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发现“第二地球”,与地球几乎一样会存在人类么?

灵安


先纠正一个错误,就是起码到今天为止,人类还未在太阳系内发现第二个地球,虽然说在太阳系当中,还有很多人类未发现的天体,但这些天体基本上都不适合生命的存活。

因为这些天体都不在宜居带当中,而太阳系的宜居带只有三颗行星,这三颗行星分别为金星,地球和火星,但这三颗行星只有地球演化出了生命,剩下的两颗仍然属于死亡星球。

当然了,虽然太阳系当中没有第二颗地球,但太阳系外面是有的,例如开普勒452B,开普勒22B等,这些星球理论上来说和地球的环境是一样的,所以这些星球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但这些星球上绝没有和人类一模一样的生命,因为生命演化的过程既复杂又随机,像人类这样的生命不可能重复演化出第二次,哪怕宇宙中有一颗和地球完全一样的星球,这颗星球都无法再演化出和人类一模一样的生命。

所以人类是唯一的,如果有一天人类突然灭绝了,那么地球上即使再演化出智慧文明,这个智慧生物和人类也完全不一样,它们和人类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那么如果开普勒452B,开普勒22B这样的星球上真的存在生命,那么这些生命一定是人类没见过的,但话又说回来,假设宇宙中有另外一颗地球,且这颗地球上存在着一颗和人类一模一样的物种,那么问题就大了..........


种植恒星


国外科学家向世界宣布,在太阳系边缘地带发现了至今为止与地球最像的一颗行星,这颗名为“GJ536b”的类地行星距离地球仅有32光年,而至于是否会存在人类。

科学家观察发现这颗类地行星在围绕一颗红矮星进行公转,而且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刚好合适,因此科学家猜测在这颗行星上很有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众所周知生命离不开水资源,而红矮星又为这颗行星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光和热,此外科学家还肯定的说既然这颗行星存在液态水,那么肯定也会存在氧气、大气层和其他适应生命生存的条件,因此这颗叫做GJ536b的行星环境很有可能超过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距离和环境条件上看,这颗行星被列入了未来人类星际移民的首选星球之一。

但是这些都是科学家的猜测,GJ536b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近6倍,也就是说在GJ536b行星上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六倍,地球上体重100斤的人类,到了GJ536b行星之后体重会变成600斤。还有一个差异就是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 也就是一年有365天,但是在“第二地球”上,它的公转周期只有9天,一年的时间只有9天。

而地球上人类的产生出了地球的特性之外,还有其所处的位置,环境等一系列原因造就的。

有科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诞生是千千万万个万分之一的小几率造就的奇迹。即使存在人类,如果人类发明了超光速飞船,到这颗星球也是需要30年的时间的。


胖福的小木屋


第二地球”经常被用来称呼2015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潜在的像地球的行星开普勒452b,两者相似指数达0.98。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可能是地球2.0,它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比太阳质量大10%,亮度高20%,温度也和我们的太阳差不多。开普勒452每385天运行一次,比地球的公转周期长5%,而且开普勒452b已经在其恒星的宜居带中度过了60亿年,比地球还长,因此如果所有产生生命所必要的成分和条件都存在于这个行星,那么生命就会有很大可能在开普勒452b上出现。




探索宇宙感悟生命


太阳系不存在第二地球。

一方面,金星经常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颗行星都是类地行星,由硅酸盐岩石构成的,它们的大小、质量和引力都很接近。金星的结构可能与地球相似,有地壳、地幔和地核。然而,金星的环境非常恶劣,使其不像地球那样适合人类生存和移居,金星拥有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中密度最大的大气层,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96%,大气压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温度高达462摄氏度。

对于宜居来说,火星是太阳系中最适宜居住行星。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火星上含有水;不太冷或太热;能够接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因此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的38%,这对于适应人体来说是足够的;火星有大气层,尽管很薄,但能提供保护,使人免受宇宙和太阳辐射;日夜节律非常类似于地球,一个火星日是24小时39分35秒。即便火星环境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行星,但是没有科技的帮助,人类仍无法在火星上生存。即使地球上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比如南极洲最寒冷的冬天,也比太阳系的其他地方更适宜人类居住。

