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正常智商,读书时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王炸鸡翅


清华北大是北京人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是外省的,那就很难考上了。比如江苏是教育大省,优秀的人才不计其数,每年也就百把号人能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进入清华北大。不仅要智商高,成绩出众,还要刻苦钻研,还需要一技之长,某些计划或工程如清华博雅计划呀,北大筑梦计划呀才可能选你,真是是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用尽洪荒之力才行。所以,普通智商的人就算了吧,普通人就考普通高校,别钻牛角尖了。我高中在省重点,我班有个数学课代表考上了清华,他真的就是那种天才,从外表看就很不一样,他的思路跟我们不一样,据说小学就喜欢研究徒手开平方根,斐波那契数列之类的东西,到了高中就经常一个人默默在教室里做我们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题目,后来数独大赛也拿了奖,他就是万千家长嘴里的那种别人家的小孩。我们虽然也算学习认真,但真是不能比的,后来我和一个弟兄考到了南航,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也不知道这位清华高材生现在怎么样了。反正就一句话:高空的位置是属于老鹰的,如果麻雀能摆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样可以过得幸福。


霸气吊屎boy


就谈高考升学,不谈研究生考试。

我高中一位同学,就是你说的“普通人,正常智商,非常自律刻苦”的人。他除了吃喝拉撒睡,其它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不玩不旷课,不打闹不嬉戏,中规中矩。

(1)他吃饭、体育课间隙都争分夺秒背单词、背古文古诗;

(2)全班参考书最多是他,除了学校发的资料,他还自己购买、订阅,就比如《英语世界》杂志,他高中期间都订了;

(3)请教老师频率最高也是他,晚自习不说,每个任课老师日常课间休息时间几乎都被他“霸占”了;

(4)他上课专心致志,认真听讲,课上老师提出问题有时还能抢答,对课上打扰他的同学他还会瞪眼示意。

他也不笨,并不是“大多数都懂就他不懂”的不开窍的人,一起读那年,全班(我们班是重点班)人数近八十人,他的排名始终在40到50之间。复读了两次(即高考了三次),第一次同届,我了解情况,他第二第三次高考是我在班里的QQ群了解到的。

(1)第一次考上中南民族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不是211,放弃;

(2)第二次考上福州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211了,但是可能是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于是把目标调高,不是985,放弃;

(3)第三次考上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211,他还犹豫,但是老班主任极力建议他不要再复读了,还有他家人,还有原来第一届的我们同学也跟他说不要复读了。可能是压力也有点大,他最终去了北京科技大学。但我觉得他肯定还不服气,虽然他没说出口,但我估计复读第二次的时候他的目标很可能是锁定北大清华了。

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几年,对人员测评略有了解,对于人的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能力倾向比如音乐才能、画画才能、数学才能、语言才能等等),我是偏向基因决定论。我坚信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情,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专注、足够坚持、足够时限就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极致的精湛水平并做出绝妙的创新,需要足够的智力和天赋。

回到高考,我觉得现阶段的高考就是一个智力筛选器,生源质量跟学校层次对应,先是211中的985院校,然后是211中的非985院校,再是普通二本院校,最后是三本。当然,每个院校层次里又还可以再细分一二三。北大清华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均为3500人左右,2019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031万,考上北大清华的比例约为万分之七,差不多每1500名考生有一名考上北大/清华,千里挑一。

因此,“普通人正常智商,读书期间非常自律刻苦”的高三生,有可能考上北大清华,只是概率非常低,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当然,如果智力平平的人有强烈的“清北”情结,不上清华北大读个书“死不瞑目”,建议通过考研来实现,这个概率会大的多,风险也小的多,关键考研真的是拼“拼命”程度,而非纯粹的智商。


职业鲤


我儿子,678分,清北差两分。我问他复读一年能不上清北,他说不能,因为复读不一定发挥这么好,语文作文今年正好会写,写的还半文半白,应该拿了高分。如果上市里名校复读有点点机会,普通高中绝对不行,老师的高度已经决定了学生的高度。智商我不好形容他,只知道英语单词绝对不记第三遍,上课45分钟老师哪句话有毛病都知道,中午不休息做作业,偶尔打游戏,沒有别的爱好。晚上10:30点准时休息,早上6:50起床,很少改变。


