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1


突如其來的疫情,一瞬間禁錮了人們的自由,但彷彿也給了人們太多的“自由”。

在孔二老師看來,此次疫情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是由於一些人普遍缺乏自律原則所造成的。比如網友嬉笑怒目的吃蝙蝠、吃野生動物等,也比如抖音裡各種被曝光和抨擊的不戴口罩、不聽勸告、隨意走動、強行闖路、屯菜搶購、隱瞞病情、花樣謠言等。

人,似乎總是缺乏一份管理自我的能力。

曾經在朋友圈流傳頗廣的“自律”,人人引以為傲的標籤,也彷彿被那不明所以的病毒,瞬間瓦解成昨日雲煙和及時行樂。

以往的人們總想通過自律來給他人上課,如今才自己反倒被疫情上了一課。

對於人生,孔二老師比較相信自律的美好,而不相信放任自流的自由。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比如面對延期復工所衍生的“無所事事”,自由派依舊沉浸於王者和開黑,而身邊的自律者彷彿總是乏善可陳。之前孔二老師看過一個理論,大意是說人與人在學習、工作中的差距其實相差無幾,真正的懸殊是在對“業餘時間”的不同處理態度上。有人在業餘時間上付出不亞於學習、工作時的心力,逐年累月,就在無形中“拋棄”了同齡人。

試想,日常的業餘時間的潛在效能尚且如此,更何況此次曠日持久的閒暇時光。

很多人都熟悉牛頓的故事,1665年倫敦爆發鼠疫,20多歲的牛頓不得不回到鄉下莊園過起了養老一般的日子,但也就是在這“窮極無聊”的18個月裡,他完成了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光的分解、微積分等重大發現和研究,奠定了他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這聽起來像一碗熬了幾個世紀的陳年老雞湯,況且高山仰止,幾乎沒有人會拿牛頓這樣不世出的天才來自比。但孔二老師之所以提及,並不是想說我們可以像牛頓一樣可以改變世界。

而是,高級的人生是活出真正的理性美和自律美。當很多人把聽從內心的聲音、大把的閒暇時光當成衝動,這是不瀟灑,只是為自己的退縮和意氣用事找個藉口。

很多人會說,疫情讓我運氣變差,原本想要過完年大幹一場,現在只想著得過且過。是的,你無法改變運氣,但你可以改變運氣的運氣;把自己帶到優勢的境地,是一切努力的第一步。對於個人而言,應該去正確的地方,在水多的地方挖井。切勿以穿越荒漠為榮。

2


孔二老師一直認為,消磨時間和浪費金錢一樣,並不是一件什麼值得炫耀的本事,因為這種能力是個人都會。相反,想要做到上進卻需要才華跟努力。就像揮霍萬貫家財十分容易,無需誰教,但要學會理財,卻是一門終身的學問。

同理,我們該如何打理時間?

在二戰戰敗後的日本,二十多歲的盛田昭夫也迎來了自己一生中最遊手好閒的時光。國家百廢待興,他百無聊賴。後來,物理專業畢業的他,開始對來自美國的收音機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像拆樂高一樣一頭鑽進了屋裡,開始研究其中的各種構成與組裝。也正是這個時間點,成為了後來索尼帝國的起點。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如今談及索尼彷彿不那麼“時髦”,對索尼大法的信仰似乎已經是上世代的事兒。

那麼特斯拉恐怕是當下自蘋果之後最炙手可熱的科技偶像了。

創始人馬斯克是個典型的理工男,他對時間的管理幾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幾乎任何事宜都設有嚴格的時間限制,而那些在他認為無足輕重的事兒,將統一被限定在5分鐘之內,比如吃飯,多花一秒都是浪費。他一週學習、工作超過100個小時,被稱為外星人的他,有關火箭夢的締造就是通過不斷的閱讀所積攢的。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而對於運動健身的時間,他卻毫不吝嗇,每週會安排2到3小時的高強度鍛鍊。從他對時間的調度上我們便能發現,但凡是能對自我進行投資的,他便十分大度,而如果是無益身心的,他則多一秒都不肯花。

說這些僅僅是為了曬一曬那些領袖級人物的成功故事?孔二老師想突出的重點,是想在一個共同點中剖開暗藏在其中的差異。他們都很善於利用業餘及閒暇時光沒錯,但具體的使用方法卻與大部分人不盡相同。

