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禅位嘉庆帝后,为何不怕儿子除掉他?

皎空孤月碎语


主要因为和珅

康熙怎么死的,雍正怎么上位,虽然自家人多有美化,可乾隆心里面那是一清二楚

负责爷爷安全深受爷爷信任的的步兵统领隆科多暗地里竟然和自己老爹甥舅相称,自以为的安全,自以为的一切尽在掌控中,却不知道身家性命其实掌握在儿子手里,还有心思去考察太子人选……

对于爷爷康熙结局,乾隆是心有戚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笑的是自己还不知道,等到知道时,忠心自己的都被调走,周边尽是老爹人马,命令已经传不出下榻的寄畅园了。估计乾隆很早就寻思,自己会不会是第二个康熙,自己的儿子会不会跟自己老爹一样?

皇家肮脏,前车之鉴,乾隆对自己性命可是在意的很

首先,为了给儿子们一个盼头,他很久就开始秘密立储

所谓秘密立储,就是立储的事大家都知道,但名字是秘密。从老二永琏,到老七永琮,再到老十五颙琰,死一个就立一个,名字就在正大光明匾后面,谁都有可能,没什么可争的,这一下子就大大降低了犯上可能

至于成长起来的储君不那么尽人意,怎么办?大不了换个名字藏扁后呗,多大的事呀,反正匾后面的名字除了自己没人知道

其次,活的够大时,对外宣传在位时间不超过爷爷,到时候即便没死也要禅位

这一举措,让储君们更有盼头了,本来有心思的,也放下心思,一心一意讨乾隆欢心。储君们和普通人也没啥两样,缺的都是没时限的耐心,现在有倒计时了,谁还没那耐心呢?

其实有秘密立储在那,乾隆儿子们除了讨乾隆欢心,期待匾后面的名字是自己外,也没别的作为了

第三,这点最重要,涉及回答题主问题

时候到了,乾隆也按约定禅位,但是,就如自己父亲雍正做的那样,乾隆自己也做了。当年负责康熙安全的是隆科多,听雍正的,现在负责嘉庆安全的是和珅,听我的

1796年,也就是嘉庆登基那一年,和珅被调为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

也许是嘉庆故意的,也许是和珅故意的,反正嘉庆和珅互相不对付,对乾隆来说,即便嘉庆和和珅是一起演戏骗自己,但自个儿让和珅做“二皇帝”,他们二人还能友谊长存么?至于和珅害自己怎么办?他脑子进水也不敢这么干!

1899年,自己终于老死,和珅也没作用了,留个全尸吧,也算君臣一场……

乾隆,老奸巨猾


灵石蕴珠宝


嘉庆是乾隆让他当的皇帝,而乾隆虽说退位当了太上皇,可还牢牢控制着大权,嘉庆空有皇帝的名义而没有实权,就是个傀儡皇帝嘛。而乾隆不怕儿子干掉他,因为乾隆早就防着洗手间的,嘉庆没有那个能力,更没有那个意愿!

乾隆年轻时吹了一个牛,说自己在位不能超过爷爷康熙的61年,结果乾隆活的命长啊,到了在位60年还没死,既然吹过的牛就要圆啊,所以乾隆心不甘情不愿的搞个禅位,把皇位禅让给儿子永琰,自己当了太上皇!当然乾隆可是皇位禅让了,大权没有禅让啊,还住在乾清宫养心殿里面,嘉庆去别的宫主,而朝廷的大事还得乾隆抓注意!嘉庆是很郁闷的,只有空头的皇帝名义,权力几乎没有,心里闹心是很正常的!嘉庆有没有除掉乾隆,真正做皇帝的野心呢?嘉庆不敢有那个想法啊,就算有他也不能去做,因为做不了呢!本来乾隆选嘉庆当皇帝,那是因为嘉庆低调听话,能力相对平庸,在嘉庆当这三年皇帝中,对乾隆是唯唯诺诺,没有丝毫的不尊敬,表现出一副大孝子的样子!



