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的人多吗?

蓝色印记7295897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月薪5000的人多吗?小编在一线城市的职场摸爬滚打了五年多,不敢说对一线城市的职场环境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工资水平大概的一个情况,小编有自己的看法,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

重申一次哈,我只是在一线城市工作过,因此我只说一线城市的情况,在一线城市,月薪5000的人多吗?多,非常的多。

说起一线城市,可能大家都会联想到之前公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当中公布的月薪过万人数,不在少数:上海:35.09%、北京:35.07%、深圳:26.91%、广州:14.47%。

在一线城市,月薪过万,确实不是什么难事,但在这光鲜亮丽的皮囊下面,更多的,是月薪3~5千左右的在挣扎着求生存的人们。

某教育机构做过一份调研,咱们距两个城市吧,譬如北京和上海:

在北京,月入5000左右的人,占比大概在18.7%左右,月薪五千以下的人,占比大概在42%左右(根据322,401份调研报告得出)。

在上海,月入5000左右的人,占比大概在18.1%左右,月薪五千以下的人,占比大概在48.3%左右,很接近50%(根据239,778份调研报告得出)。

小编觉得,上述两份数据的真实性,有待确认,而且与实际情况,相信是有一定的偏离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就是在一线城市,月薪5000左右的人,或者月薪5000以下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更别说非一线城市了,这是由来已久两极分化进一步恶化的成果,富的很富,穷的很穷。

在一线城市,月薪5000左右,生存绝对是没有问题,但要过上殷实的生活,可能会有一点点压力,非一线城市,可能会好一点点,但也不会好特别多(最近在做调研,发现三四五线城市的物价水平,并没有比一线城市低,某些品类甚至更高)。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在发达城市月入5000的人还是很多的,但在全国来说可就不算多了,因为这不能只看人数,而要看比例,多与不多是相对的。比如北上广深,月入5000属于低薪,但是即便如此,也有超过一半的人还达不到月入5000。

以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全国人均最高的上海市为58988元,相当于每月4915,这已经是最接近于人均五千的城市,而且人均就意味着至少超过50%的人口收入不足4915元。所以截止2017年底的数据来看,人均月收入超过五千的城市一个都没有,即使今年收入上涨,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也超不过6个城市。

上图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50强城市,目前号称新一线之首的成都,以人均年收入33217元的成绩排名全国第41位,月均2768元。结合另一工资榜计算,像中西部龙头成都、武汉这样的王牌城市,月薪不足5000的占比至少75%。

其他就更不用说了,到第150名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就已经不足2万了,再往后月薪5000以上的占比恐怕连10%都不到。

通过收入排名来看,东强西弱的格局十分明显。但即便是被认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真正的富人大多也都是从商人士。真正工薪族到手月入5000以上占比超过三成的城市一共也超不过十个。

有时候大家感觉这个薪水的人在网上都属于哭穷级别的,那是因为这个档位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月薪两三千的不可能没事总在网上显摆工资,月薪上万的则没那么多闲工夫显摆工资,而月薪五六千的虽然占比是少数,但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这个收入阶层即使占比两三成那也有百万之众,所以全国各地的加起来也有几千万人,数量看起来当然是不少,这些人大多接受不了两三千月薪那种生活,却又无力追求月薪上万的生活,所以一样存在大量月光族。如果再有个房贷之类的,月入上万的都剩不下什么。于是给人一种中高薪也“活得很艰难”的感觉。其实细心的话,多看看各地区的收入比例。当然我说的是到手收入,不是企业报表工资,那个数字比实际收入通常要高出20%-30%左右。


城市发展报告


这个得看是在哪个城市?什么行业了?

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那么,月薪5000以及5000以上的肯定是大有人在:

上图是来自前程无忧的数据,但是,我觉得可能有些偏颇,这只是代表了部分岗位(前程无忧上岗位)的收入。

而且,我们要知道,平均工资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是不一样的,最好用中位数,这个才靠谱。

如果是烟草、金融、IT等行业呢?

嗯,5000收入算是中低收入了吧。

我有个学生在会计事务所,给烟草公司做审计的时候,她就发现,里头的一些出纳收入高达十几、二十万,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烟草利润缴税一年一万亿,完爆四大行和阿里巴巴!!!

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和非垄断、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呢?

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2万多点!!

可见,绝大多数人收入是绝对不到5000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月入5000的并不多呀。


冯起升


月薪5000的人是现在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首先,我们从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看一下,国家并没有统计出全口径就业人员的社会平均工资。不过公布了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和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分别是6871.75元和4131.25元。由于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明显较多,预计全国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恰好在5000元左右。

第二,从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18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51元,而按照国家卫健委2015年的标准,我们家庭人口的规模是3.1人,也就是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规模是12.17万元。要想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双职工家庭的人均最优收入就是5000元了。为什么不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是农村的就业形势跟城镇是不一样的。


第三,国家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根据调查结果,各收入群体覆盖调查对象人数分别为:2000元以下18663人,占38%;2000-5000元22305人,占46%;5000元-1万元6289人,占13%;1万元以上1323人,占3%。可以说月收入低于5000元以下的人群约占总调查人数的84%。

所以,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是达不到5000元的。如果你每月收入达到5000元,最起码能超过80%的人口了。


暖心人社


从全国来看应该不会很多,但具体的要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和人群来看。

首先,因地而异。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又不平衡,所以收入和消费差距都很大。比如说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月薪5000元应该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因为这些地区消费水平高,没有这么多收入根本维持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人数应该可以达到职工总数的70%以上。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房价每平方米达到好几万元,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日常开销至少超万元。但在四五线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不同了,这里的消费水平更低,相对来说收入也明显要低,月薪5000元的可以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人数应该达不到职工总数的30%吧。

