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今年第三次涨价,滴滴真的很差钱吗?

冉1962


感谢您的阅读!

你以为滴滴涨价是因为滴滴司机的一些诉求?实际上,滴滴的所有涨价,都是为了考虑企业发展,毕竟滴滴6年败光1500亿,仅仅2018年就亏损109亿。

最近,滴滴在天津地区进行了涨价,由9元的涨价到了12元,当然有人说这是滴滴迫于无奈,因为天津出租车也在这个时间段涨价了,并且还达到了13元。

所以,滴滴在这个时间段涨价确实是颇有考量的,在这个时间段涨价的话,确实一方面解决了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解决涨价的问题。

那么,到底滴滴为什么被一些人所不喜欢呢?我觉得这里是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1. 滴滴因为顺风车的安全事故,而被用户所诟病,这种诟病确实影响了滴滴的发展,也影响了滴滴的迅速提升。
  2. 滴滴因为对于司机的抽成比较高,让滴滴司机会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里的诞生,会让滴滴的一些用户产生了别样感。

其实,滴滴现在面临的是,滴滴——司机——乘客三者之间的关系,看似涨价是给了滴滴司机利润,其实提升的何尝不是抽成利润。

滴滴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三者权衡),那么,未来滴滴的发展只会受萎缩,滴滴的头部位置一定会受影响!


LeoGo科技


如果你开滴滴专车,你得先投资15--20万买辆B级车。然后平均每天收入500块钱。去掉150块钱的油。去掉100块钱车损。去掉40块钱保险。去掉40块钱吃饭。去掉5块钱洗车。去掉5块钱违章罚款。去掉20块钱维修保养。去掉5块钱车上配的水。(全国各地收入、当地消费水平不一样,自己合算。)

那么你每天工作12个小时。你每天的收入是135块钱。每个月是4000块钱的收入。你投资一辆车,一个人。一个月4000块钱。还没有一个人出去打工挣钱多。

如果开滴滴快车就更别提了!谁跑谁后悔。


心宽容天下10


曾经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过滴滴和其他的打车平台。所以对这个问题多少也有一点了解。

很多人并不知道,滴滴从创立到现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被曝光最广、金额最明确的应该就是去年的109亿了。经历疯狂补贴以后,滴滴也遇到了和小黄车一样的局面。红利期过了,市场对滴滴的热情不高了,滴滴也没有钱再补了。

算起来这是滴滴今年第三次上调价格了。第一次在北京、第二次在深圳、这一次在天津。然而,虽然滴滴变贵了,但我们也不能就说滴滴不香了,毕竟即使上涨了价格,滴滴打车最后的结算价还是要比绝大多数出租车低很多。换句话讲,现在的滴滴价格才刚刚回到正确轨道。

滴滴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很难像出租车一样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起步期滴滴疯狂补贴抢占市场,如今时机成熟了、也到了滴滴开始收网的时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已经持续不贴了那么多钱的滴滴呢?

在滴滴涨价以后,我对比了一下相同路径下出租车和滴滴的价格,总的来讲,滴滴的价格哈市要更低一些的。涨价的滴滴也并没有完全和市场脱离。

所以,滴滴在这个时候涨价确实说明滴滴没钱了。只是不知道在相同的情况下,您会继续选滴滴、还是会转回到出租车阵营呢?


YiMei科技


滴滴还真实差钱啊,我们不妨来看看滴滴怎么个差钱法!

连年亏损从未盈利,6年合计亏近400亿:

滴滴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这批被裁撤的人员占了总数的15%,总规模为2000人。而在2018年滴滴巨亏109亿,加上唯一盈利的顺风车业务停运,当期收入来源更为紧张。

然而109亿的亏损还只是一部分,从滴滴从2012年创业至今,可以说一直在亏损,从未正真的盈利过,目前有据可查的2017年亏损25亿,2015年亏损过百亿,这些年来滴滴合计亏损近400亿,这个亏损额度不可谓不大。

为何会连年亏损营收赶不上支出:扩张和补贴是大头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滴滴亏损有两大因素,一是大规模的扩张,各种新业务以及进军海外市场;二是对司机的大量补贴;三是自身的运营成本。

