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的來源和含義

“形而上學”在中文裡的直接出處是《周易》,原話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裡的“形”,是形象,形狀的意思。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具體的東西,比如你戴的手錶,你住的房子。這些具體的,有形的東西,都屬於“形而下者”,那麼反過來,抽象的,無形的東西就是“形而上者”。你的手錶為什麼能計時,你的房子為什麼能遮風擋雨,這背後都有抽象的規律在,這些規律就屬於形而上的學問,也就是“道”,也就是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的來源和含義


中國傳統裡很重視“道”和“器”的二分法。如果你的水平只停留在“器”的階段,你的發展潛力就很有限。比如你能勝任A公司的前臺工作,但把你換到B公司的前臺,你就不知所措了。這就意味著,你的能力過於具體了。但如果你上升到“道”的層次,就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隨便換到任何一家公司的前臺都能勝任愉快。如果你在“道”的層次更上一層樓,你還能掌握更抽象,更有普遍性的規律,從一家公司的前臺工作領悟出待人接物的一切要領,那麼哪怕讓你去做一份從沒做過的工作,但只要它是和人際關係高度相關的,比如治理天下,你都可以無師自通。

這就是孔子推崇的“君子不器”,這方面的榜樣人物就是儒家的聖人大舜。大舜明明只是窮小子出身,既沒學問又沒眼界,但偏偏做什麼像什麼,就算突然提撥他當領導,他也能表現得好像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幹了一輩子一樣。如果我們來總結大舜的成功經驗,就可以說他對“形而上”的知識有著超常的領悟。但是,中文裡可以說“形而上”,可以說“道”,並不會說“形而上學”。

確定“形而上學”這個名稱的是日本明治時代的哲學教授井上哲次郎。當時西學東漸,日本大量譯介西方經典,井上哲次郎從《周易》取材,把亞里士多德的名著Metaphysics翻譯成“形而上學”,意思是“研究形而上的學問的學科”。後來這部書傳到中國,中國的翻譯大師嚴復很排斥日本人的譯名,嚴復把Metaphysics重新翻譯成“玄學”,結果誰也沒壓倒誰。今天我們讀西方哲學的中譯本,“形而上學”和“玄學”都是常見的詞,不知道來龍去脈的話還以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但無論如何,亞里士多德那部Metaphysics終於還是以井上哲次郎的譯名勝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中譯本,譯名基本都叫《形而上學》。不過在西方世界,Metaphysics這個書名本身的來歷就是一場烏龍。公元前1世紀,學者編輯亞里士多德的遺著,把這部分手稿排在《物理學》手稿的後邊,原稿並沒有題目,編者也沒想好該怎麼取名,就暫時寫上“排在《物理學》之後的若干卷”。這話是用希臘語寫的,後來羅馬人整理圖書,用拉丁語改寫成Metaphysica,這個名字後來就在西方世界沿用下來,到了英語裡就變成了Metaphysics。次的前綴meta既有“在......之後”的意思,又有“超越......”的意思,學者們舍簡易取深刻,Metaphysics的意思就這樣從“排在《物理學》之後的若干卷”變成了“超物理學”。

這也不能全怪學者們粗心,因為這部書裡講的內容真的屬於“超物理學”,諸如“存在”到底是什麼,“實體”到底是什麼,“一”和“多”到底是什麼關係,事物存在的原因是什麼,終極原因又是什麼,諸如此類。這些問題如果用英文表達,就是Be和Being的問題。所以哈姆萊特最著名的臺詞“to be,or not to be”涵義不僅僅是“生存還是死亡”,否則就可以說成“to live, or to die”了,但中文只能這樣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