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官窑对南宋官窑、龙泉窑的影响】

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

【汝官窑对南宋官窑、龙泉窑的影响】


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通过对于概念的梳理,我们能明确一点,官方定烧汝窑是与定窑、耀州窑一样烧制北宋宫廷生活用具、礼器,都是属于官窑(官方定烧),因为北宋时期并没有真正形成官窑制度,所以也可以说定烧制度是官窑制度的前身。

北宋时期宫中定烧汝窑,学术界普遍认为北宋中晚期,也就是宋徽宗时期的汝窑,因器型特殊、用功用料非常讲究,礼器等级归类,非一般官员或民间可以使用,所以可以确认为北宋时期宫中定烧的皇家重器。但是对于北宋什么时候开始宫中定烧?是否早于宋徽宗时期?(个人认为跨越宋徽宗时期,甚至于北宋中早期就有宫中定烧礼器出现,至少是指定烧制制度的出现,这需要进一步论证。)这对于研究北宋汝窑、北宋汝官窑、北宋官窑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虽然北宋汝窑宫中定烧在学术界一直在不断论证,甚至有学者提出北宋汝窑就是北宋时期定烧的“官窑”,而这个官窑是指朝廷指定民窑口定烧的官方定烧窑器,而非从瓷种论证官窑口。依据宫中设计订单指定窑口定烧,暂时性宫中垄断几年(成为国营企业),当然宫里也有选择、指定的权利,所以没有指定烧制的年段,窑口还是以烧制民间使用常见器皿或瓷种为准,这在于窑遗址发掘可以发现,同一窑口烧制不同瓷种的现象。

我们再重温下历史,北宋时期,宋金一直不断交战,国力已经不能够允许皇家使用铜、青铜、铁、金银等合金制造大型礼器,因为这些金属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虽然北宋宋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以仿商周青铜礼器和古玉器为主,但是为了战略性考虑废除青铜等重金属礼器成为必然,但是并不是说采用瓷土烧制就会减少成本。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

公元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金代南下入侵宋朝攻陷汴京(河南开封),汝州被金占领,中原地区的汝窑大都停烧,造艺人逃离到南方各大窑口,汝窑进入衰败期,临汝一代烧制民汝。公元1142年,宋进誓表称臣割地,三月金使册封康王赵构为宋帝,从此进入南宋时期,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而被宋代皇帝一起带到南宋的汝窑工匠,“袭故京遗制”,底足外撇、满釉、支钉支烧等,所烧出的青瓷可与汝窑媲美;甚至浙江龙泉系也深受影响。

在北宋汝窑烧制期间,基本到了北宋末期,汝窑的原材料、烧制工艺改变、出现了新的开片形式(如鱼鳞片、冰片纹等),创烧出新的釉色特征,而形成另一种艺术形式的汝官窑,后来因为开片奇特,无法烧制完全相同的器物,发展成新的名贵品种,经过不断改良演变更加成熟,并奠定了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的著名名品北宋官窑,所以过渡阶段的藏品有官汝不分、汝官不分之说。

而真正形成官窑自烧的制度应该是明确于南宋时期,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而北宋定烧的汝窑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又是北宋时期的御窑,特别是宋徽宗时期对于艺术品的崇高要求下,更是不惜工本烧制。虽然北宋时期没有过多的文字记载,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稀少的文献找到依据:

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道:“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释:第一种说法:北宋时期宫中禁止民间烧制汝窑,因为内有名贵的玛瑙入釉,而玛瑙是佛门七宝之一,是历代的名贵宝石,在宋代时期想开采并不容易,其它窑口根本做不到,因为宝石入釉才使得釉水宁静润泽,十分难得好。宫里定烧挑剩的二等品才能在市场流通,因为名贵所以稀少难得;第二种说法:北宋战败,南宋国力空虚,已经不能再运用名贵的宝石玛瑙入釉,只能供给皇家使用,对于皇家筛选不要的,不能轻易丢弃,而是要作为名贵商品再次销售,以减少成本压力,因为稀少所以难得。

虽然北宋时期汝窑的文字记载非常稀少,但是从南宋的官窑、龙泉窑的釉色、器型应有传承,从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对南宋青瓷的影响深远,因为南宋皇帝带去了前朝的审美习惯,并一直在以新的形式延续下去。这又得说到北宋徽钦二帝成为阶下囚,而古汝州的窑工因金兵入侵,而随着南宋皇帝逃离到南方,把汝窑的精湛技艺带到南宋诸窑口,传承了天青釉这一绝技。特别是北宋时期汝窑和官窑又对于龙泉窑影响深远,所以就有了龙泉仿汝、龙泉仿官之说。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

据南宋宋高宗时期《宋会要辑稿》内详细记载宫中定烧:“绍兴四年四月六日,礼部太常寺言:神主系设昊天上帝、皇地祗,配以太祖、太宗皇帝共四位,并天皇大帝、神州地祗已下从祀共七百六十七位,累计七百七十一位,并适用神主版,乞下工部指挥文思院计会大使局指说依数制造颁行。祭器共计七百七十一位,适用瓷具:豆六十只并盖,内十二只准备;簠十只并盖,内四只准备;簋十二只并盖,内四只准备;尊五十只,内十只准备;罍五十只,内十只准备;樿杓一百只、豋四百三十二只并盖,内二十只准备。铜器:…。所有瓷具,乞下绍兴府、余姚县烧变。”

绍兴府、余姚县应属于浙江龙泉窑系,南宋高宗命礼部太常寺定烧御用青瓷,虽然不同于汝窑,但其釉色属于天青色系,因此与汝窑有很大的传承渊源,也可以从这文献记载看出宫中定烧礼器的规格制度和定烧规模,南宋尚且如此,北宋依照习俗应定烧汝窑数量大体相当,当然这只是合理性的推测,毕竟北宋时期文献遗存可考证的不多。因此就有龙泉仿官、龙泉仿汝之说。

通过仅有的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北宋早期创烧汝窑,中期被朝廷垄断供御宫中定烧,管制严格有专门的机构根据朝廷设计图纸定烧,供御减退方许卖出。金代至南宋早期,受因战乱窑工随宋代皇帝逃到南方,另余下窑工为了生存恢复生产,再也烧制不出汝窑质感,只能用钧窑釉色烧制仿汝天青,随及进入民汝时代,古汝州所有的窑口烧制的汝窑每况愈下,仅能烧出一般釉色欠佳、装饰简单的民汝青釉瓷,此后一蹶不振。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

【汝官窑对南宋官窑、龙泉窑的影响】


【汝官窑对南宋官窑、龙泉窑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