月移梅影上书窗


忍不住写一点。我儿子去年的北大。智力偏上吧,没有觉得特别聪明,学习绝对不是刻苦的。晚上九点四十晚自修回家后从来没有读书写过作业。说校长说过好学生没有熬夜写作业的,我问作业写不完怎么办,回答是那就不写了。基本没有上过补习班。但是,心里素质很好,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紧张,我的评价是每临大事有静气,高考第二天说有一点紧张。目标是人大,最后裸考进了北大。我问过有好的方法吗,说好象也没有特别的方法。

山东省文科考生,汉族


我是老程哈


我觉得不可能。我并不笨,当年读书的时候也算比较刻苦,物理我有天赋算是运气好,英语我父母就教英语我也有点童子功,就是这样的优势下,我把化学从不及格硬生生学到110分(120满分),把数学拼命稳定在120分(150满分),语文放弃了110分,生物跟着走就行了,这样我总分585,清华那年收660,差距75分。如果说我语文努力一点,其他科目再仔细一点,我觉得找40分回来是极限,我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找75分回来。大家都有100份时间,我把语文的时间全部让给了化学,物理英语我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生物我平均值,剩下的时间都给了数学,讲道理我觉得我尽力了。其他大学挑选的是勤奋的学生,清华北大挑选的真的是智商高于常人的学生,我很服气。当年我们年纪最厉害的人在我班上,她还是比较努力,该做的都做,作业也认真做,上课也认真听,看不出来什么异样,大家都认真听课,但是她考试就是满分你难受不难受,高考完了她出来说考砸了考砸了,我们懂,意思就是状元没了,只考了680,去北大了。面对这样的人真的无话可说。


nor叔


我们先不说普通人能不能考上,先看一下我了解的情况吧。坐标山东烟台。一个同事家的孩子今年刚刚考上山大威海分校(研究报考志愿研究的很好)。基本就是我们当地烟台一中班级前十名水平。这个水平可能就是初中全校前几名水平了。然后高中后上了大量补习班。这还只是相当于末流985水平。清华北大的话基本要求从小学到高中都得全校前几名吧。


迷香35920436


普通人除非没有日常琐事缠身、非常自律而且脑袋非常灵光再加上考场超常发挥和北大清华管统招的突然开恩才有可能考上北大清华。
海宁高考爷爷


哈哈!这不是危言耸听,谁来到这个世上就为考上个北大清华?我身边就有个年轻人考进清华,他母亲还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收废品的,这小子高中就很出名,他从初中开始就是地区的前十名,高中学校给他免费外还给了他一笔奖学金。


网上报道的那个三次考上大学三次都辞掉,最好终于考上清华,毕业后只是到郑州一所私立学校作教师不禁让人唏嘘感叹,这么好的条件白折腾了!这些年浪费的青春只为高考?这一切付出到底值不值?
孩子加油!

真正的考验在于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然后是好的单位、好的心态和好的方向,才会遇到贵人、把握好的机遇登上个人的珠峰!


黄蜂二师兄


清华北大那是真正学霸的聚集地,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智商,就不要多想了,“学霸的世界,我们真的不懂”;虽然说“勤能补拙”,但是智商不足,仅靠“读书时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往往是徒劳无功的,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没有“歪门邪道”的话。

笔者当年也是周围村子里远近闻名的一枚学霸了,邻近几个村子里的同龄孩子几乎都让我淘汰出局。上了本县最好高中以后,在文科班里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高考时也是超常发挥了,高考成绩要比一检二检时,高出了30多分;就算这样,当时清华北大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比一本线高出120分左右,我高出80分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了,距离清华北大的要求还差40分之多呢!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普通人正常智商的我们,即便再怎么自律刻苦拼命,对于清华北大这等名牌大学来说仍然还是不够,因为它们原本就不属于我们普通人的世界,在真正学霸眼里触手可及的事,在我们看来却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很多事靠努力是不够的,类如考取清华北大这样的事,几乎就是挑战人类极限,高智商、好情商、勤奋努力一个都不能少!笔者有个姨表哥叫远航,他自小就聪明绝顶,并且还非常懂事,深得亲朋好友的喜欢;远航表哥也没有上过什么名校,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普普通通的学校读的,平时学习成绩也并没有怎么显山露水,一直都是保持班级前十名,可是上了高三以后,却大放异彩,高三一检二检在我们本县独占鳌头,高考时更是出类拔萃考进本省前20名,稳稳妥妥地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当我问及他的学习秘诀时,他的回答非常气人,他说“我也没咋努力,就觉得高考很简单啊,随随便便就考成这样了”!