当然嘉庆在演戏,他只能表现出一副孝心没野心的样子,他知道他的皇位是乾隆给的,能给你的也能收回来,一旦嘉庆表现出一点违逆乾隆的意思,乾隆就有废掉嘉庆的意思,本来就是让你做木头,你还敢有想法,不想做皇帝了吗?加上旁边煽风点火早就对嘉庆有意见的和珅,嘉庆的皇帝之位岌岌可危呢,所以嘉庆怎么可能去弑父呢,何况嘉庆有想法也实现不了,你是下毒干掉乾隆还是发动兵变干掉乾隆呢?两样都做不了,乾隆人退了,心腹还在呢,皇宫里都是乾隆信任的太监和宫女,很难下毒,吃饭之前都是要太监先吃试毒,除非嘉庆自己下毒给乾隆,可这让胆小的嘉庆敢干吗,容易被发现,再说乾隆也会小心,一旦下毒了,嘉庆就别想活了!至于发动兵变就更不可能了,兵权和大权都在乾隆手里,怎么发动兵变呢!



所以嘉庆采取了最聪明的办法,安安分分的当孙子,耐心等待乾隆老死不就顺利大权在握了嘛,何必冒险弑君弑父,担上骂名和生命的危险呢!反正几十年都等了,还差这几年吗,乾隆真的很老了,85岁了,能有几年好活啊,等等吧,不差这几年功夫。所以在这三年的傀儡皇帝生涯中,嘉庆那是乖乖孩子,听话的很,乾隆说什么是什么,乾隆很满意,和珅也找不到机会扳倒嘉庆!终于89岁的乾隆完蛋了,嘉庆马上干掉了和珅,所有的权力归到嘉庆手里,抄了和珅的家,大大赚了一笔,权力财富双收,嘉庆干的漂亮!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在古代历史上皇权的交接一般都是在皇帝死后之后才会交接,像乾隆皇帝还在世就把皇位禅让给嘉庆这样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但是乾隆虽然禅位给嘉庆了,但是却没有把权力给禅给嘉庆。

乾隆皇帝在25岁时登基为帝,在位时长60年,也就比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帝(61年)少一年。据说乾隆在位时说过,因为自己非常崇敬自己的爷爷康熙帝,所以自己不想要打破他在位时长61年的记录,在位满60年就禅位。

至于乾隆禅位后不怕嘉庆除掉他,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乾隆虽然禅位给嘉庆了,但是却没有把权力给禅给嘉庆。第二:乾隆已经很老了,乾隆退位时已经85岁了,这个年龄已经很大了,没几年可活了。嘉庆已经即位了,除了乾隆,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了。

1795年,乾隆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布把皇位传给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虽然乾隆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但是他依然掌握有权力,国家重要官职人员的任命依然要经过他的同意才可,原来的宫殿也不愿搬离,等等迹象表明乾隆是禅位不禅权。嘉庆帝相对于在位60年的乾隆帝来说力量还是很弱小的,没有胜算。

第二,乾隆已经很老了,已经85岁了,没几年可活了,嘉庆帝在忍忍几年就好了,再说,自己已经是皇帝了,没有竞争对手了,不怕。还有就是,如果嘉庆帝除掉乾隆的话,这个名声就要坏了,要背上杀父的恶名了。没必要,这样静静的等就好了,这样还能有个父慈子孝的好名声。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有不同观点的客官可以在下面讨论哦!


汗青长绵


乾隆不怕儿子除掉他的原因很多,我们从其他角度说说乾隆不怕儿子嘉庆除掉他的原因

1.地位已保,只等顺利接位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皇储当的都是谨小慎微的,为什么呢?就怕自己表现不好被自己的皇帝老爹废黜。但是嘉庆不一样,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于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等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庆元年。老皇帝这么说说明嘉庆自己的位子已经完全确保了,只要自己乖乖的不闹事,安心等着老皇帝过世就可以顺利接班了。

2.就算有心闹事,也无力实施

历史中对于嘉庆接受乾隆禅位的心理状态记述的很少,就算有也不会说的很明白。但是就我分析,依乾隆对嘉庆的态度,他自己心理应该很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如果说一点没想闹事的事情我们也不好说,但是我想象的画面是,就算嘉庆皇帝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生气的话,只要一想自己所能施展的能力的话,估计就会打消这种念头安心去当傀儡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上凡是皇家自己人闹事的,手里都有兵权,有谋事之人。当时的嘉庆皇帝别说谋士了,就连听自己调动的兵都没有一个。怎么说呢?

