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1929年4月,毛主席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城,在当地的潋江书院主持举办了一期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当时萧华年仅13岁,是训练班中年龄最小的学员,他天资聪慧,表现优异,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12月,由于组织能力出色,萧华被人们推选为少共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上任之后,他四处奔走,在各乡镇成立了团支部,并组织建立了少年先锋队。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1930年3月,毛主席再次来到兴国,萧华向他汇报了县青年团的工作,看他能力出众,做事干净利落,毛主席非常看重他,拉着萧华长谈一夜。

不久之后,萧华就被调到了中国工农红军,担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当毛主席把年仅14岁的萧华交到红四军政委罗荣桓的手里时,他评价道:“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眼光确实精准,不久的将来,萧华成为了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巨星,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萧华,出生于1916年1月21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自小家境贫寒,他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家里更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

在父母的影响之下,萧华早早的就已经立下大志,投身革命事业。早期,他担任送信的任务。上学之后,他更是在作文《我的将来》中写下“打倒军阀”、“铲除列强”这样的语句,深受老师们的器重。

1928年12月,年仅12岁的萧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几天之后,江西红军独立第2团,赣南红军第15纵队的胡灿、黄家煌、钟声楼等人率领部队发动了兴国暴动,年纪不大的萧华也参与了这场战斗。并立下大功,抓捕了藏身在火官庙里的县警察局长肖正安。

1930年7月,萧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等职位。

1933年,萧华向中央提出了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目的是在青年团体中扩大红军队伍。不久之后,他的建议被采纳,并在中央苏区组建起一支“少共国际师”,17岁的他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1938年6月,中央组建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年仅22岁的萧华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7月,他率领部队渡过汾河,横跨太行山,深入到敌后的冀鲁平原。

9月27日,他们抵达山东乐陵县。在这里,他一边发动群众,扩大武装部队,一边对反共顽固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很快,他就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当时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县长牟宜之听说八路军来了一个很厉害的将领,见面之后看到萧华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就说他还是个“娃娃”,从此之后,八路军中有个“娃娃司令”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冀鲁大地。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决策,萧华收到命令后,立即带领数万人部队从山东出发,横渡渤海,在东北开辟出了辽东根据地。

1948年5月,萧华改任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政委,并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在长春战役中,他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口号,积极对国民党军展开政治攻势。

在进行了150多天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之后,他们终于争取到了国民党六十军的倒戈和新七军的投降,和平解放了长春。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1949年3月,萧华担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宴请几位“四野”师以上干部。时隔多年,萧华与毛主席再次相见,他没有辜负当年在兴国县时毛主席对他的期望。

在萧华向毛主席敬酒之时,毛主席笑着对他说:

“萧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新中国成立之后,萧华先后担任了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位。并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39岁的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当年被周总理亲切地叫做“红小鬼”,被部下称作“娃娃司令”的小将,已经成为了五十五位开国上将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13岁参加革命,毛主席说他“有大出息”,后成最年轻开国上将

萧华将军不光在带兵打仗方面有一套,他的才华也相当出众。

1964年9月,他抱病创作出长征组诗,用诗歌的形式将长征途中的场景描述出来,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萧华将军,及他所作的长征组诗:

“只有经过了长征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只有有激情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你为党和人民做了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好事,我感谢你。”

1965年4月,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将长征组诗中的10首诗,谱成了一部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正式公演,演出之后立刻轰动全国。这首歌还被评为是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1985年8月12日,萧华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在弥留之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仍然对身边的人喃喃地说:“这么多年,是党把我培养大的,可我为党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