聪明不是能够考取清华北大的唯一资本,能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最大作用的情商,才是成功的关键。情商全称情绪智力,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及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人们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于智商,而80%则取决于情商,所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会影响智商的发挥,在现代社会教育压力下,家长总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结果却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了孩子厌学、学习独立性差、任性自私等;孩子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这非常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来讲,能够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不仅聪明异常,而且个个都是高情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普通人正常智商,读书时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这并不能让你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每年高考凭借真实高考成绩,能够硬考入清华北大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不足万人,而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却突破了千万人,因而说清华北大学子是“千里挑一”一点也不为过,智力普通平凡的你,凭什么呢?


自在人生wub


普通人正常智商读书使其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华北大吗?这个问题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的。



我先讲个故事,亲身经历过的。

高中时候有两个同学,人称“道长”和“真人”。听这两个名字,大家也许就知道了是什么意思了。他们这两个人在我们班上那是极刻苦极努力的两个,没有之一。本来我们高中的时候,就是实行的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本身教育上就抓得很紧,时间都是按分按秒来计算的,每个星期就是星期六休息半天,然后一个月休息一天,就这样全年无休的。每天都是连轴转,早上应该说我6:00就起床,到晚上10:00下晚自习,你看一天多么长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可是这两位道长和真人,别人花这么多时间还不算,他星期六也不休息,仍然在教室里面坚持温习功课做作业,他那个精神啊,真的是令人非常敬佩。每次我星期六没有事,到教室去溜达一下,都会看见他们俩仍然在埋头学习功课,我们都自愧不如啊,真的。



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两位成绩也并不怎么样啊,在班上的成绩也只是下游,60个人的话,四十几名吧,最后高考结束的时候也只是考了个二本,还够勉强的。更别说什么清华北大武大复旦呢,想都不要想。


所以我就说嘛,清华北大不是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不是单纯的一个努力刻苦拼命,一个条件就能考上的。他也需要若干条件的配合。


第一,中国在过去现在以及在未来若干年内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既然是这样的体制,那么清华北大录取了学生,肯定是更加适应应试教育,而不是适应素质教育,这些学生他们会考试,也能考试,能拿高分,仅此而已。这是考清华北大的第1个条件,会考试。

第二,高考不仅是智力考试,也是情商的考试,更是逆商的考试。大家不信可以去查历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可以从中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这些状元国家给了这么大的,自然倾斜到他们身上,但是他们毕业之后,并不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而只是默默无闻,有的只是一个职员,这种情况话让大家太失望了。虽然这些状元他们的智商情商都很高,可以很好的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找到解题的方法。但是他们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他们适应了这种环境,长期生活在一种顺境当中,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当他们一旦走入了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肯定表扬了,他们的内心也就造成了重大的挫折,而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挫折,所以他们反倒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出来,反而是那些成绩并不怎么样,从小饱受家长老师批评的孩子,他们能经受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坚持做一件事情,最终能做成功。

最后总结一下,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的,极其不容易的,所以他们这样的成功也不是哪一个单个因素可以决定的,一定是多个因素促成的,单纯的刻苦努力,玩命,有可能只是低效率的没有用的。

我是修炼心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个人,永远在修行的路上。请【关注】我,和你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修炼心路


普通人正常智商,读书时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我认为不能绝对的否定一个人,努力总比不努力强。但是很多时候我又不得不承认,读书真的需要有天赋,并不是每个人努力了都可以考上清华北大。


我说说我自己上学那会,我们校长的女儿和我们同年级,一直属于学霸型的,她父亲是教数学的,母亲是英语老师,我认为在出生方面我们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再看看她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数理化这些经常满分,文科也不差。就这样考上我们这最好的高中,自然还是学霸,最终据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另一个例子是我邻居家孩子说,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是学霸级人物,高中也是,只可惜考试发挥失常,最终考了个普通一本。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平时成绩落后他很多的一个女生,高考发挥超常,考上了清华大学。所以我不得不承认,除了天赋,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

最后,我认为有理想有目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管结果怎么样,努力了可能也不一定考上清华北大,但是我认为至少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不为将来留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