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辛安办事处东洞门村

东洞门村,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无论是教育战线、保家卫国,还是农业人才,都是层出不穷,源源不断。有启蒙教育的于潘溪先生,也有扎根农村的“花生姑娘”。(网络配图)

东洞门村, 坐落在小珠山东北约2公里处, 南临南、北下庄村, 东至东、西南辛村, 西与西洞门村交界, 北与赵家河村相望。前面是豆母山, 东面是丘陵地带, 东北面是平原。村庄呈方形, 东西长230米、南北 宽约200米。2006年, 全村有257户、929口人, 居民有于、陈、薛等姓, 皆为汉族。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据《于氏家谱》记载, 明朝初年(公元1368年), 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海阳。后裔于七率众造反, 明末(公元1644年)失败。为避灭门之祸, 族人四处逃 逸。其中一支逃来泥沟泊村(后分为北泥、南泥、西泥村)南篓子地(原有石碑一块为据)。因此地是一片洼 地, 土质肥沃, 水源充足, 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 遂 定居下来。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 于青、于恒 父子又迁移到这里。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清乾隆末年, 几户陈姓由大珠山东头的红石头(属胶南泊里)迁来。清同治年间, 薛姓由柳花泊迁来。清光绪年间, 李姓由红石崖山里迁来。张姓于“合 作化”时期由西洞门村迁来。桑姓只有一户(原籍河 北), 为20世纪60年代的转业军人, 与于姓人结婚后定 居于此。

村前面、北下庄村南有一座山, 叫豆母山。本村位 于山后, 称豆母后村。分豆母后下崖、豆母后上崖两个 自然村, 有一沟相隔。1945年, 改称“洞门后村”。

要说洞门后这个村名, 还有一段来历。传说豆母山 上有盘磨, 是豆母娘娘磨豆腐用的。一次, 豆母娘娘磨完豆腐后, 就用勺子刮豆腐沫子往盆里倒。倒完后, 发现还有一点没倒净, 就把勺子一甩, 沫子甩到了北下 庄村北边的地上, 接着便生出了一座小山, 这就是豆母山。山前半山腰有一天然山洞, 只能容一人进入, 但至今没听说谁敢冒险下去看一看。在这个洞口点上火, 山后面的一个洞口就会冒烟。

豆母后上崖自然村的于潘溪是教书人, 认为豆母后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都没后”(没有继承人), 不吉利、需要改名。于是, 于潘溪与豆母后下崖村闾长潘世云商定, 根据豆母山前面有一天然山洞的特点, 把“豆母后”改为“洞门后”。

1961年, 分成两个生产大队, 把“后”字去掉, 称西洞门(原豆母后下崖)、东洞门(原豆母后上崖)。1982年, 成立了西洞门村、东洞门村。

豆母山也叫“笔架山”。整座山看上去像笔一样, 故名。奇怪的是山顶还有个小山峰, 更似笔架。在山顶峰西侧, 有三根石柱子矗立在一大平石上。中间一根高2. 3米、直径0. 7米; 右边一根呈长方形, 稍矮些; 左边一根比右边的一根又稍矮一点。不管在山上看还是从山下看, 都像一个非常美观的笔架。笔架右侧1. 4米处、还有一块像砚台的石头, 长、宽各1米, 比笔架矮半米。更有趣的是, 笔架东侧有一块人形石头, 看上去像一个书生在欣赏笔架, 直到现在还完好无损。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豆母山西坡山根下有一条小河, 南北走向, 弯弯曲 曲地流入村前河。小河从不断流, 而且流的是墨色的水 (因为这块地是草木灰土壤), 所以称“墨水河”。早 年起至1943年, 上庄、西洞门等附近村的老百姓就把白 布放在河里浸泡、染黑, 是天然的染坊缸。1958年大炼钢铁时, 公社造肥厂把河泥挖去造肥。从此, 小河断流, 再也不流墨水了。人们赞美此地“上有笔架山, 下有墨水河, 西有砚台岭”。后在这里建起了山东科技大学。

村西边的西山, 南至西洞门山, 西至青石湾山, 北至柳花泊山, 海拔140米, 南北走向。山上有狐狸崖沟、大洼沟、马虎窝沟、北里沟四条沟。有山林1000亩。另外还有小安山部分山林约250亩, 双顶口部分山林约50亩。近年来, 村民们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 现满山的松树、刺槐等郁郁葱葱。

