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极受武则天宠信的上官婉儿,为何被罚黥刑,险遭毁容?

人生如戏6070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关于上官婉儿的黥刑,也就是脸上刻字,有两种说法。

第一,上官婉儿违背了武则天的旨意。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从奴婢一手提拔上来的女官,14岁开始在武则天身边服务。

她负责处理奏表,参决政务,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政务秘书,是具有一定实权的人物。

照常理来说,武则天对她有知遇之恩,还有救命之恩,上官婉儿应该是武的心腹。

但上官婉儿这女人不简单,除了淫荡以外,还颇有政治头脑。

作为一个政客,上官婉儿根本谈不上忠心武则天,只是忠心于权力而已。

实际上,上官婉儿八面玲珑,四处下注。

比如武则天没有垮台之前,上官婉儿就联络唐中宗一派,同韦后和安乐公主两个贱人保持很好的关系,将中宗架空,太子李重俊也被他们打击,危在旦夕。

结果武则天下台,上官婉儿却没事,仍然保持自己地位。

之所以不支持太子李重俊,主要是他的实力不行。

随后太子李重俊为了自保,被迫政变,上官婉儿仍然站在韦后这边,挫败政变,杀死了太子李重俊。

由此上官婉儿深深得罪了李唐皇室,下场不会很好。

但此时上官婉儿发现韦后专权,但又缺乏足够的能力。相反,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则颇有政治手腕,联合了临淄王李隆基等李唐皇族,逐步占据上风。

上官婉儿迅速开始保持中立态度,她暂时不能判断哪一边会赢,也开始笼络太平公主,两面下注。

结果,韦后下毒害死中宗(一说是安乐公主下毒),试图效仿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

但太平公主手腕老辣,加上后起之秀李隆基也有卓越的政治能力,两人联手突然先下手为强,干掉了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

随后当时上官婉儿表示中立,但毕竟有过同韦后合作为虎作伥的先例。于是,李隆基就将她一起杀了,斩草除根。


扯了这么多,武则天为什么处罚上官婉儿,还是用对妇女最不利的纹面的刑罚?

说通俗点,武则天的智商当然看出上官婉儿不可靠,虽有才但善于趋炎附势。

武则天随便找了个借口,对上官婉儿给予惩罚,目的是敲打她,让她老老实实为自己服务。


第二,上官婉儿同男宠张昌宗偷情。

上官婉儿同韦后一样,颇为淫乱。

她前后有过多个情人!

一说,武则天男宠张昌宗英俊潇洒,是少奶杀手。上官婉儿迷上了张昌宗,两人私下偷情,被武则天发现。

自然,武则天不会在乎一个男宠,只是觉得上官婉儿不分上下,肆无忌惮,必须惩罚。


需要说明的是,上官婉儿被纹字在额头上以后,倒是发明了两种美容的方法。

第一,就是在额头画上花的形状。

这种类似于彩绘的化妆可以遮盖纹字,后来竟然成为唐代贵族妇女的时尚。

第二,就是留下长长的刘海,以遮住纹字,后来同样成为时尚。


萨沙


关于上官婉儿所受黥刑一事,史家说法各异。

一种说法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薛怀义有关。据说薛怀义失宠后前去求见武则天,上官婉儿知其失宠而不予通报。怒火中烧的薛怀义便一把火烧掉了奢华的明堂。武则天追究根由,便给了上官婉儿黥面之罚。


另外一种说法就更加流行了:某日,武则天和宠儿张宗昌颠龙倒凤,上官婉儿在一旁侍奉,当时的上官婉儿也就是30岁左右,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听的是热血澎湃,便偷偷向床上瞄去,看到张宗昌健壮的身躯,更是面红耳赤,几乎不能自持!便在这时,武则天的目光转向上官婉儿,见上官婉儿直勾勾盯着张宗昌,立马就怒了,骂道:“尔敢觊觎吾男宠?”,直接将一把匕首扔向上官婉儿,婉儿躲避不及,额头被划了一道疤!