乾隆六十年九月,在乾隆皇帝宣布禅位决定的同时,还专门明确了“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

这就能看出来,嘉庆是彻彻底底的傀儡了,身边都没有一个可以商量事的人,所以也只能慢慢的,乖乖的等着了。

3.就算实施了,朝廷也没人支持。

退一万步说,就算嘉庆动手提前接班了,朝廷也没有人支持,为什么这么说呢?

乾隆朝晚期,朝堂基本被四大党派势力把持,分别为以阿桂为首的武官派、以刘墉为首的中庸派、以钱沣为首的御史派和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派。刘墉、钱沣在嘉庆朝虽得重用,但当时仍然是乾隆皇帝手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和珅和阿桂,更是乾隆皇帝一手扶持、一手提拔的国之柱臣,对乾隆皇帝的拥护和支持,更是不用怀疑。

看这朝廷大臣的配备,都是自己老爹一手扶植起来的铁杆大臣,自己这要是真的动手提前接班,落下骂名不说,朝廷这些老臣还没一个能支持自己的,以后的工作都不好展开,就算提前接班,也捞不到任何好处

所以,综上一想,我估计当时的嘉庆也就安安稳稳的默默的等着老爹翘辫子了。除掉老爹什么的事情早就抛到脑后了


历史之殇以之为鉴


怎么会怕呢,他儿子怕他才对。

乾隆为什么要禅位嘉庆?

乾隆像

按照乾隆自己的说法,他是因为敬重他的祖父康熙,康熙执政六十一年,他不想超过自己的祖父,所以在执政六十年后退位为太上皇。这的确是一方面原因,而且这么做还能为乾隆赢得一个孝顺的名声,乾隆一直以来都以“孝顺”标榜自己。

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乾隆贪恋皇权,不想松手。名义上是交权,其实呢,手里仍然握着玉玺,国家大事根本轮不上嘉庆来决定,嘉庆只能像个傀儡一样任他摆布。和珅是军机大臣,每次国家大事,和珅都是禀报给乾隆,嘉庆压根就不知道。乾隆还霸占着皇帝的寝宫养心殿,这哪像是让位的样子,而嘉庆呢,就像是坐着皇位的皇太子。

嘉庆像

所以说,乾隆让位给嘉庆,也就是做做样子,给自己留个好名声,他手里握着实权,嘉庆根本不敢拿他老子怎么样,而且他还得小心翼翼的侍奉他老爹呢。


管中窥古今


乾隆禅位后,肯定会怕嘉庆帝除掉自己。因此,权利仍然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朝中有什么大事还是要通过乾隆自己决断。

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的时候,乾隆还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对使臣们说道:“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在养心殿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而这个时候才是嘉庆皇帝亲政,真正当上皇帝的时候。





海学390


乾隆帝自小便以自己的祖父康熙为榜样。继位之初,就曾立下誓言“在位时期绝不超过康熙,只干六十年。”

其实这只是乾隆的一个小计谋,因其祖父康熙是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岁,在历代帝王中也算是高寿了。而乾隆二十六岁才登上皇位,他压根没想过自己能活到八十多岁,所以才立下这样的誓言,想要博得一个好名声。

造化弄人,乾隆帝不仅活到了八十六岁,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但迫于当初立下的誓言,乾隆只能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帝,并对嘉庆帝说:“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所以乾隆这个太上皇是与众不同的,比起整日惊魂难定的唐高祖李渊、终日以泪洗面的唐明皇、被囚禁于南宫的明英宗,乾隆帝手里依然掌握着国家大权。嘉庆只是个“穿上龙袍的普通皇子而已”。

乾隆帝禅位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其次就是不时御殿受朝,嘉庆侍立或设小座于一旁。从这样的记载来看,嘉庆帝这时是没有实权的。乾隆做太上皇期间,三年的时间中,所有的圣旨以及皇家命令,都是乾隆帝授意嘉庆帝发出的,这时候的嘉庆一切听乾隆的。所以即使嘉庆想要杀掉乾隆,也没有军队供他驱遣。再则嘉庆已经取得了皇位、乾隆又年岁已高,更没有必要除掉乾隆了。


