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留学生方鸿渐的生活轨迹为主要线索,揭示了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群知识分子在生活、工作、婚姻上的不同选择及命运走向。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在《围城》中,除了对男性的刻画外,钱钟书先生也成功塑造了几位知识女性形象:风情万种、放荡不羁的鲍小姐,腹有诗书却爱慕虚荣、虚伪做作的苏文纨,活泼率真、清纯可爱的唐晓芙,以及外柔内刚、工于心计的孙柔嘉。上述女性都曾在主人公方鸿渐的生命中掀起过波澜,本文要讲的是最终与方鸿渐走进了婚姻围城的孙柔嘉。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一、孙柔嘉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这段话是杨绛先生对孙柔嘉的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柔嘉具有普遍性,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那一类女性。

  • 1、人格独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孙柔嘉的出场,是在方鸿渐爱情失意,打算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去三闾大学任教的时候,孙柔嘉也是前去三闾大学任教的人之一。

初出场的孙柔嘉就是个未见世面的女大学生,她大学刚毕业,不愿留在上海,通过赵辛楣谋得三闾大学外文系助教一职。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去往三闾大学的路途遥远艰辛,孙柔嘉和几个大男人同行,克服了路上的种种困难,没有半途而废。

老实对你说,我没有正眼瞧过她,她脸圆脸扁都没有看清楚呢。

这是书中方鸿渐与赵辛楣谈及孙柔嘉时说的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柔嘉的确很普通,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

她在大学毕业时就有着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勇气和远见,并且,为争取这个机会她不怕吃苦,这是她性格当中独立自主的一面。

婚前,孙柔嘉和方鸿渐一起在三闾大学任教。婚后,她随方鸿渐回到上海,在她姑母的工厂里做事,赚的钱甚至比方鸿渐还要多。她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丈夫,这让她有底气,可以在夫妻吵架时脱出而出“我也不要你养”。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孙柔嘉虽然相貌平平,资质平平,但是她自立自强,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无论是在经济上保持独立,还是她主动追求方鸿渐,都反映出她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新女性。

  • 2、工于心计,争取自己想要的

上面我提到,孙柔嘉是主动追求方鸿渐的,下面我就简要讲讲她是怎样煞费苦心追爱的。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去三闾大学的途中,孙柔嘉故作天真幼稚,表现得柔弱、体贴。有一次过藤桥,方鸿渐很害怕,孙柔嘉便主动要求走在方鸿渐前面,而且还很照顾他的面子,不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这一番操作引得方鸿渐只有敬佩。

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

在三闾大学工作期间,她一开始装得无知可怜,事事都要向方鸿渐请教,并按其说的照做,她的这种“无主见”引得方鸿渐怜香惜玉。

我太不知道怎样做了,做人麻烦死了,方先生,你肯教教我吗?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在前面这些铺垫措施取得一定效果时,她的策略也进阶了。同事陆子潇真心喜欢着孙柔嘉,于是孙柔嘉便利用他的追求,顺理成章地把他变为了一颗棋子。

孙柔嘉故意拿陆子潇给她写信、追求她的事来试探方鸿渐,并让方鸿渐帮她出主意。原本方鸿渐只是出于男性的本能去帮助孙柔嘉,对她并没有动心思,但是陆子潇的出现无形中让他生了醋意。

后面,孙柔嘉又假借父亲追问她与方鸿渐的“谣言”,故意以暧昧的方式在同事间制造闲话,迫使方鸿渐稀里糊涂地与其订婚了。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孙柔嘉在瞄准了方鸿渐这个爱情目标后,就开始了周密的围捕计划。她深谙对方的心理,欲擒故纵,步步紧逼,此等城府令人惊叹。

二、孙柔嘉的复杂性格导致她在婚姻中极具掌控欲

订婚前,孙柔嘉积极打造柔弱、没有主见的人设,激起了方鸿渐的保护欲,从而自投罗网。订婚后孙柔嘉事事都有自己的主见,方鸿渐的意见她已经全然不放在心上。结婚后更是如此,孙柔嘉逐渐露出原型,掌控欲越来越强。

婚后,孙柔嘉不仅对方家父母提出来的“相夫教子”观念不屑一顾,而且她也看不惯方鸿渐的处事方式,试图让方鸿渐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规划职业。

除了职业规划,方鸿渐的人际交往她也要掌控。婚前孙柔嘉称赵辛楣为“赵叔叔”,对其十分尊敬,婚后她却因赵辛楣对自己的评价心生芥蒂,阻止方鸿渐与赵辛楣的来往。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婚前孙柔嘉的策略是“追”,婚后她的策略则是“拴”,对她而言,丈夫就像是一个辛苦得来的物件,自己的东西只能属于她自己。无论是婚前的精心伪装,还是婚后的原形毕露,这都与孙柔嘉的个人性格是分不开的。

孙柔嘉生长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且家境一般,可想而知她在原生家庭里是不受重视的,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想要的东西要自己争取

同时,孙柔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五四运动宣扬西方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传统腐朽文化,给中国青年灌输了新思想,也给了中国青年鼓舞和勇气。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传统家庭环境与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和融合,赋予了孙柔嘉复杂的性格特征,她一方面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和婚姻,一方面又困顿于自己的小格局内,操之过急,操之过猛。

三、掌控欲换不来高质量的婚姻

在孙柔嘉的婚姻中,她看似是掌控一切的主导者,实际上她也未曾品尝过幸福婚姻的滋味。

婚后,方鸿渐识破了孙柔嘉的伪装,在她的掌控下疲惫不堪。可是孙柔嘉又何尝不悲哀呢?一开始,方鸿渐为她争取差旅费,在她感冒时帮她讨药,又在她对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时鼓励安慰她,她在心里认定方鸿渐是一个可靠的人,所以才会把爱情的目标锁定在方鸿渐身上。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可是,婚后的相处也让孙柔嘉意识到,她原来是被方鸿渐的乡绅风度蒙蔽了双眼。

孙柔嘉本来打算着订婚后二人做伴,在三闾大学继续任教,可方鸿渐逞一时意气冲动退还聘约。回到上海,方鸿渐也只能依靠赵辛楣的帮助,才在报馆谋得一职。方鸿渐的无能与不成熟,本已经让孙柔嘉缺乏安全感,而他心里始终装着意中人唐晓芙,更加剧了孙柔嘉的不安感。

这种不安也激起了孙柔嘉更大的掌控欲,她试图通过更大力度的掌控来获得婚姻里的安全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孙柔嘉让我联想到了《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凌玲虽然也精于算计,以退为进成功取代陈太太罗子君的位置,但凌玲与孙柔嘉不同的是,她懂得在婚姻里示弱

面对尴尬的再婚家庭环境,凌玲通过示弱,让陈俊生的父母接受了她。她懂得维护丈夫的面子,适时化解危机,不仅是丈夫工作上的好帮手,也是贤内助。同样是算计,方式不同,力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围城》:孙柔嘉警示我们,婚姻中步步为营,也难以步步为“赢”

四、结语

孙柔嘉是幸运的,她嫁给了自己想嫁的人,但她也是不幸的,她并没有嫁给幸福。孙柔嘉的不幸在于她把婚姻当作一场博弈,抱着必胜的决心,周密计谋,步步为营,到头来发现这个锁定的目标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斗争。

婚姻需要经营,但经营不等同于掌控,婚姻应该建立在自由平等、坦诚相见的基础上,任何自作聪明的计谋都会被现实无情揭穿。健康的婚姻,可以经受风吹雨打,也可以迎接阳光照耀。


作者简介:我是 ,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生活感悟分享在这间小小杂话铺里,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