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自然界中的魚類總共有36000多種,並且以平均每年約150種的速度在增加,可見魚這種生物是地球上的重要角色。而在種類繁多的魚兒當中,鯉魚又是最普通常見的一種,分佈範圍極廣,除了澳洲和南美洲之外全世界都有分佈。尤其是在國外,關於鯉魚氾濫成災的新聞我們沒少看過。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其實,最開始只有亞洲有鯉魚,亞洲是鯉魚的原產地,後來才被引進到歐洲、北美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主要用以控制當地魚塘裡過多的浮游植物(如藻類)和微生物,或者依靠鯉魚來消滅那些妨礙其它魚類生長的寄生蟲。殊不知,鯉魚有著超凡的繁殖力,每條雌性鯉魚能產卵300萬枚;再加上適應能力強,既耐寒、耐鹼,又能在缺氧環境存活,鯉魚迅速佔領了國外淡水區域的半壁江山。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奇怪的是,席捲全球的鯉魚在不同國家卻有著身形、體重上的巨大反差:在美、英等國,鯉魚的重量動輒達到幾十斤乃至上百斤,肥得像豬一般;而我國的鯉魚則比較小隻,超過10斤重的都算少見,大多連“童年”都活不過。同一種生物,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巨大的反差現象呢?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首先,從食物方面來講。歐洲一些國家引進鯉魚的初衷就是為了遏制當地藻類的瘋狂生長,這麼多的藻類保證了鯉魚的食物源源不斷,從而把鯉魚養得又胖又肥;跟這些國家的藻類氾濫相比,我國的自然淡水區域中供鯉魚食用的東西比較匱乏,沒有充裕的食物作為保障,鯉魚的生長髮育受到很大限制,自然也就長不到多大。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其次,從天敵方面來講。鯉魚作為外來物種來到歐洲地區,是沒有天敵的,這使得鯉魚的成長之路十分順暢,很快就能長得很大;而國內鯉魚的生長環境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食物鏈,有一些天敵對鯉魚虎視眈眈,讓鯉魚的正常生長遭到極大威脅,很多鯉魚在幼兒期就被天敵所吞食。如此一來,國內的鯉魚很難長到像歐洲和北美洲一些國家的鯉魚那麼大一隻。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最後,從人為捕撈方面來講。由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鯉魚是國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可以製作成各種佳餚。在龐大市場需求量的驅使之下,對鯉魚的過度捕撈問題成為了阻礙鯉魚自然生長的最大因素,又怎麼可能擁有多大的體形;反觀國外,則幾乎沒人願意去捕撈鯉魚,因為他們不喜歡吃多刺的魚類,也不會吃刺太多的魚,而鯉魚就是這種刺多的魚,在國外基本上不受歡迎,於是鯉魚便能自由生長髮育,長個幾十斤不成問題。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據悉,國外鯉魚體重的最高紀錄達到了116公斤,該鯉魚也曾一度成為網紅魚,還登上了世界知名報刊的封面。至於五六十斤七八十斤的鯉魚,就更常見了,真所謂肥得像豬一樣。相反,國內的鯉魚大多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當做食物消耗掉了。同樣一種生物,在不同地區的生存狀況完全不一樣,這背後到底有何緣由,除了食物、天敵、人為捕撈、三個因素,你認為還和什麼有關?歡迎在下方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