作家牛占龙


乾隆皇帝是个非常能干的皇帝,也是最强势的太上皇。

25岁继位当皇帝后,整整六十年执掌国家大权,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他自己做出的,禅位后又当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一直牢牢把握着国家的权利,儿子嘉庆皇帝仅仅是个傀儡。实际说了算的还是乾隆皇帝自己。

一、为什么要禅位给儿子,去当太上皇?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他很重视锻炼,所以身体很好。他完全可以像其他的皇帝一样,一口气干到死,但是他曾经在继位之初就说过,爷爷康熙当了61年皇帝,自己当60年就好了。

所以当他当了六十年皇帝的时候,他就决定禅位。

二、牢牢把握政权,嘉庆仅仅是傀儡

1796年正月,乾隆皇帝把皇位禅让给嘉庆皇帝,自己去当太上皇,但是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势的太上皇。他比其他几位太上皇,比如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比如李渊、比如宋高宗赵构都要强势的多,这是因为他一直执掌中国的最高权力六十年,所以的决策都是他做出的,所有的高级官员都是他任命的,他习惯了统治国家,国家和人民也习惯了他的统治,而且他禅位之后,身体依然健康,头脑依旧清晰,又掌握着实权不放松,儿子嘉庆仅仅是个傀儡,或者说实习皇帝。

乾隆皇帝依然住在养心殿,依然掌控朝政。禅位后的一天,他在圆明园对使臣说,朕虽然禅让给儿子了,但是大事还是我决定!换句话说,就是让位不让权。嘉庆皇帝已经等了好多年,也不在乎多等几年了。

三、嘉庆君位已经确定,没必要去弑父弑君

乾隆皇帝和嘉庆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乾隆皇帝把皇位让给嘉庆,已经是天高地厚的恩德。

嘉庆皇帝已经如愿以偿,虽然有名无实,但是也不过就是再咬牙等几年等老头子死了就好办了。他没有任何理由去除掉乾隆。没必要弑父弑君,留下千古骂名。


陈健4396


乾隆养和珅。是给儿子嘉庆铺路。保证嘉庆在位年间国库有钱。天下太平。和珅贪污时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给儿子做铺垫。历史告诉我们。在大的钱,大不过权。






情侠一休32


乾隆当上太上皇之后,仍然是大权在握。而嘉庆虽名为皇帝,却没有实权,他自己都小心谨慎,怎么敢对乾隆有不轨行为。

乾隆大权在握,控制朝政

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举行归政大典,将皇位禅让给了嘉庆。乾隆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当年身为太上皇的乾隆还召见各国使臣,并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但大事还是我办。”

嘉庆即位之后,朝廷大臣还是乾隆时期的原班人马。特别是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仍然是乾隆时期的和珅、阿桂、福康安、刘墉等人。这样,嘉庆纵使有什么想法也很难得到执行。

“二皇帝”和珅,权倾天下

嘉庆即位后,军机大臣福康安和阿桂相继去世,军机处就剩了和珅、刘墉和董诰等。和珅权倾天下,刘墉和董诰只能装傻充愣以求自保。

八十多岁的乾隆虽然想掌握朝政,但是因为年纪大精力不济,也只得依靠和珅来协助处理政务。朝堂之上,和珅就站在乾隆和嘉庆旁边,乾隆的意思都通过和珅向大臣们传达。和珅成了大清朝的“二皇帝”,而嘉庆只是个尴尬的傀儡。

嘉庆小心谨慎,曲意逢迎

眼看着乾隆和和珅仍然掌控朝政,嘉庆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小心侍奉太上皇,曲意逢迎和珅。

嘉庆下令和珅除了公开场所,其他时候对自己不必三跪九叩,他还不断赏赐和珅良田美宅、奴婢仆女。因为嘉庆帝明白他的皇位都掌握在乾隆和和珅手里,只能巴结好和珅才能保住帝位。

有了和珅的配合,乾隆这个太上皇完全掌控了朝政,他也得以无后顾之忧。乾隆驾崩后,嘉庆就立刻对和珅进行清算、逼其自尽。由此可见,嘉庆即位初期是多么的憋屈,他对和珅是多么的痛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