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投资住房,这样的狂热过后,最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浮云财经观


全民投资住房,这样的狂热,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看看日本和台湾的房地产市场就知道,尤其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进入了“失去的20年”。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始于国税地税两税分家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导致了地方土地财政的诞生和狂热,而人口红利叠加了史上最疯狂的城镇化大基建周期,从而带来了三十年的房地产牛市,这个房地产的时代,几乎所有参与投资和投机房地产的人,都是时代的赢家。

有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在九十年代末,有人卖掉四合院所得房款约60万,去美国留学,而当他在美股举步维艰带着终生的100万美金回国的时候,他的钱在北京已经只够支付一个首期款了。而还不到他卖掉的四合院的10%价值。

另一个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就是日本,日本的房地产总值曾经超过全美国欧洲地产之和,而如今却远离了历史的高峰,目前的年轻人,以他们祖辈一半不到的价格享受着祖辈一辈子难以获得的住房。这还是日本经济在安倍任期开始逐步回升之后的事。

而对于我国,尤为特殊,目前因为人口结构的转变,即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提升,未来的九零后零零后,都是在祖辈父辈各有一套到两套房,甚至多套房,而人口占比却是逐步下降的双反向趋势的巨大矛盾中发展。也就是零零后,将面临一个人最少拥有2套房,而人口却是递减的反向发展趋势。

因此说,房地产问题,将会是未来十年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即房多人少,造成的后果建议大家去百度日本广场协议前后国内的经济和住房市场的变化,应该说对我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屠龙刀fei0598


看看目前的状况就知道了。

虽然现在还没到百业萧条的程度,但是各行各业确实不好做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促就业小组。

从汽车行业来看,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带动自上而下上百个行业,主机厂,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汽车售后服务,修车洗车等等,就我所知今年汽车行业大部分都消减招聘了,有些公司开始欠薪了,有些公司已经实行上四休三工资减半了,制造业不像互联网一样,一言不合就裁员,国家也不允许,但是如果继续恶化下去谁又能避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促消费的政策,但是我觉得没啥作用。

我觉得这两年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了,国家现在就指望5G能盘活全盘,促进手机消费,通过5G带来新的创新行业,通过5G拉高经济稳住房地产,如果5G确实成功了那能再续两年,又有两年的空间来进行转身,两年后或许真的就不一样了,如果不行,那或许真的到了是选择俄罗斯还是日本了。


数据探索


现在很多人都在反思,全民投资住房狂热过后,是不是只留下一地鸡毛?

2019年5月曾担任过住房制度改革课题组组长孟晓苏表示,是一名叫顾云昌教授,编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这个故事现在可谓是深入人心了,美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到死终于把房贷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辛苦积攒了一辈子,到死才住上了房子。两种情况迥异的结果,导致了人们认清房贷消费的重要性。买不起房,可以房贷按揭。实际上这位教授只是把简单的经济学道理,改编成一个故事而已。

过去几十年,听信这个故事的人真的都赚得底朝天。后来,人们才认识到这就是杠杆的威力。

但是杠杆增大,必然有风险。人们是通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认识到去杠杆是志在必行的。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房贷在房地产领域不停的加杠杆,房地产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有关专家表示与房地产相关的GDP约占全部GDP的20~22%。

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没有感觉经济发展带动着社会平均工资快速提升。过去20多年,我们的工资增长率多数维持在双位数。

工资的快速增长,更让人们认识到杠杆消费的好处。现在贷款每月只需要偿还3000元,可能占工资的一半。但是每年涨工资以后,这部分偿还贷款的工资可能会迅速降到每月可支配工资的20%甚至10%。

最大的问题是未来买房的人,也是通过的贷款来买房,房价就是根据当时的民众承受能力定价了。如果我们收入提升10倍,房价岂不就提升10倍了吗?这样,我们就出现了财富迅速膨胀的现象。这好处,让人甘之若饴,也让人醉生梦死。

可是,一旦社会所有的财富都涌向房地产,必然就会形成击鼓传花,后来者倒霉的情况。因此,国家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房地产限购、调控甚至延缓交易。利用我们国家后续一些年的增长潜力,将房价的透支情况给消化掉。