上官婉儿被毁容后,为了掩饰额头伤疤,在额头伤疤附近画上点点红梅,没想到却显得更加娇艳,宫女们见状,纷纷效仿,“红梅装”盛行一时!

2013年6月,一单位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当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后,发现了墓志铭,只见墓志盖上面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里面记载上官婉儿的世系、生平等信息,考古人员断定这座墓地就是上官婉儿的墓地。


让考古人员意外的是,如此大的墓地里竟然没有发现上官婉儿的尸骨。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震惊事实,上官婉儿曾被认为破坏,而且专家表示这不是一般盗墓贼导致的,而是官方有组织的破坏。

查询史书我们只知道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斩杀,而上官婉儿,也被李隆基斩于旗下!

至于破坏上官婉儿墓地的凶手是谁,已经成为了未解之谜了。


太史员外郎


我是爱吃蘸酱面的独爱炸酱面,我来回答

写作不易,请加关注,欢迎讨论,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武则天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她的一生就是个传奇,而伴随着武则天的还有另一个传奇。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当武则天称帝后,每次与大臣议事之时,都会令婉儿躲在龙案之下,令其将臣属们的言语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有一次宰相对事之时,恰好高宗也在场,本就正处于天真岁月的上官婉儿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忍不住掀开了案布偷看了一眼,结果被高宗所发觉。事后,武则天气急败坏下随手抓起一把匕首,插在了她的脸上,并下令不准拔出。但毕竟钝物刺面的疼痛难以忍受,于是在一首“罪奴当万死,还乞龙颜开”的《乞拔刀子》的献诗中,这才平息了武则天心中的怒气。


女皇武则天有一个面首名叫张宗昌,相传上官婉儿喝张宗昌之间有些暧昧,二武则天也知道这个情况,考虑到上官婉儿是其日常政务中得重要帮手,严厉处罚她自己日后日常工作没人能帮,而不处罚自己面子不好看,于是就有了上官婉儿第二次“毁容”,在上官碗儿前额上刻下了“黥面”。


自此,上官婉儿脸上留下了一道疤痕,于是上官婉儿在伤疤上刺了一株梅花,变成了后来的“红梅妆”。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独爱炸酱面


上官婉儿,唐朝的传奇女子,她是当时除武则天之外,最有权势的女人,有“巾帼宰相”之名。

她一生的大半荣耀都是武则天给的,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心腹。

而所谓“黥刑”就是在脸上刻字,这个就相当于毁容了!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像上官婉儿这样的女人来说,容貌被毁,比杀了她还惨。

那么,作为武则天身边第一女官,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上官婉儿为何会遭此酷刑呢?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施以黥刑,流传下来的说法相当地多。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和武则天争男人

武则天有个男宠,叫张昌宗,长得帅又有才,那方面估计也还行。

据说有一次张昌宗跟武则天“办事”的时候,这个女秘书当场看到了,那个时候的上官婉儿是少女怀春,那个张昌宗又有吸引女孩子的魅力。

而且上官婉儿这个女人性格本来就有点强势且开放,经常喻人私通,像武三思、崔湜,都和她闹过绯闻!

于是,这两个人私底下开始有了接触,男女之间的这种事,就好象是火苗,点着了之后,那真的是控制不住。因此,这事最后还是让武则天知道了。

武则天怎么可能让别的女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跟自己的男宠有私情。于是,武则天就在上官婉儿的脸上施以黥刑,用意是让这个女孩子变丑,看她以后还凭什么勾引自己的男宠。

这种说法,如果大家知道武则天这个女皇帝的脾气跟性情的话,肯定对这种说法有所存疑的。

虽说武则天非常地爱惜眼前这个人才,可是,自己行事如此地霸气,还有女孩子敢挑战自己的皇威,那当然是不能姑息,直接就是杀头的事情。

还有一个说法,也是和武则天的男宠有关:

薛怀义这个武则天昔日的男宠,有一天去求见武则天,当时的上官婉儿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失宠了,所以就没有向自己的老板通报这件事情。

薛怀义一气之下,直接就是烧了明堂。本来很小的一件事情被闹大了,武则天问清了缘由之后,将满腔怒火撒到了上官婉儿的身上,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黥刑。