1、司机补贴过百亿:这里先说司机的补贴,或许有人认为滴滴抽成都19%(官方公布的平均数据)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补贴?从目前的数据来说滴滴的对司机的补贴应该在百亿所有,2018年公布数据为113亿,而早前2015年也曾经预估补贴在百亿上下,没补贴说实现的就现在滴滴司机的收入怕是没多少会跑了,为稳定司机资源补贴是必须的。

2、各领域扩张研发要烧钱:其次滴滴的支出大头就是各领域的扩张了,不要以为现在只是一个网约车,人家现在进军发展的领域非常庞大,比如AI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外卖、共享单车等等,这些任何一项都需要烧钱,AI、自动驾驶这些研发上需要投入,外卖、单车市场推广上需要投入。

3、进军海外市场一样要烧钱:以上这些还不算,这2年来滴滴在海外也没少扩张,2019年进入了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2018年滴滴在日本和软银成立合资公司运营日本市场,同时进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而此前2年滴滴在进入了巴西、墨西哥、欧洲等市场,这些海外市场都和中国市场一样需要烧钱。

剩下运营成本就不说了,现在滴滴光员工仅就上万人了,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Lscssh科技官观点:

除了以上这些费用外,滴滴这2年来的还有很大的隐性费用支持,也就是相关的罚款,一是给司机的行政处罚买单,二是监管部门的各种处罚,上海2019年就对滴滴开出了总计千万的罚单,这些费用积少成多,也是很大一笔支出。

因此,今年滴滴虽然有过三次涨价,但仅仅涉及天津、深圳、北京,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三地涨价并不会对滴滴的营收带来太大的收入提升,在大规模的烧钱面前简直杯水车薪。

所以,滴滴就是这么差钱!



Lscssh科技官


可以把疑问号去掉,滴滴每年巨额亏损是事实。尤其是上年两起恶性事件的发生后,更是导致滴滴的盈利能力“每况愈下”。对消费者来说,滴滴价格调整也确实有点突然,缺少向消费者征求意见以及对公众公示的环节。

滴滴营收状态

移动出行大数据的资料显示,滴滴有超过4.5亿注册用户。自2012年滴滴创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2019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亏损109亿元。CEO程维也曾提及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滴滴创业近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

为“扭亏为盈”,涨价或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人在好奇的是,为什么滴滴逐年亏损还依旧能运营下去?其实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滴滴多年来的融资额远高于其亏损额,这也是滴滴一直能够持续经营的原因。据了解的是,目前滴滴已经完成20余次融资,总金额超240亿美元。

融资归融资,不盈利终究不是根本之策。随之而来的是,价格调整来了。就如今年7月之时在北京进行调价,再到近日的天津调价方案。早高峰时段(06:00-9:00),起步价由9元涨至12元。滴滴快车的起步价、里程费均上涨。

滴滴有计划地根据区域进行价格上调,其目的性大概也是不言而喻的。企业最根本的还是以盈利为目的,面对逐年的巨额亏损,滴滴进行涨价也是最为直接的应对方案了。

涨价的背后或不会给市场 / 滴滴带来巨大的“转机”,但乘客依旧是最不受益方。

理论上说涨价有利于平衡供需关系,可是价格涨了,上班的人还是那么多,可用的车还是跟以前那么少。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这种调价方案显然也难以让消费者所接受。

于滴滴方面而言,价格调整能否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综合判断。至于营收方面,涨价大概的是为平台提供更多盈利,受益者或轮不到司机们。受晚高峰道路拥堵的限制,调价给晚高峰带来的收益变化微乎其微。

而现状问题还是,乘客叫车越来越难这一事实还会愈发明显。在高峰时段也基本不抱希望能叫到车,叫车成功率极低。那么,涨价有了,需求一样还没解决。最终乘客们也顺理成章成了最不受益那方了。


IT小众


嗯,昨日,滴滴宣布在天津价格调整将分区分时部署,以快车为例,天津市内六区与滨海新区按照五个时段起步价11元至14.3元不等,里程费收取每公里2.2元至2.86元不等。

而此前深圳北京等地也在今年做出了价格调整,且全国部分城市的价格都会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做出调整!所以问题出来了,滴滴现在是网约车霸主,难不成这是到了要收割用户们的时候?

滴滴出行到底差钱不?

怎么说呢?看滴滴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滴滴从成立到现在亏损了几百亿!而滴滴最近的一笔融资是20亿美金,再加上滴滴频繁在今年砸出了补贴,最近的一次就是砸20亿搞了一个“全民拼车日”!这就给外界造成了一个错觉,感觉滴滴很有钱?