根据社科院劳动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国人口将在2027~2029年之间见顶,预计最高人口会达到14.42亿人。现在已经是2019年,人口数量已达到了13.95亿(2018年末)。其实现在已经明显出现了年轻人短缺的情况,从2012年起,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逐年减少,所谓购房的刚需也越来越少。而且问题在于新长成的刚需对房子的观念似乎也有了新的改变,房子似乎并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搬家、跳槽,年轻人使用的越来越熟练。

所以,现在就控制住房价,让房价不要见顶,一方面能够避免广大购房者成为“股市中的韭菜”,另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出台更多的应对措施,比如房地产税。这样能够给我们留出更多的时间,直至房地产的狂热消退。


暖心人社


如果说2015年之前,购房者还是投机炒作为主,那么2015年之后,就是全民投资买房了。面对房价的疯狂上涨。很多人都在担心,如果现在还不买房,以后可能连首付款都拿不出来,所以,为了避免以后买不起房,现在还要咬着牙也要把房子买下来,这种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

全民炒房会给我们带来二个怪象:一是,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比重直线上升,目前房产占居民家庭资产的70%,其他金融资产只有30%。而即使是日本,房子占居民家庭资产的40%,其他金融资产占60%。这说明,中国居民家家户户都买房,房子占据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绝对位置。

二是,我国居民储蓄率近年来急剧下降,甚至就连海外专家都惊呼:“中国人怎么不爱储蓄了?”这除了其他投资渠道放开之外,大量的储蓄存款,都付了首付款,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而中国居民真正抵御突发性风险的能力却日益弱化。储蓄对中国家庭的应对突发危机时的“防护垫”作用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全民投资房地产,与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非常相似。当时,日本民众也不相信日本房价会下跌,他们认为,日本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而且买房赚钱多省心?做实体多辛苦?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很多日本家庭成为了负翁,几十年过去了,全民投资住房的狂热过后,就是日本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日本经济增速原地踏步,这被日本人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人再也不敢投机房地产了。

那么,全民投资住房,这样的狂热过后,最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首先,全民投资房地产,必然会导致高房价。很多家庭要动用“六个钱包”,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偿付首付款,然后还有几十年的贷款要还。这就使得很多人每个月的工资收入的一大半,都要偿还房贷,剩下可支配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在这各情况下,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幅减弱。

再者,全民投资住房,导致房产资源配置不合理。有些居民一下子买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房产,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而另外一些低收入家庭,由于房价太高买不起房,这就导致了各大城市的住房空置率过高。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而多数人要么负背几十年债务,要么根本买不起房子。严格意义上讲,全民投机房地产,使得各城市的房地产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大家急切盼望房产税来调节。

再次,全民投资房产,把房价炒上了天,这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开,很多城市年轻人结不了婚,生不了孩子。所以,现在即使放开了二孩政策,也没有多少人敢生孩子了,中国人口出生率降至历史新低。而另一边,人口老龄化时代向我们走来,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高达2.1亿。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就是全民杠杆炒高房产带来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直接因素。

最后,随着全国房价不断被炒高,金融体系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对于投机性购房者来说,房价只有上涨他们才能够获取暴利,现在政策不允许房价大涨,而投机购房者的融资成本是比较高的,长此以往,他们必将会退出房地产市场,这样房价有可能出现大起大落。所以,现在一线城市动用了限购、限售等政策,至于三四线城市即使房价下跌,系统性风险也总体可控。所以,全民抄房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觉得说全民投资住房,这不够精确,应该说是全民炒房。如果真的是全民投资住房,每个家庭买房数量有限,房价不至于炒上天。而全民炒房疯狂之后的结果是,各城市房产资源配置不合理、居民消费严重萎缩、大中城市人口出生率低下,金融体系潜在的房地产风险愈来愈大。现在只有把一二线城市房价控制住,让其稳中有降,回归居住属性,这样才能让房地产系统性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实行软着陆。


不执著财经


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也不应该去追随!

20年前,你让周围的人去买房,他们会告诉你:“我有房子,为什么要买?又不是不够住!”

10面前,你让周围的人去买房,他们会告诉你:“房子涨得太凶了,会下跌的,不急,不能追高!”

