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兩次CT,一年後複查發現漏報一個肺部結節,算醫療事故嗎?

魚我愛吃


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是個影像學概念,是指在胸部CT上表現為直徑≤3 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直徑<5mm為微小結節,5-10mm為小結節。肺結節可以是孤立性,也可以是多發性,通常不伴有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如何檢查肺部結節,靠胸片還是胸部CT,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胸部CT是檢查發現肺部結節的利器,那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要看一下胸片和胸部CT的原理。

胸片的原理

胸片可以說是最早的臨床檢查手段了,幾乎在倫琴發現了X射線之初,就想到了把它用於身體特別是胸部的檢查。它利用X射線能夠穿透物體在膠片上曝光的原理,通過膠片上不同部位曝光度不同來分析物體的內部情況。之所以能夠在膠片上形成不同的曝光度,是因為物體內部各個部分對X射線的吸收度不同所致。人的胸部可以說是最適合這一檢查的部位,因為胸部重要臟器——肺臟是一個含氣而且密度很低的器官,對於X射線吸收度非常低,可以和周圍組織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任何引起肺部病變導致對X射線吸收度增高都能在胸片上反映出來。說它是呼吸科醫生的“透視眼”一點也不為過。

胸部CT的原理

胸部CT同樣是利用射線成像的原理,但它的成像方式與胸片不同。與胸片檢查時人站立不同,CT檢查時人是躺在檢查床上的,CT機器的放射源繞著人體轉圈並從一個方向向另一個方向進行檢查,這也是CT檢查被稱為掃一下的原因。這個掃的過程中並不在膠片上成像,而是把身體每一個點對於射線的吸收度記錄下來,收集到計算機當中,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重新合成。如果說胸片所呈現的圖像相當於把人拍扁了掛在牆上,那麼胸部CT相當於把人從頭到腳薄薄切成無數片,一片一片的成像。胸部CT的另外一個強大功能就是可以利用所採集到的數據通過計算機重新在體外合成三維立體影像,甚至可以進行體內腔道的虛擬成像,通過這一技術,人相當於可以進入器官內部看病變。

隨著體檢普及,胸部CT分辨率的提高,肺結節的檢出率非常之高,這是好事,使許多肺癌能夠早期被發現,及時治療達到臨床治癒,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肺結節也讓許多人陷入煩惱,太小的肺結節其實是良性居多,但不少人擔心會逐漸惡變,很多時候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還是那句話,對於肺部結節要理性的看待,定期複查,不杞人憂天,也不能置之不理。


胡洋


因為是小秘書邀請回答的,就回答一下,否則怕有誤讀。

問題有兩個。

第一個是漏報肺結節。事先要確定的是,確係漏報!也就是當時(一年前)的片子確實有應該發現並報告的肺結節,但是當時的檢查報告沒有寫出來(報告)——漏報了。

因為,如果當時的結節影像模稜兩可(有些事情是回過頭看才清楚)、或者影像醫生認為無須報告(過小,良性表現),可能就沒有報告,這在臨床也是有的,不能算作漏報。如果是明顯應該看出來而沒有看出來、或者是應該報告的結節被漏報了,該提供影像學診斷的漏診斷了,屬於“漏診”,影像學的漏診(臨床醫生還是要再看的)。

第二,影像學診斷漏報肺結節是否算“醫療事故”?那要看結果。所謂醫療事故,是要看前因後果的,要因為醫療行為的原因導致了患者明顯損害的後果,才算醫療事故。也就是說,因為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違反醫療管理的法律法規、醫療原則規範、醫療規章制度、或者由於過失造成了患者不應有的人身損害,導致了明顯的不良後果如死亡、殘疾、明顯人身損害的,才算是醫療事故。

早先醫療事故分三級,致殘才算。現在分為四級,明顯人身損害的就算事故。

醫療事故分級:一級: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注意,原因都是要有醫療錯誤、過失的。

因此,即使確定是漏報了肺結節,還要看漏報對患者診斷治療帶來的影響,是否因漏報造成了患者的人身損害,才能判斷是否屬於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需要鑑定,各級醫學會都有鑑定專家庫,選擇參加鑑定的專家是抽籤產生的。

醫療行為都是“雙刃劍”,獲益的同時會帶來風險。醫療也是很複雜的事,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每項檢查都有侷限性,每個患者都有特殊性,每項治療都可能有風險。很多時候,醫生在選擇時也常常陷入兩難之中。因此,臨床醫療中,既要求醫生對患者的全面分析考量、精心診療;也需要患者和家屬的理解配合。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醫療事故會導致死亡、傷殘的,不是醫療意外、醫療差錯都是醫療事故。

之所以要動態複查,比如心電圖、CT……等等,就是因為病情的發展階段不同,病情變化千差萬別。

就拿心絞痛來說,致命性的心絞痛可以引起猝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在心電圖的表現根據心肌梗死的部位不同,心電圖表現也不同,時間的不同也不同表現。

外傷引起頭暈,第一個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並不能決定沒事,需要臨床觀察過程,千萬不能大意。一兩小時後病情惡化,複查頭顱CT確認腦出血,緊急手術搶救治療。這並不能夠說第一個CT沒用,或者誤診漏診。

大腦血管在外傷時就如水管表皮破損,一旦水的壓力驟然增大爆裂,就會出現腦出血了。

胸部CT肺結節根本不礙事,不予診斷也正常。

曾經一例肝部檢查有陰影,上三甲醫院複查未見異常,卻又在一個月後確診肝癌……

人體是個很神奇的有機體,而好多不確定性因素難以預料,醫學侷限性不能夠讓人長生不老。

肺部結節、肝區陰影、B超脂肪肝等都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疾病是一個演變的過程,不要太糾結於某些數值高低,畢竟是現代醫療儀器,得結合臨床表現檢體所得以及其它輔助檢查,才能確定疾病的診斷。

好多自己嚇自己,自己嚇死自己的。心態決定人生,高質量、高品質生活不為它人左右。一切從善,感恩所有,必然會福報。不要總是想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避開陰暗面,避免疾病纏身。


六維魔咒


這個要看引起的後果怎樣了,比如我給你數白頭髮,今年比去年多了一根,可能是你又漲了一根,可能是我去年少數了一根,但對你沒有引起任何不良後果。大部分結節一年時間對人都不會有不良後果的。早期肺癌(一些磨玻璃結節)有可能十年都不變。


軍31147206


肺部結節可有炎症結核等各種原因造成。大多炎症或者結核吸收癒合留下的結節性病灶。也有極少數是惡性病變的早期。如果一年後發現漏報,也沒導致什麼不良後果,應該說它跟醫療事故是不沾邊,或者說完全構不成所謂的醫療事故。


春暖花開7702


一年後有結節,一年前就應該有結節嗎?這邏輯太厲害了。如果不能確定一年前有結節,怎麼能說漏報呢,不要出現什麼問題就想推給別人。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漏報,如果沒產生嚴重後果也說不上醫療事故吧


leo5701103


首先你得看一年前兩次CT片上到底能不能看到結節,如果真的看不到,也許是這一年內才出現的結節,不屬於醫療事故。

如果一年前的兩次CT片上可以看到,醫生沒有報,那隻能算漏報,屬於醫療差錯,不能算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