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祝红)2019年,是朝天区建区30周年。30年,朝天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30年,我们结束了贫穷落后的艰辛历史”“我们书写了跨越发展的华美篇章”“我们迎来了城乡面貌的沧桑巨变”“我们破解了长期落后的末位宿命”“我们凝聚了攻坚决胜的思想共识”……1月14日,在朝天区委七届十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蔡邦银深情回顾朝天30年史诗巨变,分享干事创业的艰辛和喜悦,与参会者一同展望朝天未来新发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以1989年为起点,朝天区从全市“建区时间最短、发展基础最差、经济总量最小”的现实出发,白手起家、稳扎稳打,在困难条件下艰辛磨砺,在灾后重建中涅槃重生,在新时代的步点上完美蝶变,抒写了底部发力、奋起直追、跨越发展的时代华章。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30年来,朝天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勤勉奋斗,凝心聚力谋发展、脱贫攻坚奔小康、深化改革促转型……在朝天这片热土上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锦绣画卷。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这是朝天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30年。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从“五不通”到水电路气网全面覆盖,朝天儿女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区时,朝天贫困人口超过17万、贫困发生率高达80%以上,经过越温脱贫、“八七”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多轮集中攻坚,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历史使命,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以提升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为抓手,大力推进“大会战”,“一横三纵三环线”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形成,通乡、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率均达100%,阔步迈进“高铁时代”,建成5条百里新村走廊,群众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全面达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这是朝天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30年。建区时,朝天区地区生产总值仅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元,历届区委牢记初心使命、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做大项目、做优产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019年全区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建区时的60倍、92倍、53倍,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县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等诸多重要荣誉,展现出追赶跨越的强劲态势。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这也是朝天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30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精神是干事的动力。30年风雨同舟、30年披荆斩棘,区委立足区情实际,广泛凝聚共识,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工作理念,“依托资源抓发展、围绕市场抓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路径,“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团结一心干成事”的工作作风,成为支撑朝天近年来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2016年换届后,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丰富完善了“123456”执政兴区总体思路,为全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辉煌凝结着奋斗的艰辛,成就映射着时代的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朝天区委坚持把争先进、创一流作为工作标准和履职要求,大力发扬新时期朝天精神,推动了各项事业走前列、作表率。2015年,该区目标考核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5至2018年,连续4年年度目标考核位居全市前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6年全市第一,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7年全市第一;书记抓党建述职综合测评连续3年全市县区第一,区委班子连续4年被市委评为“好班子”;2018年九项工作大比武有8项排位全市前三,书写了“小区也能办大事,小区也能快发展”发展奇迹。


广元朝天:三十年岁月峥嵘 新时代筑梦前行

惟进取也,故日新。

不甘落后的朝天人民,将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态新朝天;

自强不息的朝天人民,将秉承文化强区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成服务体系健全、品牌魅力全面彰显的文明新朝天;

永争一流的朝天人民,将抢抓现代化新机遇,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建成总量较大、结构更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繁荣新朝天;

团结拼搏的朝天人民,将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新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