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我们从一次空袭开始。

1940年8月25日,英国空军,发动了第一次针对柏林的轰炸。

虽然规模不大,但依然让德国高层很难堪,尤其是胖子戈林先生,因为他曾夸下海口,称柏林从来不会遭到轰炸。

出于政治和军事考量,希特勒下令建造一种防空塔,配合地面部队和空军,形成立体交叉防空网。

由施佩尔担任总工程师。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这种防空塔由两组建筑(射击塔和指挥塔)搭配,形成一种实际的作战组合。

射击塔长宽各70.5米,高41米,装备4座双联装128mm放空炮,同时配备辅助的37/20mm放空炮,形成高地搭配防空网。

指挥塔长50米,宽23米,高44米,主要配备雷达和瞄准计算仪器,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20mm机关炮。

除此之外这种建筑还考虑到了多用途性能。除了放置病床、医疗器械外,还可以容纳1万多人。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当然这种建筑的造价也非常昂贵,1941年3月。柏林动物园1号塔完工,总费用550万帝国马克,而弗雷德里希山二号塔完工时,总费用达到了2400万(150辆虎式坦克就这么没了)。

为了保护一些重要城市,德国在柏林、汉堡、维也纳等地,建造了数座防空塔。

这种建筑有效阻止了飞机轰炸,造成的伤亡等级上升。

43年汉堡防空塔完工时,盟军轰炸机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打的鸡飞狗跳。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英国空军一直识图在柏林,重演一场德累斯顿那种规模的“火焰风暴”,但已经在汉堡防空塔吃尽了苦头,所以一直没能如愿,以至于“打掉防空塔”成了英国人的夙愿。

从41年到45年,这些建筑抗住了盟军无数次的轰炸,抗住了苏军重炮的轰击,依然坚挺。

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固执,加上对建筑艺术的狂热,造就了这些军事建筑学的杰作。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47年出于某种“夙愿”,或者回忆起了一些心酸往事,英国人决定拆除这些防空塔。

但他们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7月28日动物园防空塔。小一点的指挥塔被成功爆破。

8月30日,射击塔爆破,英国人在里面安装了25吨炸药,并邀请许多媒体参观。结果一阵巨响,烟雾散尽后指挥塔依然屹立不倒。

美国媒体以此为题材,写出了一篇著名报道《德国制造》。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不甘心失败的英国人,又打了几百个炮眼,安装了35吨炸药,这一次爆破成功了,但后续的清理工作持续了两年时间。

英国人终于放弃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现在这些昔日的军事建筑,成为了德国一些城市独有的新地标。

在落日余晖中,依然能感觉到昔日的肃杀和威严。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它们有的被改成了酒店,有的被改成了高级会所。

第三帝国往事——暴力美学的极致


我想,人类终究是要铸剑为犁,向往和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