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大沽河和洙河,青島萊西境內的兩條大河。其中,後者是前者的一條支流。兩者的交匯處,在萊西城區的東南郊,更準確來說,是在一個叫做“譚彪莊”的村莊附近。

在膠東地區,某格莊、某家莊的村名比較常見,而“譚彪莊”這種類型的名稱,相信不少朋友可能是第一次見到,它有什麼含義呢?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以下配圖主要是譚彪莊周邊場景)

從字面上,譚比較好理解,應該與譚姓有關,但譚彪連在一起,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典故呢?

從萊西城區出發,向西走到沽河邊上,然後再沿著河南下,不遠就可以來到譚彪莊。這個村莊的村名石碑,就樹立在路的旁邊,正面用遒勁有力的書法寫著“譚彪莊”三個大字,背後則有幾行小字,簡要介紹了村莊的歷史。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根據上面的介紹,“譚彪莊”的“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村名的含義就是譚彪的莊子(或者譚彪建立的莊子)。這種解釋,對於不瞭解村莊情況的外地朋友,的確不太好猜。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譚,是老萊陽縣境內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根據《萊陽縣誌》的記載,早在唐代,昌陽縣境內就有譚姓人出仕做官,即廣州司馬譚長,譚長的墓據說在院西村附近。只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具體的譜系已經難以考證,現在萊西萊陽境內的譚姓,族譜大多隻能追溯到元明之際。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而按照譚彪莊村志的說法,明代中期,名為譚彪的先祖,從西邊的大高嵐村遷出,向東跨過大沽河,在沽河和洙河之間的河邊平原建立了這個村莊,就以自己的名字作為村莊名稱,延續至今。現在的譚彪莊村,已經發展到了兩百多戶人家,仍是一個譚姓聚居村莊。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譚彪當年選擇的這個地方,水土比較肥沃,後人也得到便利。從很早開始,譚彪莊的果品就比較有名,早年加工山楂、蘋果、葡萄等,現在有不少農業大棚,種植特色果蔬,從路邊經過,就可看到不少。

青島萊西有個村叫譚彪莊,“譚彪”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

實際上,以人名作為村名的例子,在萊西境內並非僅此一例。在譚彪莊的下游,同樣是沽河的東邊,還有一個叫做孫受的地方(曾經是鄉鎮駐地),而根據萊西地名資料記載,孫受村的建村者,相傳是明代一個叫做孫受的人。由此來看,似乎當年的沽河附近,挺流行以此命名村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