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時間能帶走一切,是真的嗎?為什麼?

海雲海


時間不能帶走一切!


一:時間可以帶走一些東西

它會讓今天變為昨天,讓明天成為今天;它會讓樹苗變為參天大樹;它會褪去你身上的稚嫩與青澀。

它會帶走你心中的某些負面情感,比如怨恨,你是否還記恨小時候被同學喊鼻涕蟲?你是否還記恨當年因沒完成作業被老師訓斥?

它會帶走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比如奴隸制、比如三妻四妾、比如三從四德、比如女人裹腳。

時鐘一圈一圈的不停輪迴,它推動著社會向前進步,把那些不好的東西埋葬於歷史的墳墓中。

二:時間帶不走人世間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

許多感情我們只是把它埋在了心底,不再輕易去觸動,但那並不代表著忘記與消失。

1:時間會沖淡你心中的悲傷,但帶不走血脈相連的親情。

2012年爺爺去世。那天是週六,手機鈴聲響起,是爸爸打來的。我心裡咯噔一下,心想爺爺走了(一個月前,爺爺就已經不行了,我曾經回家陪伴了三天)。當爸爸親口把爺爺去世的消息告訴我時,縱然心裡已經有所準備,我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泣不成聲。爺爺已經走了8年,我依然可以清晰的記得爺爺的面容,我依然會在夢中夢見爺爺,然後淚流滿面。或許,若干年後,爺爺的面容會變的模糊,他也不再出現在我的夢裡,但我絕對永遠不會忘記,我有一個辛苦了一輩子的爺爺,他曾經那麼的疼愛我,關心我。

2:時間會讓你懂得放下,學會釋懷,卻帶不走年少時懵懂的初戀。

或許那算是我的初戀吧。我們一起讀小學,同學們經常拿我們開玩笑是“一對”,可那麼小的我們哪懂得什麼是愛情。只知道自己每天都想看到她,同學們開玩笑時,她也只是笑笑而已並不反駁。可同學們拿他跟別的那聲開玩笑時,她就會解釋。初一時,她輟學了,外出打工。那年春節,打工回來的她,讓我眼前感到驚豔,一身城市的打扮,裝扮的人更加漂亮了。膽小的我沒有敢說什麼,她卻鼓勵我繼續讀下去,說我是學習的那塊料。從那以後,我們的人生再沒有交集,我到外地讀書,春節都不回家,她在外面打工,每年春節才回家。那時沒有QQ,更沒有微信,我們就這樣斷了聯繫。再知道她的消息時,我還沒大學畢業,她卻已經成家。我心裡忽然感覺很痛,我感覺自己錯過了人生中很重要的東西,我知道那些只能是成為過去,我已經把她深深的埋在心底,不再主動去想起。可閒下來的時候她會冷不丁的出現在我眼前,夢裡會經常夢到她,甚至是現在已經結婚有孩子的我還會偶爾在夢裡夢見她。但是我的心態已經變了,或許有機會,以後我們還會再見面,那個時候一句寒暄就足夠了。當我白髮蒼蒼時,我仍然會記得在心底的某個角落埋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感情。

三:時間帶不走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的精華

1:四大發明是老祖先給世界做的貢獻,任海枯石爛,歷史不會再改變。

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更加方便了人類記錄歷史,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指南針的發明:為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火藥武器的發明:火藥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2: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食糧,就像美酒一樣,歷久彌香。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不是感覺自己多才多藝?讀了“四大名著”,是不是立馬覺得自己“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中華文化永遠不會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只會在繼承中繼續發揚光大。

3:有一種精神源遠流長,我們稱之為民族精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彌新。

抗擊肺炎疫情,外國人永遠不會明白14億中國人民為什麼心甘情願呆在家裡一個多月不出門;就像當年他們不明白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怎麼就打跑了有飛機大炮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者。他們不明白在爛泥扶不上牆的晚清,為什麼義和團還要樹立起扶清滅洋的旗幟;鄧世昌憑著什麼指揮“致遠”艦勇敢戰鬥,在戰艦受重創側傾的情況下,撞向敵艦“吉野”決心與其同歸於盡……就像他們不明白,中國靠什麼在短時間內造出了兩彈一星;地震後後的四川怎麼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重獲新生;中國女排為什麼總能讓國人豪情萬丈…… 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支撐和動力,是創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民族靈魂。

光陰流逝,歲月如梭,時間在我們生命中烙下印記。餘生很長,但時間經不起浪費,不管時間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又帶走了什麼,我們只需要珍惜時間,不負這一生。

北漂老趙想回家,期待您的關注。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有什麼見解,歡迎評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