狐狸崖沟南侧是一片悬崖陡壁, 高100多米, 怪石嶙峋。崖上有两层似炕的石头, 顶层为二炕、下层为大炕。崖下是深涧。还有一洞, 传说住着狐狸, 外看没有洞口。洞口用一种神草遮挡着, 任何人都看不见。现虽见不到狐狸, 但狐狸崖沟却沿称至今。

山北崖西侧有一块2. 5米高的大石头, 像羊角, 叫“羊角石”。东山坡下有一块石头, 很圆, 叫“团 石”。在西北山的西北角有一块大石头, 像元宝, 称元宝 石。山下有一小村庄元宝石村, 属东洞门村。

相传, 当年杨二郎挑着两块大石头去蓬莱, 前边是“莲花盆”, 后边是“元宝石”。这两块大石头, 各用一根头发绑在扁担上。当走到村西北羊栏沟时, 遇到一个媳妇。这个媳妇见两块大石头用头发绑着, 就好生奇怪地问:“一根头发能绑住这么大的石头? ”话音刚落, 只听呼隆一声, 头发断了, 两块大石头掉在地上。前边一块落在赵家河村北石屋山上, 后边一块落在东洞门村西北山上。杨二郎气得直跺脚, 扛着扁担就走了。从此, 莲花盆和元宝石就在这里落了户。莲花盆后因开采石料毁掉, 现只留下元宝石。

清末民国初年, 村民于隆吉曾在辛安村老街开办了“福生堂”药铺, 卖药、看病, 兼营烟酒糖茶、日用百 货, 有30多年的经营历史。其后人于学澄、于铭仁、于 铭礼相继经营药铺并有所发展, 还曾兼“辛安邮政代办所”数年。

早年, 村民以农业为主。没有土地的只好给地主扛 活, 无劳动能力的被迫逃荒要饭。租种地主土地的, 辛苦一年的所得除掉租子后, 所剩无几。常年吃糠咽野菜。又加上地主恶霸、国民党反动派、二鬼子(汉奸)、杂牌军等要捐要粮, 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解放后, 在党的领导下, 斗地主、打土豪, 进行土地改革, 过上了“耕者有其田”的好日子。1946年, 于瑞祥参加了解放军, 其妻在村里任农救 会会长。1947年10月27日, 国民党反动派进村扫荡, 于 瑞祥的妻子不幸被抓住。后因坏人告发, 被枪杀于村后场园里。

新中国成立后,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提倡科学种田,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人们常年有40%的时间吃白面, 60%的时间吃玉米、地瓜和地瓜干。实行大包干以后, 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更高了, 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衣食住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是米、面、鱼、肉; 穿的不但要新的, 还讲究 衣料、颜色、款式。

“合作化”时期, 政府号召进行房屋规划, 改变了居住条件。村民拆掉草屋, 盖起了新瓦房。90年代以后, 90%的村民住房都是6米宽、4米多高, 少数富裕户盖起了小楼。

1999年, 村民在西山脚下的石门泉子挖了一眼大口井, 深8米、长4米、宽8米, 容水250立方米。在石门泉子下边挖了一眼大口井, 深6米、宽3米、长6米, 容水108立方米。两井相连, 村里用上了自来水。2002年, 又在村北沟底打了一眼封闭式大口井, 深10米、宽 6米。同年, 在辛安街道办事处的扶持下, 在西岭建起 了一个茶叶基地, 占地250亩。现已种植茶叶110亩。这年, 在西岭建起了26间大瓦房, 为村办公室、幼儿园、老年活动室。并建有门球场。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2001年以来, 村周围先后建有山东莱芜钢铁厂钢结 构公司、日资积水化工厂、新加坡福伦电子厂、青岛汽 轮机厂、日资龟田食品厂等企业。在村东建起了山东科技大学。区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公路均经过村里, 交通便利。区电信局在村西还建设了一座高50米的通讯 基站。2003年, 为村民入了家庭财产保险, 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如今, 90%以上的家庭有了彩电, 看上了有线电视, 用上了电话、手机、燃气灶等。个别村民有面包 车、卡车。村里的老年人人上了养老保险, 每月领取 300-600元不等的养老金。2006年, 全村经济总收入3166万元, 人均纯收入 7481元。

《教育事业的发展 》

清末, 村里只有一处私塾。与西洞门村合请一位私 塾先生:灵山卫人陈树经, 先在村东头路南于明本的东屋 办学; 后潘玉在西洞门村办学。这两位先生学识渊博, 诲人不倦, 先后教学十年。当时读的书除启蒙的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千家诗外, 还有《四书》、《五经》等古文、八股范文。注重读、讲、背 诵, 程度高的还学作八股文。1908年, 清政府公布甲辰学制、废八股, 又改教“康梁”文体的课本。

