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什麼人發財了?為什麼?

楊旻威


有一部電影可以推薦大家去看,叫做大空頭。這部電影就是講2008年次貸危機時,有一些人看到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並且付諸實施,堅定的做空美國房地產市場。從而讓自己獲得鉅額的收入。

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機會無處不在,即使是人人自危的經濟危機,也是擁有很多機會的。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有些人擁有敏銳嗅覺,總是能夠在危機中發現機會。

但是當危機沒有來臨時,這些人可能被他人看做是“瘋子、神經病”。

而事實情況是,當市場觀點都趨同的時候意味著就再也沒有新的資金進場了,那就無法支撐資產價格進一步上漲,到了這個時候,資產價格就可能會下跌甚至泡沫破裂。

雖然泡沫在經濟繁榮的時候很難識別出來,但聰明人會在市場走勢中嗅出危機的味道。

大家都追求能夠泯於眾生,希望眾人皆醉我獨醒,保持清醒的頭腦,但是識別關鍵問題和矛盾才能笑到最後。

那麼誰能夠識別出這些關鍵問題、關鍵矛盾,誰就能從危機中撿到錢。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在經濟危機中獲利猶如火中取栗。一不小心就賠了傾家蕩產。雖然有人成功了,有人成了億萬富翁,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火中取栗的方式並不可取,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在熟悉的市場中賺錢。



莫水宏觀經濟


有遠見的人,看的遠的人賺錢了,比如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片萎靡,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琦先生大量購入房地產,因為那時候美國房價是最低點,他相信美國地產日後一定會漲起來,再看看現在美國地產的價格遠遠高於08年次貸危機時候的價格。也說明這類人群就是會賺錢的人,說白了就是你會賺錢很簡單,你不會賺錢就很難。你學了就會,你不學就不會。[耶][耶][耶]



老陳說財商


在美國經濟危機時,有幾個發財的空間,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敢,或者條件不允許。

第一,若是資本市場,可以在資本市場建立空單,高位賣出,待價格跌落後,在低位買入,這個利潤空間是極大的(美國的股票市場也有槓桿的存在)。

第二,若是在實體經濟上,生產的物品一定要廉價,一定要物美,以降低人們的支出,才會有較好的市場規模和產品歡迎度。

第三,若是從行業選擇上,儘量接地氣和低成本高流量嗯行業,採取薄利多銷的邏輯。

第四,若是從集團層面考慮,若有足夠的現金流,可以考慮低價收購(控股)有大量客戶或者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從而擴大危機過後的生產經營。

注意,經濟危機大多是人們事後觀察得到的結論,能夠在當時或者事先預料到是很難的,能夠認清形式,才能從戰略上做出改變。


九大雜燴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經濟危機是經濟體的一次自我修復和調節,是一場治病療傷的過程,同樣也是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人破產,也有人財富倍增。


經濟危機的表現一般有如下幾種:

1、失業率激增;

2、股市、樓市、債市、匯市部分或全部下跌;

3、企業紛紛破產倒閉;

4、消費銳減,商品積壓;

5、社會矛盾激化,治安變差;

6、通貨膨脹,生活必需品價格暴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什麼人能發財:

1、買空賣空的人,在股市暴跌中盈利;

2、持有大量現金並收購了大量優質資產的人;

3、種土豆的人能發財,因為便宜,既能當菜,又能當飯;

4、做職業技能培訓的人能賺錢,教給人真正的本領,好重新就業;

5、掌握資源分配的人能賺錢,可以不用幹事,動動手指就能獲得豐厚回報;

6、發現需求併成功創業的人能發財;


社會財富分配是不均衡的,當達到一定極限時就會引發危機,蒸發掉一部分財富,也讓一些富人從山頂降下來一些。對於高負債的富人來說,一場危機可能從富裕走向破產。對於持有現金更多的富人來說,經濟危機帶來更多的財富機會。


人不可能一直不生病,經濟體同樣難以避免遭遇危機。社會結構越健全穩定,危機的影響就越小。不管怎麼說,縮小貧富差距,分配儘量公平,就能離危機更遠一些。


財智成功


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國家陷入危難之中,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不干預經濟,國家需要自我調節、自我治癒,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破產了,但是另一些人卻富了起來。 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的美國一直採取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實行無政府主義,不干預的經濟方式,資本家攫取了高額利潤,社會分配不公,社會財富佔有兩極分化嚴重,5%的富人佔了三分之一的社會財富。

這極大地限制了社會消費能力的增長,但社會上的主流消費觀念是消費而不是儲蓄。因而很多美國民眾借貸,消費許多的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也加劇了市場的泡沫化,今天花明天的錢必然帶來後期消費緊縮,毫無限制的股市投資,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為股市崩潰挖了一個大大的坑,1929年美國紐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爆發。

經濟危機的表現一般如下:

失業率飆升、股票市場混亂、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全部下跌,企業相繼破產倒閉,消費銳減,商品積壓。社會矛盾激化,社會治安差,通貨膨脹,生活必需品價格飆升。

接下來,在這場危機中,還有許多人撈取了很多利益:買空賣空的人在股市下跌中牟取暴利,小規模種植糧食的人能夠賺錢,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賣出去,規模小,商品不會積壓。從事職業技能培訓的人能夠賺錢,教人真正的技能好重新就業,發現新的需求,然後趁機牟取暴利,最主要的還是美聯儲,收割了大量社會財富,大財閥們收割了大量社會財富,有資產和持有大量現金的人收割了社會財富。

社會財富分配不平衡,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經濟危機,讓一些富人瞬間掉下來,對於高負債的富人來說,危機可能從富裕走向破產,對於擁有更多現金的富人來說,經濟危機是帶來了更多財富的機會。 人們不可能一直不生病,經濟體也很難避免危機,社會結構越健全越穩定,危機的影響就越小,無論如何,縮小貧富差距,使分配儘可能公平,我們就能離危機更遠。


百元理財


做醫藥的什麼時候都需要,經濟危機時心理健康更受影響,這方面的業績還能飆升,做軍火生意也能發財,經濟蕭條,社會不穩,人人自危,購買槍支自保,最重要的是現金為王,準備好現金,準備抄底很多想買現在價格昂貴的公司股票,比如臉譜,高通,亞馬遜,甚至阿里巴巴,股價在經濟危機才會低估,經濟危機後最先反彈,力度最強,將來還會更高。


肖衛華42216873


原因是金融創新之"做空機制"。

2008年次貸危機時侯,著名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利用做空機制實現收入37億美元,相當於當年74000個美國普通家庭收入的總和(數據來源《斷層線》,拉古拉邁.拉詹)。

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陰陽互生。此盈就是彼虧,盈=虧,這才是能量守恆定律(當然,你可以認為這個定律是錯的)。

99.99%的人只關注於危機中的"危",而0.01%的人去謀求危機中的"機"。


用戶108577936543


個人認為以下幾類人
1,手持大量現金,低價買進實業。
2,做空股市的人。
3,看準國家救市方向的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92d4fda324f45c2b288e7d92152a661\

職業人生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誰是有準備的人?當然是那些能夠抄縱市場和國家機器的人,美國政府實際上是美國財團的代言人。美國是個金錢社會,有錢就更易賺錢,沒錢的吃飽了快快嘴得了。


用戶秋末


一是美聯儲,收割了大量社會財富;二是大財閥們收割了大量社會財富;三是,有資產和持有大量現金的人收割了社會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