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蓑衣衚衕

  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有一條蓑衣衚衕,這條衚衕地處北京著名的旅遊商圈:南鑼鼓巷。別看衚衕不寬、僅三米左右,也不長、三百米不到,但這也是一條有歷史、有故事的衚衕。蓑衣衚衕東起南鑼鼓巷,南至福祥衚衕,北鄰雨兒衚衕,東西走向,西端南折,呈曲尺形。眾所周知,南鑼鼓巷一帶的歷史非常久遠,可追溯到元大都時期。元朝開始,北京實行坊制,當時以南鑼為界,東側地區屬昭回坊,蓑衣衚衕所在的西側屬靖恭坊;明朝延續了這一坊名,到了清朝,滿八旗分佔北京城,蓑衣衚衕屬於鑲黃旗駐地。

解密蓑衣衚衕

  關於衚衕名稱,有資料顯示是由裟衣衚衕訛傳而來。在明代,蓑衣衚衕叫裟衣寺衚衕、或裟衣衚衕,是因為一座叫裟衣寺的廟宇而得。史料記載中,與蓑衣衚衕相鄰的福祥衚衕裡有座福祥寺,衚衕之名也是因寺廟而得。但在清代的《日下舊聞考》中有這樣的記載,說:“福祥寺在今蓑衣衚衕前,舊作裟衣寺”,由此看來,似乎福祥寺就是裟衣寺。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福祥寺街和裟衣寺衚衕卻同時出現,兩條衚衕並存。加上福祥寺今日仍有遺蹟可尋,從位置上來說也與蓑衣衚衕地點並不相符,因此裟衣寺應該並非福祥寺的舊名,而是另外一座寺廟。

解密蓑衣衚衕

  至於裟衣寺何時修建、誰人所建、以及為什麼起名“裟衣”,由於年代久遠、記錄甚少,所以全都不得而知。按照常理推斷,似乎寺中存有一件、或者為了紀念一件珍貴而特殊的袈裟。就好像西遊記中唐三藏那件錦襴袈裟一樣,既有特殊意義而且是件寶貝,為了它不是還引出來九九八十一難中的一難嗎?程之老師演的多好:“寶貝袈裟!”看過的自行腦補一下。不管怎麼說吧,裟衣寺確實存在,只是消失得太久、太過徹底,具體位置無法考證。清朝時,裟衣寺已經不在,衚衕也改為蓑衣衚衕,究竟是誤傳還是有意為之就不知道了。也有可能出於靠近雨兒衚衕的考慮,您想啊:下雨了還不準備蓑衣嗎?正好“配套”。

解密蓑衣衚衕

  到了解放後的“文革”時期,蓑衣衚衕曾改名為“輝煌街二條”,動亂結束後恢復名稱。咱們在介紹南鑼鼓巷的時候就說過,從古至今這裡就是達官顯貴、富商巨賈、以及社會名流聚居之所,因此這一帶名人故居非常多,蓑衣衚衕也不例外。蓑衣衚衕裡住過的名氣最大的人物,是中國末代皇帝宣統、即愛新覺羅溥儀的弟弟:溥任。溥任先生後改名金友之,起初極少有人知道他是末代皇帝的親弟弟。大家都清楚,溥儀並非光緒皇帝載湉之子,而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光緒與宣統應為叔侄關係,因為光緒皇帝載湉與醇親王載灃同為醇親王奕譞之子(同父異母、載湉第二、載灃第五),本來載湉就是從醇親王奕譞家過繼給了同治帝,後來又把載灃之子溥儀過繼到宮裡繼承了皇位。

解密蓑衣衚衕

  其實載灃並非只有溥儀一子,還有溥傑和溥任,更少人知道的是,載灃還不止這三個兒子,溥任其實是老四,上面還有個三哥叫溥倛,只是溥倛還未及成人,三歲便早夭,這也是載灃一生之痛。溥任出生於1918年,跟大哥一樣都屬馬,相差了12歲、整整一輪。雖然此時清朝已亡,但溥任的出生地點仍然是位於什剎海後海北岸的醇親王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府”,因為醇親王府有兩座(其實是三座,只是最後蓋的那座載灃一家沒有入住),“南府”是咸豐年間,道光皇帝賜予奕譞的府第,地址在西便門東側的太平湖畔、即如今中央音樂學院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溥任先生曾居住在鼓樓大街的一條小巷裡,但蓑衣衚衕2號也是他的家,上世紀八十年代他還在這裡居住,雖然已經改名金友之,但熟悉他的鄰居還是叫他任四爺。

解密蓑衣衚衕

  溥任是位現代書畫家,其書法造詣如何,咱作為外行不敢評價,不過在外行看來、其名氣不如其二哥溥傑是肯定的。但是溥任先生也常用自己的書畫收入,向希望工程、災區人民和民族中小學捐款捐物,為公益事業、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此外,他還做過新中國的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新源西里小學名譽校長,解放前曾經用自家空房創辦私立競業小學,變賣家產維持。2015年溥任先生也是在蓑衣衚衕舊宅去世的,享年97歲。

解密蓑衣衚衕

  除了2號院曾作為溥任故居外,蓑衣衚衕13號是東城區普查登記的文物級四合院。這裡是否居住過什麼名人,資料暫時沒有交代,但據說當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就是在這裡取的景兒。筆者本人已經多年沒看過電視劇了,但是對這部戲印象深刻,梁冠華、朱媛媛、嶽秀清、霍思燕等一眾知名演員奉獻了精彩的演出,情節樸實、臺詞也特接地氣,將一家普通北京百姓的悲歡離合演繹得淋漓盡致。

解密蓑衣衚衕

  不過也有人說,蓑衣衚衕13號僅僅為劇中張大民家提供了院門的鏡頭,院裡的景兒實際是北邊雨兒衚衕路南的一個院子。蓑衣衚衕雖不寬大,知名度更是遠不如南鑼鼓巷高,居住過的也並非世人皆知的大名人,但是也留下了這些“故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