民国元年, 在下庄村开办模范小学, 采用单级复式 班教学, 是我区最早的小学校。由于潘溪任教师, 只收下庄、上庄、洞门村的学生。村里有15名学生就学。教师薪俸由县里每月发放, 有六吊钱, 后改为六元。学生每年负担两元。当时的教材有国文、修身、算术、美 术、体育、唱歌等, 课本每学年3册, 四年共12册。

这时, 仍有部分守旧的人认为洋学不好, 另请私塾 先生办起了私塾。先后有灵山卫的翟路奚、陈敬亭、张 桂秀、陈敬礼, 焦家庄村的刘在礼和西洞门村的潘金龙 等任教。学生除交学费给先生外, 还轮流管饭。

1926年, 洞门后(东、西洞门村合办)办起了胶县 第五区西新乡洞门后小学, 学校设在西洞门村西头潘华堂的五间房子里。经费由小庵庙(位于上庄村附近)的地租和学生负担。先后聘请了上庄村的徐永钦和胶县中学初中毕业生吕童孚任教。有学生30多人, 1-4年级实 行单级复式教学。时年, 东洞门村于隆远在村东南开办 了一处私塾, 只有一年级小学生, 存在了两年。

1931年, 吕童孚老师辞职, 又聘请了旧制中学的陈子真任教。校舍搬到了村里的教堂内。第二年, 陈妻也 经常到校上美术、音乐课。教材采用世界书局的新课 本, 有国语、常识、三民主义、美术等。1933年, 由于 潘溪任教。教材改用世界书局的第二种新课本。除国 语、常识外, 还有公民和社会等。1938年, 抗日战争时 期, 学校改用旧课本, 并加入三字经、百家姓和“四 书”之类的老书。1940年, 经伪胶州教育局批准, 学校 为洞门后公立小学。

1944年秋, 为“洞门后保国民学校”, 规模扩大为两个班。一个在村教堂内, 仍由于潘溪任教, 为一、二年级。另一个班在西洞门潘晓东的东屋内, 由于明竹任教, 为三、四年级。复式两个班约有60余人。教材仍用旧课本, 增加了爱国、抗日等内容。洞门后小学一直办到本地解放。

1949年, 村学校有一个复式班、两个教学班, 共60名学生。1950-1960年, 学生增至100余人。1964年, 有教学班4个, 学生120人。1968年成立了东门联中, 有1 个小学班、2个初中班。1970-1976年, 多数是周边8个村的学生, 约200余人。当时, 还举办夜校扫盲, 学生 约有250人。1978年以后, 东、西洞门村与赵家河、大桥、王家庄、安子沟、黄埠岭、舍埠林等8个村联合, 在赵家河西岭建立了一所学校, 东门联中迁到新校。1980年以后, 东门联中撤销, 学生全部去下庄联中就读。

1994年, 村里在办公室院里开办了幼儿园。2003年, 幼儿园迁到西岭大院。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3年,全村共有大中专学生24人。其中李绍伟为博士,曾留美一年。

《教育工作者于潘溪》

于潘溪(1885-1958年), 原名于学渭, 后改名于学孔, 号拙农, 是村里的第一个教育工作者。四岁丧母, 由继母抚养成人。1908年, 在下庄任塾师。1911 年, 考入“胶县单级师范养成所”。毕业后任胶县第五区下庄模范小学教师。1925年, 任胶县教育委员, 后任第五区区公所助理员。1929年始, 先后在濠北头、泥沟泊和柳花泊任教。1933年到村里任教。解放后, 又在村小学和泊子小学任教, 直至68岁时退休。

《抗匪斗争》

1931年, 以薛风阳为首的土匪盘踞在小珠山, 横行乡里,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这年古历七月十六, 土匪大队人马包围了西洞门村, 挨家挨户掳掠, 把20多人绑去; 并且扬言如不快交赎金, 就要割耳朵、剁手指、撕票。遭绑票的人家, 只好卖屋、卖地、卖产业、借高利贷交赎金, 多被折磨得倾家荡产。其中潘世采家把在王台的“同合堂”药铺出售, 凑了2800元银元。于元绥把仅有的三亩地卖了。陈介贞把四亩地卖了。