其次,因行业而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中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人员、行政单位中担任正科以的领导职务人员、国有企业人员、民营企业中的白领阶层等人群收入普遍都比较高。比如银行的管理人员、学校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等,他们的收入普遍都在5000元以上。月薪5000以上的人群应该占到职工总人群的80%以上。

再次是因工龄而异。一般来讲,工龄越长的员工工资级别越高,所以收入也越多。在接近法定的退休年龄5年左右的人群中,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应该是大多数。

至于中西部地区的其他行业、其他人群,月薪能达到5000元的人应该比较少了。


叶公来帮忙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发展千差万别。收入水平迥异。由于所处城市不同。大家期待的预期值也就不同。

去了一趟杭州。5000元收入并不高。很多人月薪在7、8000,有一点职务的就在万元左右。低于5000元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在我的家乡。与杭州收入就差远了。很多人月薪在2000-3000元。中等收入在3000元左右。像财政供养人员在5000左右。财政供养人员属于中高收入了。

按照有关方面说法2000-5000元是中等收入群体。可见全国中等偏上平均月薪是5000元。这就是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水平了。

5000元在小地方应该不会很多。但一二三线城市较为普遍。

我个人工资也很低。只不过是平时有一点稿费和投资收益。平平过吧。


杜坤维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别较大,即使同一行业或者同一公司,同一职级的员工在不同区域,其收入差别也较大。因此,5000元只能是一个相对参考数,受行业、区域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全国性的央企国企,同一职级的员工收入总部大于分部,直辖市大于省区,省会城市大于地级市;同一行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于其他地区;同一家企业,效益好的大于效益低的。整体来看,应发工资5000元以上的人虽然占比还不是很高,但绝对数越来越多,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蒋吉泉33


我是职场微笑谈,目前从事营销管理工作。

走过弯路,吃过亏。得益于他人的分享指路,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些许顿悟。

今天我站在这里,我愿意与你分享我的职场点滴心得。

也算是对当初我的指路人说谢谢的一种方式。

关于您这个问题,以下几个观点简单跟您分享下:

1.月薪5000真心不算多,因为,肯定不够花

2.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感觉,薪水每年涨,但确是年年不够花,因为物价再涨,想要的东西再增多

3.挣死工资,很难实现财务自由,除非天降横财

4.努力打造,思考被动收入吧


职场微笑谈


月薪5000元的人是极少数人,大部分人的月薪工资在2000元左右,也有一部分人的月工资在1500左右。











有才君子


凡是网上问月薪的人,都是自寻烦恼。记得这句古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只要有攀比心态,就活得不痛快。人,都有一个基本“人性”(稍微负能量的人性),恨人有怨己无,自己没有的东西,怨恨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也不希望别人有,这样心理才平衡一点。

所以,如果你非要攀比,就比比周围,比比自己过去,比比那些比你差的,你心里就会舒服一点;在事业上,要比比那些高薪人士,学学他们的精气神;在职场上,要比比市场价格,找到自己跳槽的理由。如果你的月薪符合市场价格,那就踏踏实实过日子,想一想怎么用有限的工资尽量把生活过得充实一点,增加一点小确幸,平平安安、平平淡淡才是福。

第一,放眼全国来对比,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个收入幸福感还是比较强的。

2018年度的全国社平工资刚刚出炉。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131元,非私营为6871元,全国大平均为5501元。可是别忘了,全国私营就业人数占绝大多数,毕竟有“公家身份”的人还是少数。

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月薪5000元,在全国人口中,你占到75分位。什么意思呢?你超过了全国75%的就业人口。从图中表中可以看出,全国家庭可支配收入4.45万元,假设你是单身,月薪5000元,已经超过了75%的家庭。如果你是两口子(假设每人5000元),你超过了90%的家庭。

第二,如果把你具体放在某一城市来对比,你还真的开心不起来。

如果把你放在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以上),月薪5000元,低于这些城市的社平工资。相对比较低的北部、西部城市,社平工资都超过了6000元。可是你真的感到这么不堪吗?没有。

因为你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就知道了,大家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拿着三四五六千的工资。社平工资为什么显得偏高呢?这是因为收入差距拉大了,城市里集中了周围地区的富人,普通职员的工资就被“注了个水饱”。

但是你再看看,全省平均工资,就知道城市人的注水程度了。一些省市平均到私营人员,有的才月薪2000多元,比最低保障线高不了多少。所以,要想开心,就看看周围亲戚朋友,而不要看社平工资。

第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才能让你有一点点幸福感。

如果你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其实,5000元工资,幸福感比较高。因为周围的人,大多数都是三四千元的工资,月薪五千就显得有点“鹤立鸡群”了。这个收入水平的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事业编、教师、医生、国企员工。那些在小地方私企打工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二三千元的工资水平。

当然了,如果你要跟某些“砖家”提出的小康标准比,大多数打工者都要“吃土”了。家庭年收入36万到60万元,都属于贫穷家庭了。如果看这些乱七八糟的标准,你想死的心都有。所以,千万别信这么所谓标准。

如果要有幸福感,就比比那些底层员工吧,很多城市的最低工资线,也就1600元。你月薪5000元,相当于三四个底层打工族的收入了。比比那些真正干着脏活累活的底层打工者,你才能增强一点自信和虚荣。关键要和自己比,让自己年年有进步,就对得起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