其实滴滴砸钱补贴市场,这是出于企业运营的需要!换句话说,滴滴必须这么做,不然司机们都不出车了,那滴滴还玩什么?

就我个人看来,滴滴目前盈利乏力,差钱是必然,不然怎么会爆出美团点评要收购滴滴的消息?

为什么说滴滴差钱?

前段时间,传出美团点评正在和滴滴谈收购一事!不少网友们表示,滴滴少说也是500亿美金,美团点评怎么吃得下?你那个是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我们就来看看滴滴的老对手Uber,Uber已经上市,但Uber也是亏损,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可以用很差来形容!

那么回到滴滴头上,现在还有没有资本愿意为滴滴输血呢?又或者说,滴滴即使上市,到时候股价破发,那又怎么玩呢?

为什么网友们感觉滴滴有钱?

按照滴滴官方的说法,滴滴之所以亏损,大多是把钱用在了滴滴司机和用户们头上,但司机和用户们对此并不买账啊!司机们一致认为没有以前赚得多了,而用户们也感觉到现在打车比以前贵太多!所以你说,司机和用户们不买账,滴滴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而网友们之所以觉得滴滴有钱,是因为看到了滴滴抽成很高,抽成高是不假,但滴滴要养那么多人啊,这开支也很大啊!

在我看来,滴滴赚钱乏力,其根本原因还是赛道问题,因为“共享经济”就是一个伪命题!卖身的摩拜单车和拖欠用户押金的小黄车就足以说明问题!

所以,我的结论是,滴滴真的很差钱!未来滴滴要不和美团点评合并,要不就是硬着头皮上市!除此二大选项之外,别无他法!


春公子


    滴滴六年亏损了390亿,其中去年亏损了109亿,司机补贴了119亿,这样看来滴滴还是“很差钱”的。不过,这些年滴滴占据了网约车91%的市场,看来到了“收韭菜”的时候了。

    “韭菜”成熟,此时不割更待何时?

    从刚开始的免费乘车到司机补贴,滴滴一时间让车主和乘客都爽了一把。随着,市场竞争趋于平稳,滴滴也开始了自己的小九九,挥起了镰刀。


    自从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在中国市场已经没有了对手,几乎形成了网约车的垄断的局面,因此提高抽成,减少补贴,提高价格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三轮涨价

    最近,滴滴公布了第三轮涨价:

  • 高峰期:起步价从9元涨价到12元,里程费从1.5元/公里,涨到了2.4元/公里;

  • 平峰期:起步价从9元涨到了11.5元,里程费从1.45元/公里,涨到了2.2元/公里;

  • 深夜到凌晨:起步价位14.3元,里程费为2.86元。

    这次涨价后,有些收费标准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出租车,增加了我们出现的成本。涨价虽然增加了司机的收入,但是乘客数可能会减少,长期下去,是否能够增加司机收入还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不想烧钱”可能是滴滴涨价最核心的因素,根据数据显示,滴滴一直处于负债的状况,从亏损转为盈利,那么涨价也是无奈之举。问题是,涨价后,我们还会选择滴滴吗?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Geek视界


应该涨价了,滴滴已经很久没有涨价了,请问物价最近几年涨了多少?而滴滴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涨过,滴滴司机也是人,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


在路上152394709


滴滴出行近日在司机端推送了滴滴涨价信息,宣布将从12月15日起,调整天津市网约车价格。自今年以来,滴滴已经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国家一线城市实施了调价策略。滴滴频繁的调价,是因为差钱吗?我觉得不尽然。

滴滴这次在天津的调价应该与当地出租车的调价有很大关系。根据天津市消息,出租车从12月1日起正式调价,起步价由3公里9元调整至11元,3公里以上部分由每公里1.7元调整至2.2元。


在出租车调价之后,滴滴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价格策略,其价格与出租车价格将会进一步拉大差距。对于乘客来说,肯定会选择更便宜的快车出行方式。出租车客源流失,必然又一次会招致出租车行业不满,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外,滴滴也确实是差钱。自成立以来,滴滴已经连续七年亏损,去年一年亏损就达到110亿元。滴滴毕竟还是一个商业化公司,他们要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只要是商人,他对于产品涨价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之后,滴滴涨价也就变得理所当然。网约车和出租车同属一个行业的竞争关系,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才能实现共赢。这也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手机故事汇


