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间广东人称呼对方一般不加姓氏,北方人一般怎么称呼?

阿兴2475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可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可以让大家更了解山东。

上学时,称呼比较简单

那时的朋友一般都是自己的同学,所以称呼姓名就可以了。当然也有可能根据对方的名字单独起一些爱称,比如名字带“虎”的男生一般被称为“虎子”,在我们这里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狗狗的名字,就像南方的来福一样。带“甜”的女生被称为“甜瓜”。

当然,也会因为一些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被命名,中学时有个同学上课爬黑板做题时走路不拐弯撞到了墙上,全班哄堂大笑,从此被全班称为“不拐弯”,他也乐于接受同学们的戏谑。

职场中,称呼更加多样

工作后,称呼真的是非常多样,当然这也和公司文化和个人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之前所在的公司里有非常多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新员工一般之间哥或者姐,如闫姐,涛哥;如果是资历年龄都差不多的就会直接称呼名字,那老员工对于新员工或者对比自己小的同事,大多数情况下会称呼“小X”,比如小李。

我们是做销售的公司,对于客户的称呼也很有学问。我一般称呼比我大的客户称呼刘叔,赵 姨,这样比较亲近;比我小的就喊名字或者姓氏前面加“小”字,这样比较

对于江湖人士和领导的称呼几乎是一门玄学

之前遇到一位高人,在我看来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娘可man,到处都是朋友和熟人,饭局格外的多。这位大哥特意给我普及过他们饭圈文化中关于称呼的学问。

对于社会人士,一般以兄弟相称,张哥,李老弟等。如果对方是领导,初次见面可以称呼姓氏加职称,比如孙局,赵总等,以后熟络了可以称“老兄”。


木子读书


朋友间的称呼一般都比较随意,当然也会根据地方的习惯。往往在人与人的交往称呼中会使第三者间接了解两个人的关系。

广东人的称呼习惯称不认识的人作“靓仔、靓女、阿叔、姨、阿伯”,但是认识的人里面一般会称呼姓后面加生或小姐。“*生,*小姐”。熟悉的人,好的朋友的称呼一般称名字前面加个阿字例如:阿生、阿广或者称生仔、广仔,生生、广广。

东北人一般称呼朋友是如何称呼呢?看熟悉程度不同东北人对人的称呼也不同,如果不是那种特别好的关系,一般会称呼小张、小王、小李或者直呼名字。那么熟悉的朋友之间的称呼一般是不呼姓或者叫小名、花名。我自己的朋友有一个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起的名字叫大板,当然他本名不是这个,也没有这个字,只是上学的时候互相开玩笑这么称呼,一叫十几年,到现在为止我们走向社会,工作,结婚,大家依然这么叫。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呼名不呼姓,显示亲昵。例如如果有个朋友叫魏国庆,那我们会称呼国庆。还有另一种方式,会在名字后面加个儿字。有个朋友叫赵晴,我们从小一块长大,我就会称呼他叫晴儿,是个儿化音不会像还珠格格那种读晴儿。还有一种就是把名字的名重复读, 如赵晴就读晴晴。

这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称呼好朋友的方式!


琴行运营叨逼叨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来回答。比如,称呼对方“华哥”还是“王二”,是强调个人身份或者强调家族身份的好例子。两者之间的区别的实质,是怎么看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的问题。



  • 广东人注重个人


广东自古就是南蛮之地,文化落后;另外,加上气候溽热瘴气,所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广东的先民,不得不与天斗、与地斗,挣扎求生。关键是,由于大家几乎都是光脚的,所以也就不在意谁是穿鞋的啦。自己靠自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称呼别人“华哥”,强调的是一个比自己年长的叫“阿华”的男人的概念。至于他的背景与后台,显然不是重点。


  • 北方人喜欢抱团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之地”就不同了。由于这一区域孕育的华夏文明已趋于成熟,随之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此时,个人身份,就不得不从属于他所在的那个集体。因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称呼别人“王二”,强调的是一个老王家的排行第二的男人的概念。至于王二的个人能力与年龄长幼,反倒是次要的了。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调和


“华哥”与“王二”,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个人主义,有利于激发个人的潜能;集体主义,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见,把两者糅合在一起,就一定错不了。


四十年前,广东率先改革开放;而现在,争取走向共同富裕。其实道理就在于此。




俚言杂谈


广东人称呼不认识的年轻男女为‘靓仔靓女’,改革开放后引深到广大内地就成为‘帥哥美女’。

香港称呼人不会把职务连在一起,也沒有什么‘总’,现在內地到处是总,有时林林总总此总不同彼总。

‘先生’‘女士’‘小姐’就是尊重对方的称呼,一般把姓氏和先生的生字连在一起称呼,称结婚的女性就冠以夫姓的太太,比如称特首董建华为董生,称现今特首为林太。

去医院看医生是有称职称的,比如称张医生,护士一概称姑娘。开巴士、小巴、计程车的叫司机,三行装修和电器修理工叫师傅,警察叫阿sir或差人,想不起还有其它用职务称人了。

不认识的叫先生,俗点的有叫阿生。女的年轻的叫小姐或俗称靓女,年数较大的也有称师奶。

认识的特别是在蓝领之间不用太斯文,有在姓氏前加阿、比如阿张,有的较熟了会在名字后面一字加上阿、比如阿明,较为尊敬意思的会叫明哥,就是他年令比你大也叫你明哥。这种称呼在小公司,旅行社,酒楼餐厅,娛乐业,影视行业等比较流行。

