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1979年10月26日,星期五。

韓國首都漢城的一座戒備森嚴的別墅裡,一干政界要員正在舉辦“大活動”——韓國的首都直到2005年才改名為“首爾”,在這之前長達六百多年的時間裡,它都被稱作漢城。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韓國要員舉辦秘密宴會的宮井洞

所謂的“大活動”,其實只有四個人參加:總統、中央情報部長、總統的秘書室長和警衛室長。

“大活動”的議程其實也很簡單:懷抱佳人,飲酒作樂而已。

當時的韓國正處於名副其實的獨裁時代,除了韓國總統,全國最有權力的依次是中央情報部長、秘書室長、警衛室長。總統為了穩固統治,自然要定期宴請一下自己的得力部下。

當然,在一些時候,總統會撇開旁人,獨自秘會一些“女性朋友”,這就被稱作“小活動”。“大活動”和“小活動”,是總統貼身侍衛之間的隱秘用語。

酒過三巡,時鐘指向七點四十分。

中央情報部的金部長出去轉悠了一趟,回到桌前坐定,突然激動地對總統說:“閣下搞政治要顧全大局呀!”說著用手指向身邊的警衛室長,“您帶著這種廢物搞政治,能搞得好嗎?”

緊接著,傳來了槍聲。

這是韓國總統朴正熙這一生中最後的晚餐。

最近新上映的韓國電影《南山的部長們》以這場刺殺為主題,還原了在此之前的四十天裡,幾個當事人的活動軌跡。

因為觸及到這一段比較敏感的歷史,電影把幾個歷史人物的名字改了:

情報部長金載圭,電影中改成了金規泙。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李秉憲 飾 金規泙

警衛室長車智澈,電影中改成了郭相川。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李熙俊 飾 郭相川

至於總統,電影裡始終沒出現他的名諱,只是以“閣下”代稱。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李星民 飾 樸總統

做這樣的處理確實是不得已而然,一方面電影在歷史的基礎上確實做了一些“藝術加工”,另一方面,早在2005年,相同題材的電影《那時候那些人》上映時,就曾因為歷史材料的處理問題被法院判處罰款和禁映。畢竟,歷史事件的當事人雖然已經早已謝幕,但是他們的後代仍然在政商界活躍著。

由於金載圭刺殺朴正熙一案事關重大,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韓國當局對於案件的審理、對於刺殺的細節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披露,甚至連槍擊現場血淋淋的照片也被媒體廣為刊載。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出版了相關的小冊子,翔實地介紹了該事件的始末。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中國出版的《朴正熙血濺宮井洞》

一直以來,無論是韓國官方,還是各界媒體和研究者對該案的基本判斷是:金規泙是由於在和車智澈的權鬥中失勢,出於一時的私憤,在衝動之下槍殺了車智澈和朴正熙,之後還試圖掩蓋這個事實。

但令人疑惑的是,當時被送上法庭的金載圭,面對審判非常淡定從容,侃侃而談,沒有表現出一絲焦慮與慌亂。他一直耐心地辯稱自己槍殺朴正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場有所準備的“革命”。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被憲兵押送的金載圭

金載圭在辯詞中,提出了他“革命”的五個目的。

第一個是自由民主主義的恢復,第二個是阻止這個國家的國民們更多的犧牲。另外,防止在我們國家的第三次赤化。第四是盟友——韓國和美國的關係到了建國以來最壞的狀態,因此要完全恢復深厚的關係,國防、外交、經濟比之前要積極合作,共同謀求國家利益。最後,共和國作為獨裁國家,我們擁有不好形象。這洗刷這個國家的國民和國家在國際社會上不好的形象,恢復名譽。這是我革命的五個目的。

他的這番話,究竟是發自肺腑,還是試圖為自己開脫而編造出來的謊言?斯人早已作古,他的動機也被一起帶到棺木裡去,世人再也無從知曉。但一直以來,都有人試圖還原他行刺前一段時間的行動軌跡,以此來推斷他真實的心路歷程。

在電影《南山的部長》的詮釋中,“金部長”的深層動機被髮掘了出來,首先是他的出身:他是朴正熙發動“五一六軍事政變”時的干將,直接幫助朴正熙奪得了政權、開展了長達十八年的獨裁統治。他們一直把這場政變視作挽救國家命運的“革命”,把政變後建立的獨裁政府稱為“維新政府”,他們也因為在“革命”中的表現而被擢升重用。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這些軍人抱著高貴的信念選擇忠於朴正熙,樸上任後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復興,尤其是“漢江奇蹟”似乎也映證了他們當初的選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載圭發現自己的領袖似乎並不是一個赤誠的“革命者”:他在瑞士有一個神秘的銀行賬戶,不讓任何親信打理;他一直表示想“退下來”,但是面對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立場反而越來越強硬。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南山”是中央情報部辦公的場所,朴正熙政變後為了應對“非常事態”而建立了這個權力極大的特務部門。然而一晃就是十幾年,“南山的部長們”要處理的髒活累活越來越多:不僅要查處間諜,還要負責鎮壓反對黨、撲滅人民的呼聲。金部長漸漸覺得,自己的事業正在悄悄變質。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而且,金部長髮現自己的赤膽忠心,根本沒有比那些溜鬚拍馬的人贏得更多信任,總統深諳權術,情報部裡還有個“情報部”,心腹之中還有“心腹”,他資歷再深也只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被當成狗一樣殺掉。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所以,金部長最後的刺殺,也不能完全用“革命”來解釋,他其實還是有洩憤的動機,只不過這個“怒”並不是單純的權鬥失利後的惱羞成怒,而是發現自己的碧血丹心被人利用後的怨恨。電影的結尾也表明,這確實不是一場深謀遠慮的“革命”,只不過是搶在自己被消滅之前,抓住最後的機會做出的捨命一擊。金部長並不是小人,但也不是英雄,只是翻雲覆雨的歷史迷局中的一個普通人。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最後,再次向大家推薦這部韓國電影:《南山的部長們》。這是導演禹民鎬自《局內人》之後的又一部佳作,確切來說,它的質量已經完全超越了《局內人》,必然會在2020年度韓國最佳電影的榜單上佔據一席之地。

刺殺總統前的40天——電影《南山的部長們》背後的歷史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