受了黥刑的上官婉儿并没有毁容,而是被她巧妙了遮掉了。后世之人知道的梅花妆跟上官髻都是出自她之手。

前者是一种妆容,也是当时很流行的妆容。后者是一种发型,也是当时她遮盖黥面之刑的方法之一。

不过我觉得,这两个说法说服力都不大,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之间的君臣关系,应该不会因为男宠而发生如此之大的裂痕。

武则天之所以如此针对上官婉儿,主要还是信任度上出现了问题。

上官婉儿是个政客,颇有政治头脑。虽然武则天对她有知遇之恩,并将其作为心腹。但她对于武则天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其人反复无常,善于趋炎附势,玩弄权术。

“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景龙文馆记》

这个可以从她与韦后和安乐公主就看得出来,如果她对武则天忠心,必然不会与这两个阴谋之辈搅在一起。这也是为何武则天还政李唐后,她上官婉儿还能身居高位的重要原因。后来,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可见其人不是太可靠。

这也是为何后来李隆基要杀她!

显然,武则天很可能是发现了上官婉儿这个人不太老实,所以采取这种诛心却不杀人的刑法来敲打上官婉儿。


白话历史君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官婉儿,唐朝著名才女,她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坎坷。很小的时候,因为爷爷上官仪得罪了当朝皇后武则天,而获罪被杀。古代讲究的是一人获罪,祸及三族,因此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被发配到宫中为奴为婢。


或许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其文采,加上比较讨人喜欢,让武则天给注意到了,因此将她带到身边,掌管宫中制诰三十多年,常被称为“内相”。

不过据传,有一次上官婉儿被罚黥刑(就是在脸上刻记号的意思),差点毁容。那么作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历史上众所纷纭。

  1. 有人说,是因为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奸情,不巧让武则天发现。而这件丑事也不好宣扬,加上上官婉儿制诰下令,几乎没让她操过心,但是为了以示惩戒,决定施以黥刑,让她吸取教训,皇帝的男人,不容染指。


  2. 也有人说,是因为上官婉儿忤逆武则天的旨意,惹武则天不快。那是武则天称帝之后,扬州司马徐敬业(徐世绩的孙子)看不下去,决定讨伐武则天,但为了师出有名,便让天下有名的才子骆宾王写下《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檄》,因上官婉儿也是个才女,看到这篇檄文后,爱不释手。后来徐敬业失败被杀,骆宾王被全国通缉,上官婉儿一时说错了话,要爱惜人才,因此武则天一怒之下,对她施以黥刑。

对于这两个原因,我比较倾向第一个,历史上说,上官婉儿是与张昌宗有过奸情,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不可能不知道。有可能后来发现后,张昌宗为上官婉儿求情,这才只是黥刑,险遭毁容。


我是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青史回声,我为上官婉儿代言。


青史回声


说起上官婉儿,可是唐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武则天一朝和唐中宗李显时代,她是朝廷非常显赫的人物。不过由于在武则天时代,惹怒过武则天,被武则天罚黥刑,在额头上刺字。


黥刑就是在脸上刻字,并且涂上墨碳,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生都无法洗掉的。上官婉儿在历史上可谓是非常具有文学才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这方面的天分。武则天发现之后,就提拔她当自己的秘书,帮助自己批阅奏折和处理政务方面的事情。武则天既然如此信任和喜欢上官婉儿,为什么又会在她额头上刺字呢。



这个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在武则天和宰相们议事的时候,不合时宜的露了头,让宰相们发现了,让武则天感觉非常丢面子。所以武则天为了责罚上官婉儿,就在她额头上刺字以示警醒,同时告诫她不要逾越自己的身份。



另外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失宠,当时薛怀义非常愤怒,要面见武则天,但上官婉儿拦住了薛怀义,不予通传。薛怀义一怒之下烧了明堂,惹出了不小的乱子。武则天震怒之下把责任推到上官婉儿的头上,所以就在她额头上刺了字。