“第二地球”经常被用来称呼2015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潜在的像地球的行星开普勒452b,两者相似指数达0.98。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可能是地球2.0,它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比太阳质量大10%,亮度高20%,温度也和我们的太阳差不多。开普勒452每385天运行一次,比地球的公转周期长5%,而且开普勒452b已经在其恒星的宜居带中度过了60亿年,比地球还长,因此如果所有产生生命所必要的成分和条件都存在于这个行星,那么生命就会有很大可能在开普勒452b上出现。


科学闰土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人们基本上已经探索了个边。虽然不是每个行星都有探测器登陆上去,但基本上该看的也看的差不多了。然而,并未发现所谓的“第二地球”,更没有和地球一样的行星。


如果非要在太阳系找到一个“第二地球”,那么火星勉强可以算是。因为地球和火星的体量差不多,火星也刚好处于宜居带。而且,远古时期的火星也具有磁场和厚重的大气层。可以说那个时候,火星和地球都具有诞生生命的条件。然而可惜的是,火星后来因为内核的凝固,地磁场逐渐消失,导致火星大气丧失,最终火星没能够变得和地球一样。不过,即便这样,人们历来对火星的热情仍然没有降低,仍然满怀期待的希望火星上面存在生命。


就目前的火星探测结果来看,火星地表存在高等生命的概率不大。现在火星的气候太过于恶劣,稀薄的大气,最高不超过零度的极低温度,是的火星表面很难有生命存在。而且,水是生命的源泉,找到水才可能发现生命。不过,一些探测器分析出来火星存在一些固态冰,或许这些冰附近具有生命,但希望还是不大。

除了火星,人类也把目光放在太阳系甚至银河系的外面,希望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第二地球。然而令我们沮丧的是,尽管宇宙如此广袤,却并没有和地球一模一样的行星,也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不过,霍金曾经做出警告,不要试图联系地外文明,因为他们很可能科技比我们发达,一旦这些外星文明不怀好意,那么整个人类将会面临巨大威胁。


科学探秘频道


要说太阳系里的有第二个地球,那只能是火星了。

其他的星球基本是不可能了。

以地球为样板,可以让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坚实的岩石表面,液态的水,成分适合的大气与适宜的温度.

很可惜火星只能满足以上的一个条件,就是有坚实的岩石表面,至于其他的,火星的大气只有微量的氧气和水蒸气,少量的氮气,甲烷以及其他气体,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它的密度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虽然大部分都是温室气体,但并不怎么保温,况且距离太阳比地球要远很多,使得火星的温度并不高,而且温差大,白天只有20℃,夜晚更是到了-80℃.

还有火星的条件也使得液态的水无法存在.

火星是太阳系里最接近地球的了,火星都不能让人类生存,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时间丶轴


一般出现“超级地球”或者“第二地球”说法的都是系外行星,就是指的太阳系外的行星。太阳系内现在有八大行星,也没有发现新的行星,前段时间有天文学家发表论文猜测,太阳系内存在第九大行星,并且那颗行星和可能是一颗小质量的黑洞,质量仅仅为地球的10倍大小,那么按此质量黑洞的视界体积可能仅仅相当于一个保龄球大小。

现在已知的八大行星中,有四颗岩质行星,也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还有四颗气态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如果说是第二地球,那么必然是岩质行星,在水星、金星、火星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温度也较高,整体跟我们的月球环境比较相似。而金星虽然质量和体积是和地球最接近的,但是由于金星浓厚的大气层,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金星上的温度非常高最热的可以达到零上500摄氏度。



那么只剩下一个火星了,体积和质量要小于地球,平均温度比地球上要低,零下六七十度平平常常。并且火星的大气层极其稀薄,主要成分还是二氧化碳,虽然人类目前对于火星抱着极大的希望,希望为了可以殖民火星,但是难度会非常大。不用说存在人类,就是微生物现在也没有啊!


除了地球之外剩下的七大行星是没有什么机会成为第二地球的,但是在木星和土星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卫星,这些卫星中有一些比较特殊,存在着大气层和液态水。如果说太阳系内除地球之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木卫二和土卫六了,虽然这两颗卫星的环境和地球不一样,但是一个有液态海洋一个有浓厚大气层。

木卫二

木卫二是木星79颗卫星之一,由于受到木星和其它卫星的引力牵引,导致内部产生摩擦,生成热量保证液态水的存在。但是表面之上仍然是厚厚的冰层,温度还是很低。但是木卫二冰层之下的液态海洋是否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哪?