如今,周围的人会劝你快点买房,告诉你,房子一定会继续上涨,不会下跌,炒房才是唯一对抗通货膨胀的出路!!

那么从这个逻辑变化来看,你认为房地产还是未来最优质的投资资产吗?我觉得可能不是了!未来的房地产很有可能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行情,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强者恒强,但是投资门槛极高,而对于三四五线的房地产来说就是回调下跌,毫无炒作和投资价值的区域!

记住,世界上一切的投资都是遵循着一个二八定律的!

就是一件衣服被我穿上了,如果80%的人都说好看,那我一定会买;但是一个投资机会被我遇上了,如果80%的人都说可以做,那我绝对不会去做。

因为我深信世界上的二八定律,为什么世界上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才是富人?因为20%的人做了别人看不懂的事,而80%的人不会坚持正确的选择!

前国际上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比例30比70.中国房地产和金融目前比例是77比23.这种比例一定会改变。大家去想象一下。如果改变,中国的投资领域会是什么样子的改变?

要知道目前大部分的资金都是流向于房地产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不健康,甚至不理智的趋势,那么未来这种模式一定会改变!如果大量的资金只是流入房地产的话,股市的慢牛行情就不会出现,国内的消费水平就不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于实体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还会继续降低出生率,结婚率,那么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也会慢慢消退!

所以说,未来的10-20年,房地产市场一定是一个严格调控,不允许爆炒的结构了!全民投资住房,这样的狂热过后,最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的是风险,是危机隐患!只有把资金活水引流到金融市场,消费市场,实体经济里去,GDP才能保持一个高速运转,科技发展和实体经济才能得到提升!

美股和印度股市为什么能够走出10年长牛?就是因为人家股市里赚的钱都是流入实体,消费,而不是房地产!中国呢?恰恰相反,自然是熊长牛短格局!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专注行不行。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琅琊榜首张大仙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用在房产投机上,我认为也是适用的。

很多地方,房价远远高于收入水平,比如南京,合肥,郑州,以及一些三四线城市。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但为什么会存在?

因为房虫的存在,炒房党的存在。

房价上涨,其实对实体并没有什么意义,导致成本上升,消费低迷,这都是副作用。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依然一直涨?

因为聪明人太多了,这些聪明人只以赚钱为目的,丝毫不考虑买不起房的人的痛苦。

我在上海见过太多靠炒房为生的人,上海人,新上海人,尝过房产的滋味,已经上瘾了。

这其实比股市投机还恶劣。

股市往最坏来说,不过是一堆人在赌场玩,有赢有输,没什么坏事,最多你的钱多了,他的钱少了。

但是房产,还有对社会的溢出副作用,对用工成本提高等,都有促进作用。

所以,炒房,实在是非常恶劣的事。当然,有些为了保值而多买一两套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买一堆,纯炒房的话,那真的太糟糕了。


赵冰峰财经


凡是发生的都是有道理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房子为什么涨了这么多!这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1:城镇化的需要。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势在必行!以后将有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中,有条件的居民、公司开始屯房!直接导致城市房子供不应求!

2、房子相对于股票、黄金来说,更具有投资价值!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总的干点什么,股票就不要说了,黄金也不如房子!水往低处流,那里利润丰厚,钱就流向哪里!

3、房子也是稀缺资产。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大!相对于乡村来说,有好的配套设施!比如,地铁、学校、医院、公园等,这些都是人口聚集的理由!

4、房地产涉及的行业众多,直接拉动大量劳动力就业!

故事总会有高潮、低潮部分!大部分城市房价已处于高位!但对于大部分国民来说,投资渠道单一,在未来5年里,房产仍是保值的最佳选择。房地产政策应该避免房产的暴涨暴跌,平稳过度是最佳选择!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



