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沒出老鱉了,為什麼一出就是一窩?

我們漁村附近的一個的村子,以前算是一個農場吧。還沒拆遷,也還有大把的農田。但本地種田的人越來越少,荒著也浪費,村委會就會整片承包給大戶種植。村子裡還有一個荷花池,說是荷花池,不一定種荷花,這是我們這邊對池塘的一種叫法。

這個池塘面積一畝多一點,因為無人管理,電魚一輪又一輪,已經漸漸乾涸。

之前我聽人說是被人承包了養魚,後來問清楚了,其實是不是。估計是最近村子裡工程多,打算把這個半死不活的池塘挖乾淨,用來堆放工程用的沙土,而這個小工程就包給了一個包工頭。而這個包工頭的幸福生活就從挖這個池塘開始了。

十多年沒出老鱉了,為什麼一出就是一窩?

誰也沒料到這個已經被榨乾了的池塘,居然是個甲魚窩。施工隊陸續從乾涸的池泥中挖出了十多個大甲魚,最大的一個快接近十斤了,還有四五個五六斤和三四斤的,剩下的也都是斤把重的。這些無主之物,村委會也沒道理去爭取,當然都歸挖出來的人所有。村裡也有人提出要購買,都被包工頭婉言謝絕,說是要拿回去分。他真是笑得合不攏嘴。

這荷花池裡居然還有這麼多老鱉,是誰也想不到的。剛挖出來的時候,甲魚個個黃橙橙的,閃瞎了圍觀人的眼。為啥這池塘都被榨乾了,老鱉還能生存下來?周圍水域也很多年沒聽說有甲魚捕獲,居然都憋在土裡。這其中的生存之道,估計只有老鱉們自己知道吧。

十多年沒出老鱉了,為什麼一出就是一窩?

我也看到網上有網友說起自己的水利工作的經歷。大型水庫需要清淤,就聯繫了日本的專家來操作。我只知道挖掘機找藍翔,清淤原來還是日本強。這一清不知道,清出來可把單位的同事們高興壞了,好多的老鱉和大魚。原本的水庫雖然偶爾也會有上百斤的大青魚捕獲,可十斤以上的老鱉真是聞所未聞。就在大家等著分甲魚和大魚的時候,卻接到上頭的指令,要將這些老傢伙們原封不動地送回清完淤的水庫裡。

網友雖然很無奈,但不得不執行指令。老鱉就是這麼神奇的動物,確實很難解釋為什麼它們能夠在人類的狂轟濫炸下,還能找到自己的棲身之地而不被發現。我想,這隻能用老而成精來解釋了吧。

十多年沒出老鱉了,為什麼一出就是一窩?

我們接著聊甲魚。我們家最近一次捕到老鱉差不多十多年前的事兒了吧,如果6斤多的甲魚也算得上是老鱉的話。當時是用延繩釣掛蚯蚓捕獲的。而當時野生甲魚的市場價格是200-300元/斤,我們的因為規格大,加上湖裡的甲魚本就出的少,所以賣出了高於市價的好價格。

如果再往前推十幾年,也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甲魚的價格是20-30元/斤。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我曾想靠著釣甲魚來實現我的發財夢。雖然年紀不大,對發財這件事兒的覺悟倒是比別的小孩來得要早。而這事兒就是因一隻甲魚而起。

在某個初夏的夜晚,我跟幾個小夥伴在田間河邊遊蕩。在路過一個打水渠道的時候,發現了一隻被困的甲魚,我第一個竄上去,用腳踩住。因為有抓甲魚的經驗,所以順利被我擒獲。現在想來,估計是上岸來產卵的雌甲魚。這隻甲魚一斤多點,作為我的戰利品,讓我媽去菜場賣了30多塊。這筆錢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

十多年沒出老鱉了,為什麼一出就是一窩?

在這之後,我就開始做起釣甲魚的夢了。我開始向長輩取經該如何釣甲魚。最後,我找到了一個在操作上可行的辦法。用短竹竿岸釣甲魚:在河岸邊插上短竹竿,杆子上繫上1m長的釣繩,釣鉤用針,針上扎竹竿塊,用來釣獲岸邊的和上岸來的甲魚。我大概整了20副這樣的釣組。

每天吃完晚飯,就獨自一人去自己選好的釣點下杆,再深夜去收釣。就這樣持續了半個月,之前賣甲魚的錢基本都用來買豬肝了,到最後卻是一無所獲,連一個甲魚蛋也沒撈到,在當時,這對我的打擊非常大,讓我消沉了好幾天。

我到現在才想明白,為什麼那個時候自己釣不到甲魚,一來是甲魚太精,這二來嘛,那個時候的我也確實是太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