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講什麼?與《道德經》有何相通之處?

《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傳世之作,《道德經》是東方哲學的永恆經典,兩部著作有著一個相同的特點—難懂。

中世紀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在深入研究亞氏學說後,感嘆道:"我讀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讀了40遍還沒有讀懂。"

全書20餘萬字的《形而上學》尚且如此難懂,全篇五千餘字的《道德經》,其艱深程度比古希臘經典只高不低。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十分推崇《道德經》,但他為《道德經》創作一個經典譯本的願望卻無從實現。其實在中國,連公認的《道德經》白話譯本都沒有。

其實《形而上學》和《道德經》是兩部成書時間相近、原理相通的經典,對照著讀比分開讀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

形而上學的由來

《形而上學》是亞氏流傳後世的眾多作品中的一部,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後人在整理其著作時將《形而上學》編排在《物理學》之後。

《物理學》英文名是"physics",《形而上學》英文名是"meta-physics",本意是排在《物理學》之後的一本著作。

"meta-physics"的中文名出自《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按照字面上理解,《形而上學》是研究"道"的學問。

《道德經》也是研究"道"的學問,那麼什麼是"道"呢?

"道"有很多種含義,作為《形而上學》和《道德經》研究的對象,"道"指的是揭示世界本源的本體論。

世界本源是什麼當然是哲學研究最重要的目標,因此亞里士多德將本體論稱為第一哲學,但亞氏並未給自己的《形而上學》命名為《第一哲學》。

通過閱讀亞氏的著作,可以認為亞氏對《形而上學》的命名是《第一哲學相關問題》,《物理學之後》的命名並不恰當,《第一哲學之前》是更好的名字。

《形而上學》是通往第一哲學的方法論,亞里士多德認為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研究,才能打開第一哲學的大門。《形而上學》建立的形式邏輯成為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形而上學》講什麼?與《道德經》有何相通之處?

本體論之爭

在亞里士多德生活的時代,已經有多位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了各自的本體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水成論、火成論、原子論、元一論、土氣水火四元素說等。

多個理論各有各的道理又各有各的不足,誰也說服不了誰。亞里士多德認為都不對,他提出了自己的本體論《物理學》。

亞里士多德不想讓《物理學》僅成為眾多本體論中的一個,而想讓《物理學》成為唯一的一個,因此亞氏應用了一套推理邏輯,證明《物理學》是對的,其他學說是錯的。

這一套方法論簡而言之分為基本概念定義和演繹邏輯推導兩部分,《形而上學》中定義了實體、範疇、存在等基本概念,並運用形式邏輯推導,得出一系列結論。

相對論的推理方法就是應用形式邏輯的最好範例。在相對論中,光速不變是基本概念定義,然後通過嚴密的形式邏輯推導建立數學模型,一組數學模型定義的物理學定律構成完整的理論。

《物理學》是亞里士多德解釋自然的本體論,但亞氏並不認為《物理學》是完整的本體論,他要建立一個自然、社會和人生三位一體的本體論。

《形而上學》講什麼?與《道德經》有何相通之處?

從自然到人文

蘇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都在關心解釋自然的本體論,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的方向從自然轉向了社會與人生。

人作為社會動物,相比於關心自然的起源,更關心什麼是理想的社會,什麼是美好的人生。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給出了答案,"善"是自然、社會與人生的終極目標。

柏拉圖建立了自然、社會和人生三位一體的本體論,理論的基石是共相說,大意是世間萬事萬物是看得見的世界,其背後還有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隱藏的世界是完美的"相",現實的世界從中誕生,是一個從完美到不完美的過程。哲學研究是通過不完美的現實世界,發現其背後完美的"相"。

亞里士多德不同意老師柏拉圖的理論,他認為共相說在邏輯上有缺陷,亞氏用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建立了自然本體論《物理學》,社會本體論《政治學》和人生本體論《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想要建立的是自然、社會和人生三位一體的本體論,他稱之為第一哲學,研究第一哲學的前提是建立方法論《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講什麼?與《道德經》有何相通之處?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寥寥五千餘字,講的是人生、社會和自然三位一體的本體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人生,天地是社會,自然規則是"道"。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是自然的產物,認清了自然規則"道",人生和社會就不會偏離方向。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又是不可言說的,《道德經》開宗明義就指出了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本質不同。西方的本體論認為本體是不變的,萬物是千變萬化的。

因為本體是不變的,所以本體是可以被認識的。西方哲學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本體論,在尋找唯一真理的道路上,還誕生了現代科學。

《道德經》則認為"道"是千變萬化的,"道"既然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當然就不能說"道"是什麼。"道"雖然不可言說,但是"道"是可以被認知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讀,從萬物中可以認識到萬物的規律"三",從"三"可以認識"二",從"二"可以認識"一",從"一"可以認識"道"。

三二一是虛指,表明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層次的提升,才可以到達"道"的境界。

比如,今天的人類對自然的認知達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層面,如果將之稱為"二",那麼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理論就可以稱為"一"。

《形而上學》講什麼?與《道德經》有何相通之處?

東西方的道路

《道德經》構建了中國哲學的架構,這是一個靈活的架構,後人可以進行補充完善,也可以在不同的社會狀況和人生階段,調整目標與方向。

中國哲學認為“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變化的,正是這樣一種認知,使中國人可以完成儒釋道的三教合流,這在西方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西方哲人認為本體是靜止的、不變的、唯一的、可認知的,西方哲學、神學和科學的研究方向,不約而同的在探索唯一正確的本體論。

亞里士多德為了證明自己的本體論是對的,他人的本體論是錯的,發明了形式邏輯。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科學家,為了證明教會神學是錯的,發明了實證科學。

形式邏輯和實證科學組成的方法論,打開了現代科學的大門,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進入一日千里的大發展時期。

自然科學的進步影響著社會科學,方法論一脈相承,自然界有著唯一的真理,社會和人生也應該有唯一的理想與真相。

各種各樣的社會學理論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世界上,每一種理論都試圖給社會帶來長盛不衰的繁榮,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理論的範疇。

也許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應該從西方視角切換到東方視角,求同存異和靈活變通才是治世之道,一成不變的本體社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