流stray浪


其实不是全民炒房,是部分人人炒房,都被代表了,不过再不降价给去库存,可能会爆雷了,主要群体有开发商利息相关群体,企业群体,也有部分散户。

第一,开发商利息群体,这个群体负债大,现在可能要爆雷了,无论大小开发商都逃不过,现在好多地方高房价是开发商在死撑,他们欠了银行很多债务,欠了资产基金也是一大屁股债务,还有重要一点他们屯房屯了很多债务,他们是怎么屯的呢,员工,亲戚,朋友,还有和中介,炒房团联合,你看到开盘售罄其实被他们这些利益关系的给买了,用这些人名义去贷款,当然大多数时候利息开发商还了,赚钱了大家都开心,重点是房价过高偏离收入,最近几年屯的估计一半都没有卖出去吧,因为市场真的买不起了,太高了,开发商同时三个债务要还,三种利息要还,爆雷是早晚事,有人说一二线不会出问题,我认为爆雷极有可能一二线开始出现,特别是最近几年大涨的,只是苦了最近几年买房刚需,多还一些债务了,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要求公开最近几年买房群体,看看中介是不是都有房,中介员工,开发商员工,开发商员工亲戚朋友,中介亲戚朋友,再有看看空置率,看看哪里清盘了几年了看不到空调,看不到灯,没有几户人就知道,这叫做什么啊,自欺欺人,要是还维护他们,再晚点爆雷估计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了。现在他们唯一出路割肉吧,就是低价卖还债务,各方面债务都尽快还上,否则对社会冲击不小,国家也是时候重视这些问题了,别一直被他们忽悠下去。他们债务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还不上的,现在所谓收入首付都没有,谁接盘呢?

第二,企业相关群体,如果经济得不了资金这个群体应该会开始买房保壳,这个是群体也不少,大家都知道企业有一个资产叫做固定资产,之前他们在赚了不少钱,但是由于近几年房价被开发商相关利息群体炒作太高,买房失去了消费能力,银行,基金资金都被房地产变戏法拿去屯房炒房了,导致除了房地产外的其他产业供需不得不两收缩,负债也开始出问题,他们这几年可能大幅度卖固定资产求生存,这个炒房群体可能瓦解时候也快来了。

第三,少量散户,其实这个群体可有可无,影响没有刚需大涨很少,这个群体也是最敏感,他们都是有钱主比较多,涨就大手大脚,降价就哭鼻子上脸,不凡包含我们说看到的专家,教授,明星等等群体,他们也是最卖命吹嘘房价大涨群体,其实大多数手里最多不会超五套房,就是喜欢吹,开发商和企业都喜欢他们。


刘华银mark


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全社会把手头的储蓄和后20~30年的劳动收入全部投入到住房里了。这种情况下:

一、社会经济的活跃度相对下降,原因很简单,人们手头的可支配现金流不充裕了。

二、社会焦虑症的出现和蔓延。人人都负债,人人都房奴,人们的精神压力大,互相感染彼此影响加剧社会的焦虑浮躁等情绪。

三、社会风险加大了。经济的流动性小了,社会经济这条大河里的“水”就少了,社会这艘大船被搁浅的可能性就大了。这也正是高层提出防控风险的原因所在。

四、财富汇集到少数人手里了。一边是大众房奴拼命工作只为房,一边是小众金主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潇洒狂妄。


生活中的金融经济学


全民投资住房,这样的狂热过后,最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笔者认为,带来的是高房价和高物价,带来的是房地产泡沫。我国过去二十年是全民炒房炒地,炒房是过去十年我国最热闹的话题,二十年前房地产商的房子不好卖,于是慢慢有人开始通过炒房吸引人们买房,结果是通过引导大家炒房后房子好卖了,于是房子具有了金融属性,大家炒房就像炒股一样。有人统计我国的买房者中,买房居住的只占15%,买房投资或者炒房的占85%,于是引发了我国所有的行业都参与房地产开发,参与炒房炒地,形成了我国从城市到乡村盖满房子的状观景象。结果是我国90%的资金都投入到炒房炒地中,直接结果是让我国的各行各业实体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炒房炒地的另外一个结果是让我国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一套住房,一家几代人拼命奋斗一辈子,才可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让普通的工薪阶层失去了幸福感,让年轻人失去了创新创业的创造性,所有的年轻人都在拼命为一套房子努力。

当然最大的恶果是通货膨胀,高房价引发的通货膨胀,高房价推动了物价上涨,导致了钱不值钱,导致了货币的贬值。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炒房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日本经济三十年趴在地板上不动,炒房对经济的破坏性美国感受最深,2008年美国的金融风暴就是美国人炒房引发的。所以,炒房炒地对经济的破坏性是最大的。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