还有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了暧昧的关系。所以这样也惹恼了武则天,导致武则天罚她黥刑。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武则天只是把上官婉儿当做她自己的奴婢而已。一旦上官婉儿在某些事情上惹恼了她,照样会对上官婉儿重罚。爱美是女人的天性,额头上有字自然不好看,上官婉儿想出来一个方法,就在额头上涂了梅花,把刻的字给掩盖掉,这就是后来的梅花妆。



不过不管怎么样,上官婉儿在武则天一朝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后来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也封她为昭容,继续在新朝中拥有很大的权势。但正是因为和政治牵扯太多,所以也给上官婉儿后来带来了悲剧,尤其是她在太子李重俊兵变被杀的过程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导致后来她在李隆基的兵变中被杀。


天龙论史


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度,不仅诞生了千古一女皇,还诞生了一十分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便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才高八斗、精明能干,为女皇武则天办了很多事情,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但是却曾被武则天施以黥刑,在其额头上被刺以“忤旨”两字,这是为什么呢?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之间的恩恩怨怨

起初,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是有着血海深仇的,这还要从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说起,在唐高宗李治还在位时,二圣临朝,李治曾感受到武则天在政治上带来的压力,曾想对其施以手段。

李治暗中命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但是最后却失败了,失败了自然要有人承担后果,因此,上官仪朝自然的成为了替罪羊。上官仪一家近乎被灭了族,只有小孙女上官婉儿与上官婉儿的母亲得以幸存,却也被贬掖庭为奴。


因此,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是有着灭门之仇的。

上官婉儿为何会成为武则天的大红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上官婉儿便是香酒、金子。

上官婉儿经过母亲精心的培养,自小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言谈举止合理大方,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而其不光有才,长的也极其精致美丽,是万人从中一眼便会被人看出来的感觉。

在上官婉儿十三岁时,朝见武则天,被武则天一眼相中,认可此女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于是将其留在身边,对其好生培养,就这样武则天创造了千古一杰出女政治家。



而随着二人朝夕相处,上官婉儿也被武则天的人格魅力彻底的打动,于是放弃了个人恩怨,誓死效忠于武则天。

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武则天施以黥刑?

伴君如伴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上官婉儿也是如此,因为摸了老虎的屁股,而惹怒了老虎。

《旧唐书》中记载:

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大致意思是,在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犯了大错,应该被杀,但是武则天爱惜其才,没有杀她,只是在其脸上刺了两个字,让其长记性。


《旧唐书》中虽然记载了上官婉儿被施加的什么刑法,却没有说记载为何受罚,那么上官婉儿是因何受罚的呢?

这还要从武则天的男宠说起,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有四大男宠,分别是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沈南蓼,而上官婉儿遭受黥刑,便与四大男宠之一的张易之有莫大的关系。

据说在武则天与男宠们寻欢作乐之时并不避讳上官婉儿,而此时上官婉儿正值青春懵懂之际,在加上张易之也正值壮年,二人情真意切、情同意和,因此眉来眼去,产生暧昧之情。但是好景不长,女人都是敏感的,很快的这件事情便被武则天发现了。


因此,武则天大怒,本欲诛杀上官婉儿,但是由于张易之的求情,以及自己爱惜上官婉儿的才华,最后并没有忍下心杀害上官婉儿,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后武则天在上官婉儿的额头上刺下了“忤旨”两字,以示惩戒,以及让其长个记性。

对于女性来说,脸上被刺字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但是上官婉儿有妙招,在其额头上,又刺了一个玫瑰花,将字完全掩盖,因此还多了一分惊艳,更加的有女人韵味。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女儿,在武则天时代被武则天相中,协助武则天处理朝廷政务,成为武则天乃至唐中宗时代朝廷内外极其显赫的人物。上官婉儿虽然得武则天的信任和欢心,但是也由于过于得意忘形而得罪过武则天,并且有一说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暧昧的关系,所以被武则天罚黥刑,险遭毁容。



