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疫情期间,你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在这共抗疫情的攻坚时期,却滋生了个别瞒报疫情、哄抬物价、传播谣言、制售假货等违法行为。那么,这样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该当何罪?



1、缓报、瞒报、漏报疫情,承担什么责任?

专家: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但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有缓报、瞒报、漏报等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409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强制隔离的,怎么处理?

专家: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3、生产假冒伪劣口罩和防护服的,该当何罪?

专家: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生产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用于防治该肺炎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不具有防护、救治功能,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145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同时,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系以上规定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并有偿使用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4、高价销售口罩的行为触犯刑法吗?

专家: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225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5、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变造和传播谣言行为,如何处理?

专家:编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一般性阅读参考,不应做为针对特定事务的法律依据;

●如果您需要专业法律指导,我们建议您向有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文中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开放平台,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感谢您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