直到后来, 下庄农会会长李子平通过县政府请来海军陆战队清剿, 土匪才被打散。村里也办起了“联庄会”, 由群众筹枪共同抗匪。但零星的土匪还时有出 现。

1932年, 小股土匪绑走了山前张子城的儿子, 强逼着藏于一村民家里。不几天, 被另一村民发现, 报告了庄长于瑞琨, 立刻组织群众将其救了出来。

1934年, 村民于学晋在北海盐场干活时被土匪掠去, 后被残忍地杀害, 尸体投到山后魏家庄的一口井里。

194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小股土匪突然闯入于明武家将其绑走。于家人花了很多钱也没赎回。后土匪把他 卖给了另一伙土匪张福部。不久张福投降了国民党游击队刘德泉部, 并被委任为营长。但他匪性不改, 耍了个花招, 说是把于明武“救”了出来, 通知其家人去领 人, 但必须补充打土匪“消耗”的子弹500-1000发。于潘溪领人去刘德泉部周旋, 以现金代子弹才把于明武赎 回。

《农科队与“花生姑娘”于法慧 》

1970年,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 村里成立了“东洞门农业科学实验队”, 简称“农科队”, 由6人组成, 队长为李宗业(1975年以后为于法荣), 技术员为于法慧。有4间房、6头生猪、11亩固定试验田。

农科队成立后, 承担了村里的科学种田任务。党支部书记于法太很重视, 在工作中给予了很大支持。省、地、县、社四级都曾派驻过工作组, 主要成员是懂技术的农业科技干部。当时, 山东省花生所和昌潍农科所的花生组曾在这里住过三四年。

农科队首先从全国各地引进优良品种, 把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迅速在大田推广。仅用两年的时间, 就达到了全村主要作物良种化, 并且不断更新, 使粮油增产 15-20%以上。尤其是花生品种白沙1016、白沙131、杂选4号、海花1号, 小麦品种泰山一号、二号、四号等, 经试验推广, 不但使全村实现了良种化, 而且还有效地 促进了当地和兄弟地区实现良种化。还试验推广了小麦套种花生、玉米与花生套种和粮油套种等种植技术, 提高复种指数一倍以上, 解决了人多地少、粮油争地的矛盾。1976年, 全村粮食、花生亩产分别达到960多斤、500多斤, 实现了粮油双丰收、双“过江”(当时把粮食亩产800斤和花生亩产500斤定为产量“过长江”的两个指标)。

村农科队技术员于法慧, 女, 热爱这项工作, 不懂就问, 边学边干。还借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 不断从理论上充实自己, 拓宽视野。她不但学会了杂交育种, 还培育出了昌花三号和黄花一、二、四号4个适合本地种植的花生新品种。经过多点试验, 这些新品种均比本地当家品种增产10-20%。其中“昌花三 号”中熟大花生于1978年被列人昌潍地区推广品种。

为了验证“花生夜间开花”这一说法, 于法慧不分 昼夜地进行观察, 终于发现了花生开花结果的一般规律:花生并不是在夜间开花, 而是在早晨五六点钟。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受到启发, 为花生产量创新高提供了依据。花生亩产800斤, 一直是20世纪70年代全国探讨的目标。她合理选用良种, 科学配方施肥,

适时播种、管理和收获。1978年, 虽然遇到特大干旱, 但农科队的1. 07亩春播中熟品种却首创单产806斤的纪录、成为全省首批闯过花生亩产800斤的9处高产典型之一。同年, 农科队在1. 17亩夏播丰产田中, 用自己培育的中熟大花生昌花3号, 创下了露地栽种单产609斤的好收成, 这在当地也是从未有过的。在一次全国花生大检 查中, 有关领导和专家听了于法慧的技术汇报后, 高兴地说道:“山西出了个大豆姑娘, 山东又出了个花生姑娘”。从此, “花生姑娘”这一称号就慢慢传开了。

东洞门村――出了个“花生姑娘”


风风雨雨十多年, “花生姑娘”于法慧夜以继日地工作, 不怕苦累, 不计个人得失,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好评。1979年她被 共青团山东省委和团中央分别授予山东省和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同年, 被推选为黄岛区第一届人大代表, 并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1980年, 经山东省政府考核、审查合格, 破格录用为农业技术干部, 先后在薛家岛农技站、黄岛镇农技站工作, 曾任农技站副站 长、站长, 被晋升为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和高 级农艺师。

后记,《黄岛村庄系列》中的文章,其内容资料来源于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庄,其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们或许已住进了楼房。但是,那些还没有拆迁改造的村庄,现在看来弥足珍贵,期待着读者朋友拿起笔、举起相机,把这段历史记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