上官婉儿的父亲是唐朝名相上官仪,由于武则天在唐高宗时代有一次过于嚣张跋扈,惹怒了唐高宗,唐高宗决定废后,并命令上官仪拟旨。武则天及时赶到并质问唐高宗,唐高宗就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结果上官仪被处斩,而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被抓到宫里去做奴婢。所以,上官婉儿的幼年是比较悲惨的。

后来上官婉儿由于书香门第的遗传,所以在文学方面非常具有才能,在13岁的时候被武则天相中,提拔她成为自己重要的助手。此后,她一直帮助武则天负责处理奏折和朝中的政事,在武则天一朝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武则天死后,她被唐中宗李显封为昭容,帮助自己处理政事,继续在朝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上官婉儿长期处在朝政这个大漩涡之中,与政治牵扯太多,后来在唐玄宗李隆基发动的兵变中被杀。

上官婉儿被罚黥刑,就是在额头上刻字。据说是她因为某些事情惹怒了武则天,本来武则天想杀了她,只不过因为爱惜她的才能,最终只是在她额头上刻字而已。至于上官婉儿惹怒武则天的事,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虽然在朝廷地位非常高,但毕竟只是个奴婢。而武则天和宰相在商议事情的时候,让上官婉儿在屏风后听,以便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出处理。有一次上官婉儿由于好奇忍不住探出了头,让宰相们发现了。这让武则天非常的震怒,因为上官婉儿逾越了奴婢的身份,所以武则天在她额头上刻字,让她警醒。


另外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了暧昧的关系。武则天的男宠非常的多,最有名的就是张易之和张宗昌兄弟。上官婉儿在这方面做得也不怎么样,据说有多个情人,但是上官婉儿尊卑不分,和武则天的男宠发生关系,这让武则天感到极其愤怒,所以武则天下令给上官婉儿额头上刻字。

女人是爱美的,在额头上刺字自然会对容貌有极大的影响。但是这个难不倒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最终在额头上刻了一个梅花掩盖了字。没想到刻上这朵花的效果非常好,以至于后世很多美女都效仿上官婉儿,在额头上涂上花,显得更加美丽妩媚。

总之,上官婉儿虽然极具才能,非常得武则天的信任,但那主要是在政务处理上的,说白了上官婉儿只是武则天的一个秘书而已,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奴婢而已。当上官婉儿得意忘形,惹怒了武则天之后,武则天也就对她进行重重的刑罚。


平安读历史


上官婉儿被施黥刑(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真正的原因,野史中多有猜测。


上官婉儿天生妖冶艳丽,秀美轻盈,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尤其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

对于武则天身边的人来说,他们实质不过是玩物而已,在这样的情形下,同病相怜的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产生了爱情。

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的私情很快就被武则天发现,她不舍得处置张昌宗,于是上官婉儿就成为发泄的目标,虽然逃过一死,仍然被处以黥刑。

唐代这是一种比较轻的肉刑.黥面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黥面显然是最轻微的。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因此,人们把它列为酷刑之一。最初,墨刑的施行方法是用刀刻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

受过这种刑罚的人脸上会留下黑色的字迹作为犯罪的标记.这样不但是肉体受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污辱!所以这种刑罚对于上官婉儿这样的才女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在传说中,上官婉儿请求行刑人以朱色刺纹,从此她的额上有了一朵朱红的梅花,反而平添几分风姿。实际上,婉儿和行刑人既不可能、也不敢在武则天的面前做这样偷天换日的勾当。刺青应该还是被不折不扣地施行了的。不过梅花妆也确实是她的发明——这是以金银箔制成梅花贴面额的妆法,倒很有可能是她成为唐中宗嫔妃后为遮掩刺青的发明。另一项与黥刑有关的发明则是发型。为了遮挡疤痕,上官婉儿创造了一种卷曲的发髻,号“上官髻”。


野史中除了张昌宗之外,另一种说法则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薛怀义有关。据说薛怀义失宠后前去求见武则天,上官婉儿知其失宠而不予通报。怒火中烧的薛怀义便一把火烧掉了奢华的明堂。武则天追究根由,便给了上官婉儿黥面之罚。


星鵼下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