簡單講,他們的業餘及閒暇時光,並不是在做水平累積或水平進步,而是在學習並鑽研一份能夠影響當下乃至未來的知識,最終改變了自己甚至也改變了世界的未來。

就像盛田昭夫在閒暇時不是研究他家族的釀酒技藝,而是在關心未來的電子趨勢;同樣馬斯克不是在琢磨手機如何變得更輕更薄,而是在暢想火箭的太空之旅。

從這一點上,我們大體上可以將學習分為兩種,一種是水平學習,即在於原有知識體系的穩固和加強;另一種則是垂直學習,側重新型知識體系的構建和突破。

最近很多互聯網平臺就瞄準了人們的學習需求,但孔二老師大概都試了試,比較遺憾的是大部分都還集中在“水平學習”,這倒無可厚非,“垂直學習”只能在新趨勢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而不是如空中閣樓一般憑空捏造。

而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講,“垂直學習”的門檻則更高,這就是為何孔二老師上述講到的盛田昭夫、馬斯克這樣的例子都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有意思的是,在時代的洪流中,往往不是你選擇了時代,而是時代選擇了你,時代的手在那個時候向你一揮,你抓住了,可能就上了牌桌。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比如,在近一兩年,我們能看到很多人上了帶貨、直播、小店等新的牌桌,創新趨勢也似乎在向個體化聚集。

很多人看重這一點,但又像無頭蒼蠅一般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而孔二老師發現,字節跳動旗下的營銷服務品牌巨量引擎彷彿洞悉到了這一痛點,於是在近日推出的“巨量大學”中帶來了一抹新的啟發。

聽名字似乎就想給人一種信息量很大的感覺,事實上,巨量大學也分設巨量學堂、啟明學院、小店學院、星圖學院等不同的“學科”,通俗講就是分別針對營銷行業、企業號運營、帶貨+網店、抖音各行各業的達人等提供滿滿的乾貨教學。

無論是個體創業者還是企業群體在此領域的剛性需求,都能得到相應的滿足。可能有人想說孔二老師在逼人上進,不是,我是在逼你前進。

要知道,最划算的投資永遠是自己。我們一定讓自己在意或者對自己成長很重要的方面系統化,只有專業的人才有系統化的方案,告訴你每個階段的注意事項和訓練方案,並且根據情況做出調整。

3

在疫情面前,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萬千物資,只有那麼寥寥幾種最為迫切與緊要。

同樣,在所有的知識供給面前,也只有那麼寥寥幾類最首要。

而凡是首要,就是提升自我最好的特效藥。

而判斷首要的標準,就是孔二老師所一直主張的“垂直學習”,不僅有助當下,更能影響未來。曾經美國有一位教育學家說,20歲之前,比拼同質化教育。20歲之後,比拼差異化學習。而只有自律,才能決定20歲之後的學習走向。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因為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此次疫情中被人們奉為英雄的“鍾南山”院士,他的自律追求也成為催人奮進的動力之一。

且有效的自律,便是能讓自身從量變而引發質變。

從某種意義上,巨量大學便是在尋求這樣的鉅變。因為所謂的乾貨,就是讓自身在通過源源不斷地學習之後,在未來能夠轉化成不同的自我成長乃至商業價值,這不單單是“充電”,而是給疫情之後的個人及社會的經濟“回血”提供助力。

換言之,看似普通的學習,不止要提升自己的“知識淨值”,也要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學有所值,而助推社會整體知識總體的增長。這便是一種“公共學習資本”,從而衍生出一個人迎接更大的挑戰、獲得更大的回報、實現更好的自我的核心資本。

這個世界當然有奇蹟,但除了個別事情是運氣,大部分奇蹟背後都離不開專業的積累和練習。

當下的現實是,很多在“閒賦在家”不知道該幹什麼,但有的人卻想法設法的給自己“+”什麼。這兩種態度,勢必將決定兩種人生的高度。

況且,人不要追求“舒服”。當你覺得很舒服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你是不是正在停下腳步,不斷地重複熟悉的東西,乃至於毫無進展?進步永遠是“不太舒服”的,它需要一點點冒險,需要高強度的思考,需要反覆斟酌、構思、規劃,需要一次一次的“逆行”。

孔二老師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平臺能像巨量大學一樣,通過垂直學習給人們“+”越來越多的乾貨和能力,當一個人的自律“+”趨勢規律、就是現在“+”未來。

我們畏懼於病毒的進化速度,而世界會犒賞你的成長速度。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END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