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措並舉保護森林資源 鞏固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人民網廈門3月13日電(陳博、林盈)3月12日是第42個植樹節,森林是人類的“綠色保護神”,也是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在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與保護區管理處進一步提高認識,履行職責,落實責任,嚴格管理,從五個方面鞏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部門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檢查考評、強化責任追究等措施,促進各區人民政府每年森林資源保護髮展目標責任制任務的落實。同時,及時發現並督促整改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森林資源保護髮展目標責任制建設水平。

自2018年以來,根據國家林草局、福建省林業局開展森林督查的部署要求,廈門市、區林業主管部門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森林督查違法違規圖斑查處整改工作進度,嚴格實行森林督查問題責任清單和整改銷號制度,建立臺賬,一單一單整改,一單一單銷號,做到案件查處有結果、有成效。至今,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部門已查處森林督查問題圖斑案件96起,嚴厲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

該局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遠程視頻監控等先進技術,發揮森林督查“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日常監管作用,結合基層林業站、護林員隊伍網格化巡查管理,及時發現制止非法使用林地、濫砍盜伐林木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森林資源監管水平和能力。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林地用途管制,實行林地定額管理,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正確處理好保護林地和發展經濟關係。切實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嚴禁燬林開荒,杜絕未批先佔、少批多佔、不批亂佔等行為發生。實行林地佔補平衡,積極採取措施多渠道補充林地。

為強化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管理,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天然林禁伐補助,廈門市現有國家級、省級生態公益林46.48萬畝,天然林9.3萬畝,每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2041萬元、天然林補助資金186萬元已按時發放到林權所有者,其中集體和個人所有生態公益林的每年每畝補償60元,補償標準全省最高,確保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管理。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水平,推廣學習海滄區“山長制”改革的做法與經驗,針對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完善森林資源保護髮展新機制。通過進一步明確部門和屬地的職責,加強協同,形成執法合力;通過完善護林員管理制度,落實網格化管理,落實林地兩違的巡查、制止、報告、處置制度;同時嚴格獎懲和問責制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