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倡导干部带头消费,“消费”了谁?

近日,一份标明南京“秦淮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的红头文件在网上传开,这份鼓励“机关干部、各级领导带头消费购物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文件,极为少见,受到当地民众热议。(3月11日 中国新闻网)

初见这份文件,第一感觉便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实在太“难”了!既要带头抗疫,带头捐款,还要带头出门消费。这看上去是支援企业的好事,可实际上却存有形式主义之嫌。支援企业的措施应该更高效一些。

首先,大部分人都执行的倡议,少部分人的意愿难被顾及。依照消费者需求理论,消费需求是由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决定的。换而言之,有多少生活需求就会买多少东西,没有生活需求,强行消费便是浪费。且不论当地干部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有大额的消费需求,一纸公文干涉干部的消费自由,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干部支出不只有工资,还有逛街的时间和精力。干部的个人生活应该被保护的,不应该被行政力量所“消费”。

其次,干部消费对社会消费的推动力不强。不难看出,秦淮区推出该措施的侧面目的,在于鼓励干部上街消费,化解市民焦虑,引导群众上街。诚然,公务员队伍是一只不小的消费群体,可占整个消费市场的比重并不大,所花的钱并不一定能落在最需要的企业身上。公开带头消费,也无法从根本上催动居民出门消费。说到底“你买不买东西和我没关系”,市民是否出门看的是整体的防护措施和疫情动态。

再者,此类催促消费的方式,容易留下层层加码的祸端。落实消费倡议,难免要监督机关干部消费数额,相互之间看支付记录、支付小票很正常。而在该文件当中,首条便要求区领导消费不低于100元。试问,在现今的官场氛围下,将消费压力传导到区以下领导及干部时,他们能仅消费100元吗?领导与下属间的隐性比较,易导致消费份额的层层加码,最终形成强制消费的压力,并给基层造成负担。

抗疫大战进行至今日,各地复工复产需要居民消费带动供应。鼓励干部带头消费,其初衷不难理解,但形式需要调整。不妨取消“规定时间”“规定数额”“规定级别”的限制,鼓励干部献策献力为企业和商家“引流”。市委书记带头“下馆子”是好事,可所有的干部跟着“下馆子”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