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為什麼?

老孫遁世無悶


一直有一種想法,覺得自己最後可能只會到處漂泊無依。也許,在形成這個想法的內心深處,我還是渴望有一個依靠的。

我儘量讓自己性格淡然,一般不會出現很極端的情緒。其實也是自己性格遲緩吧。我不想讓周圍人對我投入太深的感情,大概也是自卑吧。覺得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能配上那樣的感情。我儘量讓自己保持開朗,豁達,成熟,理智。可是也可以說是沒脾氣,沒理想,沒追求。

我一直是抱有簡單的想法的,希望和朋友在一起能一直在一起,我們可以在一個地方工作,一起生活。幾年後,十幾年後,幾十年後,我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我們成了彼此的親人。然而,現實是,我們因為讀書而相遇相知,我們也因各自的追求而相去漸遠。城市太大,生活太亂,我們在彼此的微博朋友圈裡點贊問候,卻也可能沒有時間沒有心情沒有機會約出來一起說說話吃吃飯。

現實就是一座無形的大山,雖然看不見,卻一直在中間隔著。我一直在想,這個世界到底是一個怎樣存在啊


狐的微美文


這句話是說:內心沒有安定或平靜下來,不管你在哪,就算是在住的地方,也不算真的安定下來。這句話出自三毛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原文寫道: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這句話是強調夢想的作用,人的一生至少應該有一個可以讓自己堅持一生的夢想,有夢就有希望,如果沒有了夢想,就像一個人迷失了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這句話最早的語義衍生自北宋時期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創作背景是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原文: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白話釋義:無論去到萬里以外的地方還是遠在他鄉,只要心裡有家鄉,心中安然,哪裡都是我的家鄉。意思是說人要懷有夢想,要是心都沒有安定,就不會有家的感覺,所到之處都不會感覺到溫暖,因此到哪裡也都是在流浪。


直擊心靈的話


  • 謝邀,很樂意與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 中國人的家族意識,歸宿感大概是世界上所有國家和種族中最強烈的那部分吧。中國人即便走遍世界,臨了還是想著要落葉歸根,回到生他養他的故土。抱有這種思想的人,他的心唯一的棲息地,就是魂牽夢繞的故鄉,這樣的人,無論立身在哪裡,只要不是家鄉,於他而言就是流浪。
  • 還有一種是背井離鄉,已經在新的城市或國家工作生活,並且已經接納和適應是新的生活,也已將目前生活的城市視作第二故鄉。故鄉只是夢裡的一絲嘆息,卻是生活中再也觸及不到遠方。偶爾也會有些塵世飄零之感吧,不過相對於“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句話,我更欣賞蘇東坡的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如今的世界已經多元化,我們不可能永遠固守一地謀生,不如尋一個足於令我們身心安寧的城市棲身,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利大於弊的,再說現在交通出行也特別便利,全世界也不過是個地球村。
  • 所以,身心都不必困守一城,畢竟“此心安處,是吾鄉!”


芊羽25


“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句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其中就包括我自己,一位離異多年的單親媽媽,一直獨自在外漂泊,不敢再相信愛情。

人們常說: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說著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好難。

丈夫離開了我,女兒不在身邊,心裡沒有了任何依靠,無論走到哪裡,再熱鬧的城市,再喧囂的環境,始終感覺心都是孤獨的,有時候甚至感覺,自己就是那大街上流浪的孤兒,心裡盡是迷茫,無人關心,無人傾訴。

曾經試著再次尋找心中可以依靠的他,但卻總是在最後一刻轉身離去。

也許是一次失敗的婚姻,讓我喪失了追愛的勇氣,但人總要往前看,總要試著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懼,過去的只能讓它過去。

活在這紛擾的世間,總要為漂泊的心,找到一個歸處。心若沒有棲息之所,走到哪裡都是流浪,無他,無家!


色彩新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渴望有一個歸宿,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就缺乏了歸宿感。生活中的我們,除了物質生活,同樣需要情感的歸宿,心需要一個港灣去停泊,需要一個可以歇息的地方。愛的世界會讓人溫暖,沒有愛的世界同樣讓人感覺孤獨。夜色下,匆匆的行人中,有多少人在深夜難眠,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懂自己的人。


伊人美圖秀


我們可以把問題裡的字換一個。你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


東興小喇叭


中國古人就說:狐死首丘,棲息是中國人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思想,給心靈以寄託,這樣人生就不在流浪,沒有寄託就像五根的浮萍,風到哪裡你就到哪裡,沒有了自由。


漪漣月


心一直在肚子裡,心在哪,家在那。


為追一個夢


那是因為你沒有家的感覺,或者說沒有找到家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