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又分为胎生、卵生和卵胎生三种。其中卵生代表鸟类的繁殖方式又显得极为特殊,首先它们必须抵达繁殖地,接下来就是占区、求偶、营巢、产卵、孵化和育雏,进而完成一整个的繁殖行为链,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繁育的失败。

所以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一、夸张的占区求偶行为

鸟类的求偶十分夸张,被称为求偶炫耀,每一种鸟都有特定的求偶歌声、羽衣色彩和求偶行为。

一般情况下都是雄鸟发出求偶,在求偶时,多数雄鸟会变得更加善于鸣叫,鸣声或高亢豪放、或宛转悠扬,比如求偶的雄性画眉鸟就会不断的大声鸣唱,这既是在向雌鸟表达爱慕之情,同时也是在向竞争者发出警告,以示它的占区不容侵犯。

有些雄鸟的羽毛非常艳丽,以此来取悦雌鸟,比如雄性的红腹锦鸡,它的求偶行为就是非常炫耀的。求偶时,雄鸟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着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当这些做完,站到雌鸟正前方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会向外蓬松张开,彩色的披肩羽盖住头部,像是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鸟一侧的翅膀稍微压低,另一侧翅膀翘起,将翅膀和背、腰上五彩斑斓的羽毛一起展示在雌鸟面前,尾巴也会倾斜过来,同时双眼向雌鸟脉脉传情,如果此时雌鸟很中意这只雄鸟,就会发出“嘶嘶”的艳羡声。

另外还有些雄鸟会做出飞鸣、伸颈、突胸的动作,待雌鸟中意以后,两鸟便会共鸣共舞,或交喙相吻,或互相梳理羽毛,几次反复之后,便开始交配。

而有些雌鸟就比较另类了,需要雄性求偶者相互之间争斗的刺激,才能交配繁殖,只有雌雄鸟同步发情,才能顺利完成交配。

不过,总的来说,众多雄鸟对雌鸟争夺性的求偶,确实是鸟类繁殖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红腹锦鸡的炫耀式求偶

拓展资料:鸟类的配偶关系

鸟类的配偶关系有很多种,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终生配偶制

这类型的鸟主要有天鹅、大雁、鹤等,它们与配偶信守终生,即使是配偶死去也不会再找新的配偶。

2、单配偶制

比如鸽子、鸳鸯等,它们配对后会长期厮守,一方会因为另一方的死去而长时间的悲哀,但是时间一长还是可以再次配对;还有一种是繁殖期的单配偶,比如百灵鸟,繁殖期间,雌雄百灵鸟会相互追逐配对,组成家庭,共同筑巢养育雏鸟,当雏鸟长大能够独立生活时,这个家庭便会自动解体,等到下一个繁殖期到来,再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繁衍后代。

3、有限单配偶制

即1只雄鸟与2-5只雌鸟配对,或者是1只雌鸟与2-5只雄鸟配对,鸡形目的许多鸟都属于这个类型,比如鹌鹑、雉鸡、红腹锦鸡等。

4、不固定配偶制

配对是随机的,在繁殖季节里,雌雄鸟在产蛋前相遇,只要彼此喜欢,即可配对,比如松鸡、杜鹃等就属于这个类型。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天鹅的配偶关系属于终身配偶制

二、多样化的营巢技能

筑巢是鸟类的本能,鸟的筑巢一般在交配前后进行,主要由雌鸟承担,比如沼泽山雀、绣眼鸟等,也有的是雌雄鸟共同承担,比如鸽子、百灵鸟、黄雀、麻雀、黄鹂鸟、寿带鸟、喜鹊等。鸟巢是鸟产蛋、孵化、育雏的场所,绝大多数的鸟都会营巢,不同种类的鸟,其营巢技能,所筑巢的巢形、大小、结构、建巢材料都是不一样的,常见的鸟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面巢

这类鸟巢主要筑于地面,草丛或灌木丛中,代表性的鸟有云雀、百灵鸟、芙蓉鸟、八哥等,另外还有鸡类、鹤类、雁类等走禽、涉禽和游禽类的鸟也会筑地面巢。

这种巢的结构极为简单,利用地面的凹坑或亲鸟在地面上刨个坑,用杂草、树枝树叶铺垫而成。巢的形状有圆形、碗状、杯状等,另外,因鸟在地面上孵化,受到其他动物伤害的机会多,所以卵的颜色以及孵卵鸟的体色与环境颜色相近,这是一种保护色。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鸟类的地面巢

2、水面浮巢

用水草编成的厚盘状巢,这种巢在水面上浮动,涉禽、游禽类的鸟多筑这种巢,比如白骨顶鸟巢等。

3、编织巢

编织巢是用树枝、草茎、羽毛等编织而成的巢,雀形目的许多鸟,比如朱顶鸟、绣眼鸟、沼泽山雀、黄鹂鸟、金翅雀、太平鸟、寿带鸟、灰背伯劳、喜鹊、黄雀、红嘴相思鸟、画眉鸟等都筑这样的巢。

