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三十年前,自己还在上小学,那会的学校都是木质的窗户,冬天用站立式的炉子取暖,如今农村小学都已经变成了塑钢门窗的现代化楼房。农村民房也一样,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看待房子,就如同我们穿在外面的衣服一样,是彰显财富和自家实力的标志。而三十年前的村子,很多家庭还住着最早期的民房:芦苇和稻草组成的房盖,泥土和青砖砌筑的墙壁,室内稍显昏暗,屋内的地面也多是泥土的,小坑小包很多,当时这种房子在村里叫“草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三十年前还住人的民房:芦苇草房

第二代的民房:三间房舍的农村民房,一般由三个屋子组成,东西为卧室,中间为厨房,没有客厅。这种房子也是木质的门窗,单薄、透明的白色玻璃,跟草房的门窗玻璃差不多。房子的砖墙有了进步:改为由红砖和水泥砌筑。屋顶改为木质结构,上覆砖瓦,这种尖房子可以防雨和暴雪,在大约20年前是当时村里的主流民房,当时在村里称这类房子为“瓦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农村第二代主流民房:瓦房

现在这类民房很多仍旧有人居住,有一些在原来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善,换了新式的砖瓦和铝合金门窗,白色玻璃,并镶了新式的琉璃瓦!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重新装修后农村瓦房

第三代的主流民房:一般为四间房屋的民房,东西两侧为卧室,和瓦房的区别是这种民房的厨房一般改在卧室的北侧,两个卧室中间改为宽敞明亮的客厅,摆置椅子和茶具,只是多数时候农村人还是习惯在卧室会客。这种房屋至今依旧是村里的主流住宅,同时近几年也经历了各种变革。外墙的砖瓦由最初单一的白色演变成红黄各种颜色,窗户也有最初的铝合金演变成塑钢,玻璃由蓝色变成了灰色、绿色等,当地村民称这种民房为“楼座”。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农村第三代主流民房

到最近几年,村民住楼房的意愿持续增加,楼房的温暖舒适、室内厕所让村民无比向往。于是房地产开发商也盯上了这片市场,前几年,在每个村子集资盖楼,均价只要一千多,留守村里的年轻一代多半会住进这样的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而也有一些富庶的家庭,在自家院子里盖了二层的私宅楼房,看上去坡有私人别墅的感觉!集合农村的安静舒适,有兼具现代化楼房的服务措施。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营口:农村民房“升级史”,从芦苇草房到楼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