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張碧晨的音樂,我只能選擇留下一首,那麼是《胡桃夾子》


《胡桃夾子》展現了一個全面且立體的張碧晨,不僅是全方位體現了唱功水平,高音控制越發穩定,中低音精準辨識力強,情緒恰到好處的漸進與表達,部分細節拖長尾音的處理,滑音與顫音對華彩的增色,呈現了這首歌具有故事敘說力的豐富面貌。而更為重要的是,它的編曲,詞曲和主題。


如果說張碧晨的音樂,我只能選擇留下一首,那麼是《胡桃夾子》


先說下編曲,這首歌的編曲構思以古典樂為底,融合日式交響的氣質,又在現代流行審美的框架之內,呈現出一種西方世界歌劇的優雅壯闊和東方文化獨有的含蓄留白。製作人荒井壯一郎給這首歌營造了一個閃閃發亮、單純夢幻,神秘色彩的童話寓言。就像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對話,是琴絃為劍琴鍵為盾的文藝復興,是柴可夫斯基音符上震動翅膀的蝴蝶。張碧晨的演繹從剋制內斂到後段漸漸遼闊釋放,絃樂的分聲部集中,如得到胡桃夾子的瑪麗,從前奏、行進、高潮到收束,呼應著歌詞裡從小心翼翼、失落恐懼、弱小無助的自己,到勇敢自我成長的心境層次。夢幻的夜晚,綻放的愛情,神秘的童話,懷裡的胡桃夾子,是照亮每一個瑪麗在冰冷現實,寒冷雪夜漫漫前行的燭火。


如果說張碧晨的音樂,我只能選擇留下一首,那麼是《胡桃夾子》


再說詞曲和主題,詞曲皆由張碧晨創作,是創作能力和音樂審美最為直接的體現。

作曲方面對古典旋律的熟練掌控,用女性的特殊感知細膩譜寫,娓娓道出一段內心獨白,看似憂傷,實則勇敢,看似孤獨,實則充滿力量。正如張碧晨自己所說,“《胡桃夾子》這首歌,寫在一段很自我的時間裡,歌曲聽起來越沉重黑暗,要表達的情感實則越溫暖。沒有誰生來如何,我們都是被環境造就,千萬不要被自我淹沒,被自我打敗。不知道你們在這首歌裡聽到了什麼,總之它絕不是一個悲情童話”

曲風如歌劇般的黑色奇幻,詞以第三人稱的觀察者的視角寫就,將傾述變作記錄,帶領著聽者進入她的心中,是夢幻的童話王國裡,走在黑暗寒風中舉著燭火的小孩,

她揹負一生傷痕,她內心弱小無助,與黑暗共處,擁抱孤獨,可依然相信未來的路上會有人“原意用愛擁抱它”,而童話裡小孩相信的這個人,就是現實裡的每一個旁觀者。這是一首包裹愛與溫暖,深藏人性關懷的歌,是張碧晨試圖通過詞曲傳達出來生命中的燭火之光,逼仄立體又治癒溫情,是新雪初霽,滿月當空,是孤身墜入皓影,過往穿過銀河,人生踏雪尋梅,又倒在雪地當中,恍惚間,有一隻花鹿,吻在額上。


如果說張碧晨的音樂,我只能選擇留下一首,那麼是《胡桃夾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