滴滴到底差不差钱?这个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你说他差钱,他却到处大手笔投资,你说他不差钱,但他却不断的涨价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比如近日滴滴宣布从12月15日起,调整天津市网约车价格。滴滴此次价格调整将采取分区分时方式进行,在快车收费方面:天津市内六区与滨海新区按照五个时段起步价收取11元至14.3元不等,里程费收取每公里2.2元至2.86元不等。

而在此之前,滴滴今年已经有过多次涨价,先是北京和深圳,随后又在全国一些城市做出了价格上的调整!算上天津这一次,今年是滴滴第三次涨价了。所以对于滴滴到底差不差钱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一脸懵逼。

我们先来看一下滴滴不差钱的一面。

滴滴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截止2018年滴滴的用户量达到4.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人,月活跃用户超过6600万人,无论是日活跃用户还是月活跃用户都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可以说滴滴是目前网约市场的绝对霸主,其他竞争对手只能望其项背。也正因为市场份额优势明显,所以滴滴每年的交易量也是非常庞大的,2018年提供的出行服务次数达到74.3亿次。2018年我国网约车市场的市场交易规模大概是2700亿元,这里面滴滴所占的市场份额至少在2000亿左右,如果按照滴滴平均20%的平台抽成比例计算,那滴滴一年的营业收入至少达到400亿以上。

除了巨额的营业收入之外,滴滴从成立至今还进行了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以上。

而滴滴作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平台,他走的是轻资产模式,车辆不用滴滴买,车辆维护费也不用滴滴出,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滴滴应该是很有钱才对。

而且从滴滴的实际表现来看,滴滴也很像一个有钱的主,滴滴没事就在全球各地收购各种公司。

再来看一下滴滴差钱的一面。

如果单单从平台用户量以及平台交易量和营业收入来看,滴滴确实不差钱,而且经过多轮融资之后,滴滴目前也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根本不像一个缺钱的样子。

但实际上目前滴滴确实是很缺钱的,而滴滴之所以缺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巨额的成本开支。

有人觉得滴滴只是一个平台,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个APP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成本开支,而且目前滴滴员工也只有8000个人左右,人工成本也应该不是很高才对,那滴滴一年400多亿的营收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虽然从表面上滴滴成本不是很高,但实际上滴滴的运营成本其实是很高的。滴滴的成本支出包括服务器成本、人工成本、研发费用、推广成本、以及用户补贴。至于这些成本是多少,滴滴没有公开财务数据,我们没法得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参考同行大概来推算一下。

目前美团不论模式以及用户量还有员工各方面都跟滴滴差不多,2018年美团的营业收入是652.3亿元,营业规模差不多是滴滴的1.6倍左右,那么对应的美团的运营成本应该差不多是滴滴的1.6倍左右。

2018年美团的成本支出总共是682亿元,其中外卖骑手的成本是305亿元,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是152亿元,用户补贴是54亿元,网约车相关成本是45亿元,物业厂房设备折旧42亿元,广告推广费33亿元,已售货品成本31亿元,劳务外包20亿元。

而滴滴没有外卖骑手这一项开支,刨除这一开支之后,如果按照1.6倍的比例计算,那么2018年滴滴对应的日常支出应该在240亿左右。

但是滴滴的成本构成跟美团又有一些差距,2018年滴滴的用户补贴达到113亿,这个要比美团的用户补贴多出将近60亿。此外滴滴一年的研发费用也接近130亿左右,研发费用也比美团多出很多。

也正因各项开支比较庞大,2018年滴滴出现了109亿的亏损。

而且随着网约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首汽约车、曹操打车、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之下,滴滴为了巩固既有的市场,它会花更多的资金去补贴用户和司机,这种补贴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这也是滴滴缺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到处扩张需要很多资金。

滴滴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他一直扩大盘子,除了网约车这个市场之外,它的业务还涉及很多领域,想打造全领域的交通出行服务平台。

因此除了日常的运营开支之外,滴滴在国际化,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在持续不断扩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为摊子铺的比较大,所以滴滴每年要花的钱很多,因此缺钱也是很正常的。那在缺钱之后,滴滴会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除了融资之外,那就是提价,提价才是提高收入的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