编织巢按照形状和编织的结构分为枝架巢和吊篮巢。枝架巢包括杯状巢、台巢、倒圆锥形巢,碗状巢、碟状巢等。杯状巢又分为深杯状巢和浅杯状巢,黄雀、红嘴相思鸟的巢为深杯状巢,沼泽山雀、金翅雀、太平鸟、松鸦、灰背伯劳、画眉鸟等的巢为浅杯状巢。

喜鹊、乌鸦、鸠鸽用树枝搭建台巢,寿带鸟的巢为倒圆锥形,黄鹂鸟、绣眼鸟、朱顶鸟等用麻丝、棉絮、草茎等编织吊篮巢。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高挂枝头的编织巢

4、泥巢

泥巢是用胶泥掺入草筑的巢,比如家燕、金腰燕等用泥草在屋檐下筑的巢。

5、洞巢

筑洞巢的鸟类有:在水边泥中筑巢的翠鸟,在沙土峭壁中筑巢的沙燕,在树洞中筑巢的鹦鹉等。

另外,还有一些鸟比较懒惰,自己不营巢,把蛋产在别的鸟巢中,由其他种类的鸟代为孵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鹃鸟。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屋檐下的燕子窝

三、易受影响的季节性产蛋

鸟类的繁衍有季节性,在繁殖季节,鸟的生殖腺体积会增大好几倍,等巢穴筑好以后,雌鸟没几天便开始产蛋。产蛋是鸟类繁殖的核心,它们一年可产蛋1-3窝,不同鸟产蛋数差异很大,最少的每窝1枚,多者每窝可达20-30枚,不过正常情况下是4-8枚。

另外,根据鸟的生殖原理分析,鸟的排卵、产蛋是受垂体分泌的生殖激素调控的,鸟类繁殖地的生物信息、环境、光照、温湿度等直接影响垂体产生和分泌生殖激素。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鸟的产蛋数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给鸟类创造适宜的环境,也可以使它们多产蛋。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巢中的鸟蛋

四、长得好看不参与孵化

鸟类的孵化多数是由雌鸟承担的,但是也有雌雄共同承担的,比如鸽子。只有少数鸟是由雄性承担,极个别的是由其他鸟类代孵化,比如杜鹃自己不筑巢,不孵化,直接将蛋产在其他鸟巢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

另外,一般来说,羽色区别不太明显的雌、雄鸟都会参与孵化,但是如果两性羽毛有明显区别的,大多数由羽色较淡的雌鸟孵化,比如雄性的红腹锦鸡就不参与孵化。

鸟类的孵化期长短不一,一般小型鸟孵化期为12-15天,中型鸟18-28天,同时,同一种鸟因气候、环境等的差异,孵化期的长短也会略有不同。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孵化多数是由雌性鸟类负责

五、尽心尽力的育雏

按照雏鸟的发育类型可以将雏鸟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两种。早成鸟是指一出壳就能随亲鸟觅食的雏鸟,故又称之为离巢鸟,这类鸟多生活在地面或水面;晚成鸟出壳时,全身几乎没有羽毛,不能行走,必须留在巢内,由亲鸟哺喂,故又称之为留巢鸟。

一般来说,留巢鸟的留巢时间与孵化期相同或略长,如果是人工饲养在笼子里的留巢鸟,留巢时间会比野生鸟更长一些。

早成鸟抚育雏鸟的任务由孵蛋的亲鸟承担,晚成鸟则大不相同,一般由雌鸟孵蛋,雄鸟育雏,双亲同时孵蛋的,则共同育雏。晚成鸟哺喂雏鸟的食物主要有三类:

1、嗉囊分泌的乳糜或经嗉囊软化的食物,鹦鹉、鸽子属于此类;

2、腺胃内的食物,金丝雀属于此类;

3、小昆虫及幼虫,百灵鸟、云雀等属于此类。

亲鸟育雏,负责给水、喂食、清除巢内粪便,借助鸟巢和用身体为雏鸟提供温度并遮风挡雨。雏鸟的食量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3周龄以前,体重几乎每周增加一倍,因而亲鸟每天的喂食活动十分忙碌,据统计,黄鹂鸟、伯劳等亲鸟每日捕食往返能够达到70-100次,直到雏鸟能够独立觅食为止。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发冠卷尾鸟育雏

小美寄语:

以上所做的鸟类繁殖特点的分析,是基于自然界中野生鸟类进行的一个整体概括,其中的一些特性并不太适合家庭饲养的宠物鸟。不过话又讲回来了,只有深入研究鸟类的繁殖习性,才有可能为下一步实现宠物鸟的人工繁殖奠定基础。随着宠物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普通家庭当中,以后必然会有许多的养鸟知识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所以,小美希望这篇文章对养鸟爱好者们能够有所帮助。

生殖方式为卵生的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