目前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因此NASA准备派遣新的探测器去探测木卫二,并且希望可以借助木卫二表面间歇性的热泉裂缝,进入木卫二的冰层之下进行探测。

土卫六

土卫六是太阳系内唯一拥有天然大气层的卫星,其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地球上的1.5倍。土卫六是土星的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内的第二大卫星,仅排在木卫三之后。土卫六大气层中98%以上都是氮气,剩下的主要是甲烷等。由于土卫六上的平均温度可以低至零下179摄氏度,因此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甲烷乙烷湖泊。

在土卫六上自然不可能生活着类似于地球上的生命,但是科学家认为土卫六上甲烷湖的存在,可能允许其它种类生命的存在,它们只生活在甲烷湖中,而不需要液态水的存在。但是目前这些都只是一种猜测。



要想寻找地外生命,在太阳系内是很难实现了,但是太阳系之外有着大量的恒星、行星、卫星,在某个角落里可能就存在着稀有的生命哪?



科学黑洞


百分之百不会,人类是什么?少点那些有的没的不可知论,人类就是顺应地球自然环境进化而来的智慧灵长动物罢了。你身体的大部分特征都是目前舒适生活在地球的最优选。


其次太阳系内并没有第二个地球,优越的轨道位置,自身体积,大气成分,都是独一无二,太阳系内是没有第二个地球的。但是其它恒星系如果有和地球几乎一样,而且环境近五百万年来非常接近地球的话,出现类似人类这种灵长生物是非常有可能,但是记住是类似,任何环境变量的差异都会导致那种碳基人形生物与我们人类在生理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毕竟百分之百和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环境变量差异,加之其它生物竞争,与人类有一些差异,但更适应它的生存环境。


从进化角度来讲,像人类这种直立行走,解放前肢,使用工具,得以开发大脑,杂食性,繁殖能力强,无特定发情期的特点,很容易在一颗有生物的星球上脱颖而出,就像先进的武器竞争到最后往往很相似,有差异,但是相同点更多,这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趋同化。

智慧生物你可以武力值不高,但必须能顺应环境变化,能学会通过外部工具提升自我,有双手或者灵巧的肢节来干一些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所以在我看来,人形的生物在竞争中很容易脱颖而出。



当然可能还有其它各种生命形态,能量体 硅基等,不需要像我们碳基对身体上有太多要求,碳基生物可能千奇百怪,但是人形生物必然占碳基智慧生物相当大的一部分。


科学视场


太阳系发现“第二地球”,与地球几乎一样会存在人类么?

曾经认为金星是第二个地球,那个永远都在西方或者东方天空出现的耀眼星星,最有可能成为地球的姊妹行星,乔治亚当斯基(UFO界的胡扯大王)曾经以说自己会见过金星人,幸亏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去世了,否则等金星探测器成功后发现金星是个地狱,你让他的脸往哪儿搁啊!

这个地球躲在哪里?

太阳系内任何一处都我们都能观测到,当然前提是足够大的天体,在柯伊伯带轨道内,像地球那么大的天体是逃不过地球上那么多望远镜观测的,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地球上的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都看不到,这就是地球轨道的另一端,被太阳遮挡的区域!

这就是日地系统中地球轨道上以及附近和地球引力形成平衡的几个点,L1、L2、L4、L5都和地球在同一侧,我们都能看到,假如在这些点上有一个天体的话,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但L3不是,它处在地球和太阳连线的另一端,和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是一致的,而且运行过程中永远都是和地球躲猫猫!

《另一个地球》的灵感就来自于此,这个躲在太阳另一端的行星,和地球一模一样,甚至是1:1的翻版,如果去到另一个地球,遇到另一个自己,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另一个地球有理论上存在的可能吗?

答案是否定的,另一个地球没有存在的可能!科幻片或者剧情片可以来一个创意即可,毕竟大众的天文学知识还是比较缺乏,另一个地球的创意大部分朋友只会觉得开启了另一个脑洞!

