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国类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会”,日本居委会都管什么呢?

“我在京都出生、长大,30多岁成家后开始加入町内会,对我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父母也是这样。町内会就像一个社区大家庭,维系着京都传统的社区和邻里关系。”77岁的高冈先生是京都市某地区自治联合会的会长,该自治联合会下辖18个町内会,是京都市最活跃的町内会联合之一。

自治联合会和町内会是日本基层治理和社区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基本相当于我国的街道居委会,在社区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基层意见、促进居民自助互助和地方振兴的做法上,对我国基层治理不无启示,同时其面临的课题或也为我国基础治理所共有。

日本居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根据日本总务省资料,在明治时代以前,日本各地就有以村落为单位的自治组织,进入明治时代以后,自治会和町内会成为法定的、将“国家统制”上传下达的组织。战后,自治会和町内会成为“依据居民的自由意志结成的团体”,没有法定规约,但是有明确的会则。据NHK2015年的调查统计,日本全国有约30万个町内会。其运行主体是居民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没有市场化机构参与。运行机制是以社会组织、居民组织、志愿者为主,政府基层组织为辅。

据京都市政府文化市民局的三原先生介绍,截至2018年,京都市大约有6500个町内会,67.7%的居民加入町内会,高于相邻的大城市大阪。町内会按照小学学区结成自治联合会,以自治联合会为单位,进行议事和决策。

跟中国类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会”,日本居委会都管什么呢?


据京都市发行的《地域活动手册》以及三原介绍,自治联合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主要是:市政府协助制定会则,一般包括自治联合会的宗旨、主要事业内容、辖区、入会方式、干部选出方式、会议召集方式、会费征集情况等。征集意见方式主要是通过干部访问和召开会议。一般要求至少一年召开一次全员参加的总会,由干部制作开会通知,在会议召开前最迟5天送达全体成员处,缺席者提交委任状或者表决书。 会议内容是讨论和表决前年度的事业报告,决算和下年度的事业计划,预算,干部选举等。决策方式是以干部为中心向总会提出关于上述问题的议案,由干部进行说明,接受质询和意见。得到多数赞成的意见则根据其灵活修改议案。表决时计入委任状或者表决书。会议结束后,由书记员将会议记录制成议事录,经由主要干部签字盖章,与议案资料一同保管。总会的结果通过宣传资料、告事板等向所有居民进行通知。 这也是自治联合会和町内会的主要信息公开方式。决策具体执行则主要是由干部会和组长会(町内划片确定组长)来承担。

据高冈先生介绍,以该自治联合会为例,该联合会成立于1974年,已经有45年历史,下辖18个町内会。各町内会根据町的大小,最多的有160户人家加入,最少是四五十户,平均加入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多。

该自治联合会每年举行两次例行总会,还根据需要举行临时总会,有1/3以上会员要求的情况下,会长要迅速召集临时总会。根据《自治联合会规约》,其从事的主要活动有:为地区发展进行综合调研;与各政府和公共机关进行对接;对联合会所属的各种团体的事业,如文化活动等进行补助和扶植,与各团体进行联系;通过宣传致力于增加会员。其活动经费由各町的会员费、分担金、捐款等构成。入会的每户居民每月出400日元至500日元的町内会会员费,此外一年缴纳850日元的自治联合会分担金。超出会费和分担金的必要经费需要经过临时总会表决。此外,干部会每月都会就町内举行的活动进行预先商议,开会地点在自治会馆,一般设于本学区的小学内。

提供公共服务与组织各种活动

高冈先生是一家老牌榻榻米店的老板,从该自治联合成立就加入,2003年就任会长,是第六代会长。联合会下设有社会福祉协议会、市政府协力委员、体育振兴会、自主防灾会等团体。其中自主防灾会干部最多,有一名会长、三名副会长、两名会计、六名总务、两名会计监察,两名顾问。在一张发放给所有居民的防灾联络表上,都有他们的住址和电话。高冈在自主防灾会中担任副会长,他说,加强治安防控和防灾减灾,促进居民互帮互助,建立安心安全的地域社区,是自治联合会的主要宗旨之一。记者也体会到这一点,此次采访原定的时间正是超强台风抵达当地之日,高冈和他的干部成员们在此前两天要求推迟采访,因为他们要做防灾准备,当天还要协助市政府传达防灾疏散信息。

跟中国类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会”,日本居委会都管什么呢?


