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1.寫給成年人讀的童話

《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是一位喜歡冒險和自由的飛行家,1942年他寫成了《小王子》這本“獻給成年人”的童話,1944年他在一次飛行任務中失蹤,很多讀者詩意地把他的離去稱為“追尋小王子的足跡,到了另一個星球”。

《小王子》是他留給我們的禮物,尤其是已經成年的大人們的禮物,正如他在開篇的獻詞中說的: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了一個大人……獻給這個大人曾經做過的孩子。每人大人都是從做孩子開始的。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童話故事是專門給小孩子讀的,畢竟童話太幼稚了,成年人應該讀一些深刻的有用的書。《小王子》語言雖然簡單,但我第一次讀的時候,覺得神秘、深奧難懂。

大學時有一次跟老師交流,我問她《小王子》這本書傳遞了什麼主題,她沒有告訴我,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你再去讀,自己去感悟吧。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經典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其主旨的深刻性與可挖掘性,每閱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穫,有的人從《小王子》中讀到愛情,有的讀到親情,有的讀到友情,也許這正是它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的源泉,正因為如此,這本僅有兩萬多字的書被翻譯成150多種語言,閱讀率僅次於聖經。

2.對成人想象力缺失的委婉批評

作者在開頭談到,自己六歲的時候,畫了一幅恐怖的畫,畫的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一頭大象,他把自己的傑作拿給大人們看後,大人們都覺得那是一頂帽子,並不覺得可怕,並且勸他多關心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此後,作者再也不跟大人們談起蟒蛇、原始森林,也不談起星星。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與此相反的是,作者因為飛機故障滯留在沙漠裡,遇見小王子的時候,小王子讓他幫畫一隻綿羊,作者因為不耐煩,給他畫了一隻箱子,說:“你要的綿羊就在裡面。”小王子“喜上眉梢”,對著畫說:“這隻羊不小……瞧!它睡著了……”

兒童可以通過大膽的想象或者遊戲去認識這個世界,因此他們眼中的世界、腦海裡的世界與成人是截然不同的,成人習慣了實用理性的思維,但兒童是感性的,是富有想象力的,他們的思維和他們的眼睛一樣,充滿了靈性。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我們曾經也是這樣的孩子,也許我們也畫過只有我們自己能理解的畫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學會了把時間放在“有用”的事情上,漸漸地我們想象力消磨殆盡,直到我們自己也看不懂一個小孩子的畫。

我們看不懂並不要緊,可怕的是,現實中好多人也變成了故事裡的大人,對孩子的畫作不感興趣,並強迫他們花時間去學地理歷史和算術,把兒童封閉在實用的功課中,無異於變相地摧毀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孩子不可避免地變成另一個大人。

3.“大人可真奇特”,像個蘑菇

小王子離開B612行星後,開始了他的旅行,他遇見了單獨一人卻要“統治一切”的國王,這個國王喜歡命令熱衷權力;遇見了愛慕虛榮紳士,這個紳士熱切渴望得到別人仰慕;遇見了不停數星星的商人,他問商人拿這些星星幹什麼,商人說:“什麼也不幹,我擁有它們。”並且認為擁有星星就可以變得富有;還遇見了機械盲目、墨守成規的點燈人等等。小王子對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充滿了疑惑與不解,所以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大人可真奇特”。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書中小王子說了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我到過一個星球,上面住著一個紅臉先生。他從來沒聞過一朵花。他從來沒有看過一顆星星。他什麼人也沒有喜歡過。他整天同你一樣老是說:我有正經事,我是個嚴肅的人。這使他傲氣十足。他簡直不像是個人,他是個蘑菇。”

成人更關注的是事物的價值與實用性,在我們看來,聞一朵花,看一顆星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是幼稚的,是浪費時間的,但小王子覺得沒有這樣做過的人簡直是個“蘑菇”。

4.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前段時間回家過年的時候,去我叔家吃飯,看到他用木頭製作了很多小動物造型的玩具,我隨口說,這些網上都有賣的,也不貴,何必浪費時間呢。我叔說,疫情嚴重,待在家裡也沒事做,剛好有材料,隨便玩玩。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我對自己剛才那番話後悔不已,我叔這樣年紀的人,還能在工作之餘找點感興趣的事“玩玩”,而我卻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的,還不如在網上買,為自己典型的實用功利主義感到慚愧。

他說“玩玩”二字我就明白,其實我們都不缺玩具,雖然網上買來的會精緻很多,但那樣就少了很多樂趣,也許讓人滿足的只是製作的過程。“玩“這個字只用在小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只是有的人忘記了,有的人始終都保持一顆童心,這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很多人的成長都是以失去童真為代價的,很多時候我們察覺不到這份童真的可貴,但是相信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當我們看到小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羨慕他們而懷念過去的自己。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5.用心靈去看清本質的東西

小王子在旅行的過程中,遇見了六個人,這六個人的身份、理想、性格各不相同,但他們的形象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我們對這些人的行為感到荒唐可笑的同時,其實也在擔心,擔心有一天我們身上有他們的影子,擔心我們會變成機械盲目點燈的燈夫,或者變成不停數星星的商人,或者變成愛發號施令迷戀權力的國王……

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應該忘記狐狸告訴小王子的那個秘密:“只有用心靈去看才能看得清。肉眼看不見本質的東西。”

豆瓣9.4的《小王子》: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

權力、金錢與地位固然重要,但那只是生活的一個載體,不是生活的全部,並不是“本質的東西”。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對這些東西的擁有是否能體現我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並且讓我們的人生感到更加幸福,如果是,那麼就值得我們去做。

小王子說:“沙漠多美啊!使沙漠變得美麗的是,在某個地方隱藏著一口井……”我們的生活也正因為隱藏著一口看不見的井才會變得迷人而美麗,我們看不到這口井,但它確實存在,我們需要去尋找和挖掘,並且不要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我始終相信西班牙一位藝術家說過的話:保持童心,不是拒絕生長。

希望我們都能溫柔地聞一朵花,憂傷地看一顆星星。


本期插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