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向健康步道将开工建设今年厦门市将为民办37项实事

建成中小学30所、幼儿园26所,新增4.3万个学位;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000套(间),继续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新增租赁住房10000套(间);新建9个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和34个农村幸福院……


导报记者获悉,《2020年厦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日前印发实施。今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0大类、37个项目,持续补齐民生短板,让厦门生活更加宜居幸福。

1.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建成中小学30所、幼儿园26所,新增4.3万个学位
●普通学校建设一批满足随班就读学生需求的“资源教室”
●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
2.加快建设健康厦门,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
●建成弘爱妇产医院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完成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土建工程,加快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市妇幼集美院区,新增编制床位数2900张
●提升传染病应急防控能力,推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传染病房、厦门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改造提升项目;新增一批医疗救护车辆;组织开展800场应急救护公益培训
●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位嫁接国内顶级医院,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继续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年签约服务超过70万人,鼓励有条件的基层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签约居民建立家庭病床,将签约服务从机构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3.提升安居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
●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000 套(间)
●继续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新增租赁住房10000 套(间)
4.坚持文体惠民,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开工建设新体育中心
●向社会新开放35所中小学校运动场,累计开放达84所;举办22个全民健身运动会及相关公益性赛事活动
●推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夜间常态化开放,鼓励全民阅读
5.加大生态花园建设,打造城市高颜值
●开工建设南北向健康步道
●开工建设内湾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集美北部新城中央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全面开工建设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
●推进一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
●新建改造一批城市、乡镇、农村、旅游景区的公共厕所
6.推行交通畅行工程,解决居民出行难题
●基本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
●实施厦门大桥“四改六”改造工程,增强出入岛通行效率
●推进交通安全隐患点整治工作,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18处

●建设一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建设一批人行过街设施
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村美民富
●推进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完成3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
●对24个山区村实施饮水安全改造提升
●开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水生态保护行动
●组织新型职业农民、渔民培训6000人次以上
8.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全面开展5G通讯网络建设;落实年度提速降费指标,降费幅度预计达10%;加大农村区域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推进乡村通信基础设施整治
●新建改造供水管网35公里,改造一批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
●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00公里,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
●新建改造天然气管道60公里,入户1.8万家;提升改造一批岛内老旧小区的路灯设施
9.推进爱心厦门建设,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
●建立“爱心结对”机制,开展针对困难弱势群体的结对帮扶行动
●加大稳定就业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以及从事公益性岗位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一年

●新建9个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和34个农村幸福院
●实施“大手拉小手”助学计划,持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春蕾助学、慈善助学等品牌项目;实现在厦就读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全覆盖●投放一批无障碍公交车
10.打造群众放心的“菜篮子”工程,提高保供稳价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力度,食品抽检量不低于每千人8批次
●推动30个农贸市场改造,改善市场软硬件管理设施和经营环境
●做好重要副食品储备,健全储备调节机制,增加一批平价商店,保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


南北向健康步道将开工建设今年厦门市将为民办37项实事


导报记者 康泽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