高冈也是该自治联合会的市政协力委员,负责向地区居民分发市政府制作的宣传资料,并听取市民的意见和愿望向区政府传达,难怪他说一年有360天在区政府了。据三原介绍,京都市共有8200名市政协力委员,由市长任命,每次任期一年,是非常勤特别公务员。传达居民的什么意见?“比如他所在地区内古桥多,遇上地震就比较脆弱,因此居民们希望政府更加积极地进行道路开发和修缮,还有加强小学的维修等等。”高冈说。

除了加强治安防控和防灾减灾,自治联合会和町内会在社区生活、组织文化活动、帮扶困难群体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文化活动,让本地区的人们在活动中互相熟悉起来,大家就自然能够互帮互助。”高冈说。此外,各町内会还会定期去看望町内的独居老人。

据“京都右京区自自治会町内会事例集”,该区的自治联合会和町内会每年的主要文化活动都有大体日程,各会参照制定计划和举行:每年4月,即日本的新财年开始月份,举行干部会和总会,征收町内会会费;5月组织集体清扫;6、7月举行夏季活动,如花火会、儿童野外活动等;8月举行特定健康体检和京都地方特色的“地藏盆”活动;9月举行敬老活动和运动会;10月举行月神社祭祀;11月进行防灾训练;12月进行年末巡逻活动……该自治联合会的活动基本与上述日程一致,与高冈一起来接受记者采访的四位该联合会的女性干部都表示,她们觉得最能加强町内居民感情和团结力的就是这些活动。

面临的课题与对策

这四位女性干部分别来自不同的町内会。最年轻的47岁,最年长的77岁。77岁的右城女士住在袴田町,担任该町内会的会计已经9年,随着年纪增长,她比较担心她的工作后继无人。“少子老龄化也给町内会带来了冲击,成员老龄化,社区人口减少,町内会加入率也下降。现在町内会和自治联合会的干部很多是来自以前的PTA会(以学校为单位、由家长和教职员组成的社会团体),因为自治联合会是按小学学区划分的地区,在护送孩子上放学,协助地区运动会等方面、PTA会与町内会职能相似。如今我们也会通过学校和PTA会来邀请更多家庭加入町内会和出任干部。京都市每年向市内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发放有关社区建设的漫画小手册,让他们和母亲一起阅读。”

跟中国类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会”,日本居委会都管什么呢?


福井女士在西町东部町内会担任会计,该町比较小,不过也有79户居民加入町内会。她跟高冈会长一样,从父母辈开始就住在这里,并且是町内会干部。她的女儿成家后搬离了该町,不过还在该地区,也加入了另一个町的町内会。“该地区居民运动会时,是以町内会为单位参加,所以我跟女儿是竞争对手呢!”福井女士抿嘴微笑着,带着京都女人特有的优雅。说起对本町面临的课题,她提起空屋利用问题。协助区政府、市政府了解空屋及屋主情况,促进空屋出租,增加社区居民,也是提高地区活力的一环。“社区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啊。”福井女士说。

山本女士是该自治联合会中最年轻的干部,担任总务,负责该联合会的所有宣传和通知资料的制作。山本夫妇与两个已经大学毕业工作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是日本如今难得一见的大家庭。藤原女士也在她居住的町担任总务,丈夫则在自治联合会下属的负责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担任干部。藤原夫妻俩退休前都是公司职员,山本女士因育儿而从公司辞职前也是公司职员。高冈会长笑说,这几位都是在町内会实现了“再就职”。

跟中国类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会”,日本居委会都管什么呢?


高冈会长本人认为自治联合会和町内会面临的最大课题还是如何增加会员。每当有新居民搬入该地区,高冈和各町内会长一般会上门拜访。“以前都是搬入的居民登门拜访我们,但这种传统已经渐渐淡薄了,就像搬家后给新邻里送象征乔迁的荞麦面一样。”高冈递给记者一个彩色封面的厚厚的信封,上面写着“ 自治联合会地域社区活性化”,这是他们登门拜访新居民时的“伴手礼”。里面有该地区的各种生活指南资料,包括各种公交线路图、时刻表,医院、商业设施、警察局、消防局、图书馆、体育馆等的地点和联系方式以及社区新闻等等。这些资料的制作得到京都市和右京区的资金补助和帮助指导,是市政府“自治会加入促进启发支援项目”的一环。此外,市政府和区政府也发行各种“地区活动手册”,包括漫画版本,进行加入自治会和町内会的“启发、促进”。该自治联合会从今年4月开始还制作了“会员证”,除了增强认同感,凭此证还可以在商店街的店铺获得优惠折扣。充满幽默感的高冈会长说,还希望政府对加入町内会的家庭发放“祝贺金”。不过马上又正色道,“还是要让居民觉得加入了真好,让为町内会做事的人有满足感,建立居民关系更和谐亲密、更好沟通的社区,自治会和町内会才会长久地繁荣。”

三原说,京都有居民自己出钱出力建学,建公共设施的传统,因此町内会参与和活跃程度都比较高。政府从资金和指导两方面协助这种基层自治,同时也积极促进居民对“自己的社区自己来建设”原则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