但这个L3点却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理论上L3点是可以存在一个位置稳定天体的,但事实上却不能,因为它的受力是单向的,如果受到一点点扰动即可能漂移这个稳定点,却不会再回到原位,因此年长日久它的轨道会和地球即将接近,当像上图那样能在地球上看到另一个地球时,那么两个地球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两个天体会在环日轨道上相互碰撞,形成一个更大型的天体,这就是行星会清理自身轨道的现实过程,因此在大型行星轨道上不存在另一个天体的!

L1、L2点也不稳定,和L3点一样,都是单向受力,而L4、L5则是同时受到太阳和地球的引力作用,是一个稳定的点,这两个位置是支持天体存在的,未来稳定的空间站也可以建造在此处!

在木星轨道的前后方有两个小行星群,跟着木星运行,相对比较稳定,但在它和太阳连线的另一端却不存在这第三个小行星群就是上述的这个原因。

太阳系中还存在“另一个地球”吗?

人类踏足过的只有月球,探测器到达过的有金星,火星和土卫六,一日游或者多日游的,太阳系大一点的天体基本都到过了,和地球条件一样的行星没可能了,而且除了地球之外都是不毛之地,甚至有的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那么有稍稍条件好一点的行星吗?

  • 也许就是火星

火星距离太阳1.5个天文单位,直径6794千米,自转一周24小时多点,表面温度,夏季赤道附近大约20度,除了只有地球大气压1%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外,每天的时间和火星自转轴形成的四季和地球都很相似,但火星上一个无比荒凉之地,不过火星两极有冰盖,而且也发现火星存在地下盐湖,理论上可以改造火星,比改造月球的成本低一些,除了距离有点远之外!

  • 或许是木卫二?土卫六?

前者是木星的卫星,是一颗覆盖了冰壳的天体,数十千米冰层下是盐水海洋,内部加热机制使得它可能存在生命,因此木卫二是比较有潜力的!

后者则是土星的卫星,但它却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即使改造后也不行!土卫六有太阳系唯二的含氮大气层,但土卫六表面有的都是碳氢液体,也就是传说中的“液化天然气”,这个世界和地球早期条件类似,但温度更低,可能会形成与地球完全不一样的生命发展历程,但发展到底如何,至少从惠更斯探测器来看,还尚未发现!

太阳系里的地球是唯一的,但有潜力的天体远不止一个,前提是人类的技术能吃到这些长得更高的果子,也许未来的宇宙大航海时代会实现,可惜我们不知道这个时代什么时候来临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第二地球”一般指的是与地球十分相似的地外行星,比如1400光年外天鹅座星系内的开普勒-452b和600光年外的开普勒-22b


太阳系内并没有“第二地球”这种说法,有的只是“姊妹行星”(比如金星和火星就是地球的姊妹行星)。从整个太阳系历史来看几十亿年前的金星和火星都曾和现在的地球一样拥有海洋和浓厚大气层,但随着太阳光度的增加(每1.1亿年增强1%)和金星温室效应的失控以及火星磁场的迅速衰减,这两颗“姊妹行星”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真正的的“第二地球”应该是前面我们说到的开普勒452b和开普勒22b,其中2015年7月24日发现的开普勒452b和地球的相似度达到了惊人的0.98,这意味着它不但拥有海洋和大气同时还在绕一颗和太阳相似的黄矮星公转,因此开普勒452b一度被人们称为“地球2.0”

然而凭借目前的观测技术我们远无法直接看到1400光年外的开普勒452b,天文学家能做的只是分析其光谱而后大致确定它的成分罢了。

2011年12月人类发现了第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开普勒22b,600光年外的它直径为地球的2.4倍。然而开普勒22b的600光年和开普勒452b的1400光年都远超目前人类文明的技术极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抵达这两颗“超级地球”


现代生物学认为地球生命诞生于38亿年前的海底热泉附近,因此几百上千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很可能也会在海底热泉附近诞生简单生命而后开始波澜壮阔的进化过程,但超级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物种的进化是充满随机性的,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很大原因是由于65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灭绝了恐龙从而给哺乳类动物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后人类所在的灵长类才得以出现。


所以说遥远的“超级地球”上可能会有智慧物种,但绝不可能和人类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