大公司,银行,政府机构不会这样叫的。他们以英文名同事相称,对上级当然尊称×生或×太,熟络的也是直呼英文名。


MAN730


问题不怎么样。别动不动就南方北方。希望是除广东外其他省份的叫法。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华东华北西南这些地方一般和广东略有不同。生意场上,一般不怎么熟的都是总,老板。徐总姜总王老板周老板等。经常有生意来往而且彼此都非常信任的一般都是什么哥或者姐。打个比方,你与某人经常有生意来往,合作的很愉快,也赚的很多的。那么就算对方比你小10多岁,也可以叫他某哥。有些从中作梗的暗地里出阴招的生意伙伴,明面不好撕破脸,背后一般都是直叫他(她)的骂名。比如那个排骨或者那个死胖纸。



别不懂乱喷


我是北方人,甘肃陇西,先说下我们那边的习惯吧:

对于亲人长辈都是喊达哒mama,非亲人的喊某ba某婶。

称呼自己的兄弟姐妹:比自己大的的就叫哥哥姐姐,或者加上年龄序位,如大哥,二哥,大姐,二姐,小的话就是直接呼小名了,如果没有小名的话就直呼其名,不带姓,堂兄弟也是如此。

称呼姐夫,关系近的都喊哥,或者某某哥,关系稍微远一点,就叫姐夫了,嫂子的话,都是喊嫂子,没有太特别的称呼。

称呼父辈堂兄弟的孩子:和自己差不多的,不管是大还是小,都是直呼其小名,或者不带姓的名字,如果一般大的,会用名字后面加哥或者姐,再大一点和自己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就直接叫哥或者姐,姨妈舅舅家的孩子也是如此。

有血缘关系的远亲,平时见面也不多,见了也就是礼貌性的叫声哥或者某某哥,年龄差不多的,也是直呼其小名。

伙伴关系,大都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所以都是喊小名,显的亲切。如果关系一般,大都是叫其姓名,

同学关系,如果关系好,大都是喊外号或小名,还有公用的狗狗,狗食,如果关系一般就是直呼其姓名,如果关系不好,就更简单了,要么不说话,要么直呼其姓名甚至是侮辱性的外号。

同事之间,大多是姓加职务,或者身份,比如李老师,张校长,关系近一点的,就叫姓名,再近的,可以喊名字,不带姓。

陌生人之间,我们那没有帅哥靓女的说法,大都喊小伙子,女子,还有弟兄,联手。

好像就这么多了吧,我老婆是广东人,我称呼她哥都是直接喊名字的,因为比我小,长辈的话我老婆喊什么我就喊什么。

朋友之间,大多是外号,说来惭愧,朋友比较少,都是大学同学,工作中结交的都是喊老什么的,女的会叫小什么,一般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比如小燕,或者名字末尾的字重复一遍,比如芬芬。

同事的话,大多喊全名,也有少数只喊名,因为名字三个字,多说一个字太累。

公司领导,称呼我时有时喜欢喊名,不带姓,也许是显的亲切,但我有点不习惯,更喜欢他们喊我全名或者小张小刘什么的,或者叫我兵哥啥的,之前那个店长就一直这么称呼我,同事也都是这么称呼我,没啥不适。

对外关系中就更简单了,大都是姓加总,男女通用。

所以,称呼这个东西,跟地域的关系不大,影响人与人之间称呼的只有两种因素:感情深度和身份差别。而不同地域之间某些称呼的不同,则完全是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比如说广东这边,叫年轻女子“美女”、“小姐”、“靓女”等等,大多是出于礼貌,但如果在四川叫一个女子“小姐”,大概率她是不会高兴的,她们更喜欢自己被称为“女士”。


黑衣vlog


中国礼仪之邦,和人打交道,要讲礼仪、懂礼貌,见人说话要有称呼开头。称呼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称呼不得体,往往使双方陷入尴尬境地。那么,如何称呼他人呢?

根据对方的年龄特征称呼,称呼长者,一般都用尊称,例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等。

根据对方的职业特征称呼,称呼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用“师傅”,称呼教师为“老师”,称呼医生为“大夫”。

根据对方的身份特征称呼,有时候因为年龄问题,别人肯能不愿意接受你的称呼,最好的办法就是名字加称呼。

根据你和别人的亲疏关系称呼,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

根据说话场合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对领导、对上级最好不称官职,以“老李”、“老张”相称,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在正式场合下最好称呼职称,这样才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

根据对方的语言习惯,在一些地方称呼尼姑是小师傅,假如你叫当地一个女孩为“小师傅”她肯定会跟你发火,就像当今社会"小姐"这个称呼一样,你要是随便一个女孩为小姐,她同样会生气。


禅心随缘


广州这边也加姓氏的,例如表示尊重的会说张生,张记,李姨,李太,李老板,李老妹。热情一点的朋友之间就会略去姓氏,例如兄弟之间互称七头,西佬,也是可以增进感情的。夫妻之间的爱称死佬,死婆。塑料姐妹互称fiona,sophia,kitty


遛小鱼


广东人一般称呼花名!例如:妹猪,大旧,牙擦苏,山仔明,傻仔发,蹦牙娇[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Suki34919876


朋友之间的称呼,细究起来也是很有讲究的。

朋友之间也分远近、铁和一般。关系远一些、一般化,在见面时都是称呼“老X”,老是尊称、X是姓。比如,两个一般关系的朋友见了面,一个人就会先打招呼,“老X,到哪去?”或者“老X,吃饭吗?”,另一个回答“我到哪哪去办点事”“我吃过了,你呢?”。接着在寒暄几句,各走各的。

关系非常近的、铁的朋友见了面,是喊对方名字:“XX,你到哪去?到今也不见你的影,走走,喝点去!”不喊姓。

所以,在我们这块,只要听一个人对另个人怎样称呼,基本上就能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