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忘感党恩 贫困户捐款抗疫被“婉拒”


3月5日上午,在大竹县乌木镇乌木村,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见来到村办公室,当着正在值班的该村第一书记刘博的面,小心翼翼从包里拿出一叠现金放在桌子上。

脱贫不忘感党恩 贫困户捐款抗疫被“婉拒”


刘博抬起头,发现放钱的男子是该村12组村民廖宇见,连忙问道:“老廖,这是怎么回事?”“刘书记,疫情来了之后,干部们为了我们老百姓忙上忙下、操碎了心。我要为抗疫捐2000元钱,请你们一定要收下!”廖宇见语气坚定,不容推辞。

今年56岁的廖宇见是乌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年,廖宇见的儿子遭遇了一场车祸,高昂的医疗费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使得全家人负债累累。遭此打击的廖宇见从此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2015年,为了帮助廖宇见一家重拾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动力,镇村干部、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专程来到他家里,帮助他制定了脱贫规划,因地制宜的引导他发展“生态羊”养殖产业。在养殖之初,廖宇见信心不足,帮扶责任人又多方联系为他提供技术指导,开辟学习渠道,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模式,发动同村的养殖户王召富带动廖宇见合作养殖20只羊。首批羊羔顺利出栏后,帮扶单位县住建局又积极帮助廖宇见开拓市场、打开销路。是年,廖宇见的养殖收入成功突破1万元。

脱贫不忘感党恩 贫困户捐款抗疫被“婉拒”


随着乌木镇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村道硬化、组道联网、产业发展金……各类扶贫项目、优惠政策接踵而至。帮扶单位县规划编制中心在该村规划建设了“小农水”饮水项目,有效解决了牲畜饮水难题,当地发展脱贫产业的“靠山”越来越硬。看到希望、尝到甜头的廖宇见信心越来越足,逐步扩大了养殖规模。2019年,廖宇见家的山羊存栏量达126只。

通过几年的奋斗,如今的廖宇见已成为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全家人一扫当年阴霾,不仅还清了外债,家庭经济状况、精神面貌也持续好转。“村里的路修通了,政府把我家的房子也改造好了,帮扶人还帮助我儿子联系到了去学习电子维修的机会。”廖宇见对刘博说,“是党和政府帮助我们贫困户战胜了贫困;现在疫情来了,我们也应该站出来为战胜疫情出点力!”

听完廖宇见的话,刘博站起来,把钱放回到他手中:“老廖,感谢你对抗疫一线的爱心。贫困户挣钱不容易,我们不能收。希望你再接再厉,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就是对党和政府最大的感谢!”

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在乌木镇这样的“脱贫感不忘党恩”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广子村贫困户廖加军主动捐款2000元被“婉拒”;此外还有堡子村刘尚银、广子村廖兵、凤山村郑明阳……昔年“人穷志短”的贫困户纷纷主动加入疫情阻击战,成为抗疫一线的“志愿军”。

“基层党员干部坚守抗疫一线,不仅锤炼了干部队伍,也给普通群众树立了好榜样,进一步密切了干群联系。”该镇党委书记王海燕说。“贫困户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后,脱贫不忘感党恩,自发为抗疫捐款的事迹让我们很感动,也对接下来‘形成好风气’助力乡村振兴更有信心!”

(程一凡 邱椿博)

编审:田怀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