最严重的区域连起来,沿线挖好多的一串串的大坑就是干水库,等每年黄河汛期到时控制性的决堤开闸把那些水库依次灌满,既分洪又引水北上,留给灌溉、补充地下水,也能改善小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干水库里干时也可以短周期种植或放牧。如果存水多,存水时间久,也可以搞水上观光旅游,给人们带去欢乐休闲,同时取得收入,足以维持基本支出。


无所事事大家


不懂水利工程知识,就别提这样奇葩的问题。

黄河下游,行走在华北平原与黄淮大地上。这些地区都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黄河流域的降雨少而集中,多在七,八月份。

黄河水多时,黄淮地区不缺水,

黄淮干旱缺水时,黄河水也少。

为此,国家才有了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黄河的两大问题,

一是泥沙太多,二是水量不大,且不均勻。

解决这两大问题,重点在黄土高原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让黄河水变清。同时多建储水的水库,缓解降水不勻问题。


老孙143594597


不中啊。

你知道黄泛区有多少人多少城市吗?得花多大代价呀。

从郑州以东,开封往南,商丘以西,周口以北包含了十几个县,而且都是人口密集区,最小的通许县都六七十万人,更何况还有那些百十万人口的大县呢,这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准备充分呀。

即使你把这些都准备妥当,恐怕也是得不偿失。因为黄河水含泥沙比较大。我们这边的河道过去水很大,所以流传的有紧沙慢於的说法。意思是水流快了,沉积下来的是沙,而流的慢了,就是於土,也就是那种红泥。沙质土地不用说了,肯定是改造多少年也不适合耕种的。而於土地容易干裂,下点雨就寸步难行。

还有,过去的黄泛区属于丘陵地带,经过黄河一次次或天灾或人祸的折腾,早已经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了。(关于过去是丘陵,可能很多人抬杠。请大家想想你们附近是不是有很多村叫这岗那岗的)

再说了,地下水也是流动的,不可能说你今天把这块灌满了就能坚持几分钟。

真想补水其实没必要那么麻烦的。首先通过现有河道让水长流,再将各地每隔几公里搞个湖,要不了多久地下水就能得到补充,还至于用你这么个大动干戈的笨办法吗?

另外,你到黄河看看可能就死心了,大河里都没水,哪来那么多给你放呀!以前我们这里的大河小沟全是水,据说现在你的河里想流水那是要花钱买的。


白酒有黑幕


七八十年代,山东在固定时间向黄河两岸放水,造成沿线村村有水塘,这个先进经验曾被表扬


南山悠然1064


怎麽不可能?我看過小浪底放水,放出的水都是清水,只有排沙放水才泥沙水。我們預先修幾條水渠,如排放清水時就可以排放到引到北方的水柒裏,因為此方經常欠水、幹旱。如黃河排沙等就不往北方遠地方放水。北方離黃河遠地方太缺水了,問題是黃河水還不夠用來。當然防洪要重視,科學安排。沒有必'像小偏說的那樣放水漫漫大片良田為了補充地下水。丨1l


電話18037934359


这个想法科幻大片了,我信以后会实现。黄河水,长江水,都会被改造,人定胜天,不仅仅是口号,也不是遥远的科幻。黄河水弥足珍贵,果真有一天,可以用于西部、两淮的地下水补充,那可是人类改造地球的一大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可控制性使用黄河水,很快就会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手机用户5988922438


这个可行。详情参考去年和今年可能还会有明年的寿光大水。今年的大水寿光的地下水基本上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