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皆大歡喜,但求問心無愧。人生最簡單的幸福,藏在4件事裡

有家回,有人等,有飯吃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不外乎身心都有一個讓自己感到溫馨和踏實的歸宿。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不滿18歲的少年弗蘭克因為父母離異而深受打擊,孤獨而傷心的他離開了家鄉,開始了偽造支票騙取現金的行當。

在一次次和警察的較量中,他一次次逃脫,成了美國曆年通緝名單上最年輕的罪犯,也是讓警察最頭痛的罪犯。

弗蘭克雖然獲得了大量的金錢,但是他卻並不快樂。而他在進入監獄前最後的一個願望,就是能夠回到自己的家看一看。

在大雪紛飛的聖誕節之夜,他站在自家的窗戶外,看著屋內燈火通明,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流下了悔恨的眼淚。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一直追求是什麼,那就是一個溫暖而充滿愛的家。

當一個人經歷了世間的種種,返璞歸真時才懂得,原來幸福是如此的簡單。

不過是有一個溫暖的家,家中有自己愛的人,一起三餐、四季,度過每一個平常的日子。

不求皆大歡喜,但求問心無愧。人生最簡單的幸福,藏在4件事裡

02

身體無病

約翰·洛克定律提出:我們要想工作,要想幸福,必須身體健康。

一位富翁身體不適去檢查身體,醫生告訴他需要靜養,他很詫異地說:

“你知道我浪費一分鐘相當於浪費多少財富嗎?再說,我手底下那麼多的員工,我去休息誰來管他們?”

醫生把他帶到一片墓地,對他說:

“這裡面的人有多少人生前和你一樣,覺得賺錢至關重要,覺得誰都離不開自己。可是如今他們消失了,別人照常生活,太陽照常升起。”

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個富翁很快交接好工作,騰出時間調養身體,之後去各地遊覽美景享受生活。

有人說,人生拼的是健康。

深以為然。然而,有很多人每天拼命工作,縱容自己透支身體、犧牲健康換取財富,過度消耗生命。

因為只有自己拼命了,才能給自己的後半生提供保障,才是為家庭負責。

然而,一場重病會掏空一個家所有的積蓄。

所以,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為了家庭的幸福,我們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從現在起,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作息規律,不生氣,多運動。

身體無病,本身就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不求皆大歡喜,但求問心無愧。人生最簡單的幸福,藏在4件事裡

03

心裡無事,沒有太多感性的煩惱

做人,不要有太多諸如這種的“感性的煩惱”。

所謂的“感性的煩惱”,是指太容易受情緒干擾,影響我們的理性思考。

有這樣一個例子:

有個姑娘想辭職,她給到的理由是“因為老闆對我態度不好”。但是那一天老闆只是剛和妻子吵了架,而你非要把工作捆綁在老闆對你的態度上。

和她一樣,很多人總會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和別人產生摩擦。

太受情緒左右,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憤怒,憤怒會降低你的智慧。也不要很給自己亂樹敵,因為仇恨會使你喪失判斷力。一個人要想成事,就得拿得起,放得下。”

唐代高僧無門慧開禪師曾經勸人要做到心中無事,認為這樣才能生活得心情舒暢,輕鬆自然。他寫下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不管我們身邊的環境如何變幻,只要我們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心裡的世界便也無限寬廣。

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容易讓自己多很多感性的煩惱。人生總有不圓滿的地方,很多事,發生了就讓它順其自然。

即便你當下得到的不多,但是隻要你潛心去努力,把注意力專注在“做事”上,總有一天歲月會給你帶來驚喜。

不求皆大歡喜,但求問心無愧。人生最簡單的幸福,藏在4件事裡

04

不委屈自己,不虧欠別人

不委屈自己,才能活得輕鬆自在;

不虧欠別人,才能活得踏實安穩。

人生若能做到這兩點,哪兒還有什麼煩惱。

我們做不到完美,與其絞盡腦汁,卻又徒勞無功地想著如何去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所以,不要過分奢求所有人都愛你。

不虧欠他人:只求坦坦蕩蕩做人,凡事只求問心無愧。

不虧欠他人:只求把心放平,把事看輕,才會活的舒坦,活的快樂。

不虧欠他人:只求生活簡簡單單平平凡凡,處世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真誠就好。

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愧對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若是虧欠了別人,償還的可能是讓你格外為難的事。

做人,乾乾淨淨就好。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每一份冷漠。不辜負所有的遇見,也不遺憾所有的離開。

不耽誤任何人,不消耗任何人,不浪費任何人,這是一種善良。

人生不求皆大歡喜,但求問心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