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敗》人不要輕敵,不要庸人自擾之。

大順王朝只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42天,象曇花一現,瞬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以至於後來的人們忽略了這個朝代的存在,也遺忘了這位皇帝的存在。

在軍事指揮上,李自成的能力極高,並不存在大的失誤。是政治上的失誤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之後李自成經不起屢戰屢敗的打擊,又漸漸剛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殺害大將李巖,自潰長城。儘管手上有幾十萬的軍力,但是在天才將領吳三桂及其遼東精兵、多爾袞的滿清鐵騎,還有南明的部隊合力攻擊下,迅速的兵敗了。

古往今來農民起義在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理論指導的情況下,都會是以失敗而告終。李自成起義也不例外。李自成失敗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他缺乏政治頭腦和遠大的政治目標,他的軍隊缺乏政治綱領和理論指導,只是一味的推翻明朝政府,推翻欺壓百姓的貪官,但是具體推翻以後怎麼辦,這些義軍都不知道,甭說義軍不知道,可能李自成本人也未必能知道,唯一能知道起義成功之後應該做什麼的人是李巖,可惜李巖還被李自成給殺了。

農民起義,農民階級具有侷限性,缺乏理論指導,缺乏戰略頭腦,不能把勝利的果實牢牢把握住,同時勝利後往往驕傲自滿,無法形成穩定的政權。從古至今農民起義大部分都失敗告終,這也充分說明了理論指導的重要性!

起義軍的很多將官經不起都市豪華生活的誘惑,日趨驕奢淫逸,士卒也各身懷重貨,無有鬥志。軍心渙散,紀律鬆弛。

他只將明朝作為最大的敵人,絲毫沒有意識到關外的女真族虎視眈眈,如此建立政權後,他只顧著內部政治,收服吳三桂,將兵力分散到全國各地去鎮壓叛亂,這樣雖然卻是穩定了他的政權,卻忽略了外部的威脅,他一直漠視女真族的勢力,所以最終的政權覆滅也是必然的,兵敗身死。

李自成沒文化,只是一介流寇,卻比末代皇帝還要殘暴。李自成不知道籠絡明朝勢力,出身於驛卒,在他的頭腦中,也許明朝皇室已經完全喪失了正統地位,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他根本不瞭解,延續了276年的明朝帝王在官僚和百姓中還有很大的號召力。

李自成手下也沒有能治理天下的能人,來輔佐他,他自己根本不懂明朝滅亡後應該怎麼辦好,根本不懂得管理。他沒有瞧得起吳三桂,導致山海關一戰兵敗。這一戰也是李自成最終兵敗的根源。

打下天下,成天享著榮華富貴,不管朝政。沒有做對人民有益的事。成天想著陳圓圓,戰士們失去了戰鬥力,最後兵敗復國,歷史告訴我們,人不要輕敵,不要庸人自擾之。

《李自成兵敗》人不要輕敵,不要庸人自擾之。


《李自成兵敗》人不要輕敵,不要庸人自擾之。


《李自成兵敗》人不要輕敵,不要庸人自擾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