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建材行業,現建材生意越來難做,房價太高和電商衝擊哪個原因更多?還有其他原因嗎?

吉羅琳很酷


房租太高和電商衝擊,不是建材生意難做的核心問題,這兩樣只是基本現狀問題。比如,如果同行很少,消費者很多,那房租很少有商戶承租,自然租金不會太貴,並且,貴也一樣有利潤。電商,會消化掉一部分的零散市場,但畢竟是針對全國,對我們區域的市場影響甚微。

導致我們建材生意難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同行太多、競品品類太多、地理位置、品牌差異、服務水平、管理能力、團隊精神、經濟實力、經營經驗等等,但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產業鏈條的前端裝飾公司模式改變了,自然建材生產廠商的發展規劃也要改變,這才是建材生意難做的必然。

未來,不再需要經銷商和代理商,比如,大部分消費者直接到一個裝飾公司,就把居家裝飾全部搞定了,實現拎包入住。那剩餘的小部分消費者又能養活多少建材商呢?建材廠商也一樣,他們的未來也不再是發展代理商和經銷商,而是對接綜合型家居建材供應鏈平臺,然後通過這個平臺直接面向全國市場發展加盟商代理商,以及直接對接全國前端的裝飾公司,為裝飾公司提供套餐產品。僅有極少數的個性化和高端消費者群體,才會保持依然是挑選喜愛的高端建材!

所以,以後做生意的門檻越來越高,所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大,對創業者對管理者對從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

歡迎來惠州發展,一起集中火力攻打一個山頭,再挨個山頭打下來一片新的家居建材裝飾的江山!



家多福平哥V惠州裝修


我做了12年建材行業營銷諮詢,算是經歷了建材行業的起伏,對於你的問題,說了可能會讓你失望,實話實說:

1、建材行業是地產行業的附屬品。但是地產行業是虛擬經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體經濟。簡單的說,中國地產行業不是由於需求定價,而是資本運作炒高了價格,這個價格其實是虛擬的。這麼多年的發展,地產已經到了高風險期了,隨之而來的,是建材行業爆炸式增長後的萎靡,所以,生意難做,大環境是最大的因素。

2、建材行業已進入整合期。整合期的含義,就是告別高利潤,建材行業賺錢的方向,已經向低利潤、高銷量、低成本、高服務的方向轉型,就是未來建材商會逐漸成為服務商,建材銷售渠道也開始合併,不久的將來,建材市場會逐漸開始減少,品牌會更快速的整合,一個品類品牌會整合到4-6家,中小品牌,逐漸死亡。

3、建材行業的未來。建材商的未來,一定會是品牌服務商,你可以參考下現在的家電行業,家電行業的現在就是建材行業的未來。除了高房價、高精裝率、電商、裝飾公司等等因素,最重要的是行業進入市場穩定期,風光不再了。

所以,個人建議,還是慢慢離開建材行業,或者轉型服務商,建材行業的整合,是不可逆的。


震巽Ansen


根據題主的提問,本人2018年12月11日回答了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建材市場越來越冷清?這個問題和題主提的問題比較接近,我個人也覺得是做建材的老闆的一個共性!面對建材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洗牌越來越快!建材行業會出現更多銷售困難,但是也不是沒有機會,只要我們把基礎和各個渠道做細做透,銷量會起來的。

根據本人從事建材銷售和服務20年的經驗,可以這樣來理解,所謂建材可以分為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建築材料可以理解為建造房屋主體所需要的材料,這個所面對的基本是生產廠家或者一些大的供應商,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大批量的採購,一般都是點對點的服務,有很多材料都會有穩定的供貨商。裝飾材料一般都是在專業的建材市場去購買的,所以按照提問者的意思,就是指裝飾材料市場越來越冷清。

建材市場和實體店面生意的冷清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在中國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配套的專業裝飾材料市場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全國性連鎖賣場例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喜盈門和、月星等和各地本地的專業賣場的不斷擴張,賣場的增加就會把客流分散,導致市場門店上門客戶越來越少。

第二就是精裝房的交房標準,導致交房的時候就已經廚衛、地磚,木地板和門窗都已經精裝,裝修標準配套完了,購買者就不再需要去購買這些主材,所以門店就不會有這些客戶的出現,客流就自然而然的減少,市場就冷清了。

第三是80、90和00後成為市場消費主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這一部分客戶選擇了網購,分流了不少客戶,部分品牌雙十一一場活動的銷售就可以抵得上很多品牌工廠一年的銷售額,這部分客戶分流也是市場冷清的一個原因。

第四就是市場上套餐裝飾公司和整裝裝飾公司以及互聯網家裝出現,讓流動的馬路游擊隊裝修逐步退出市場,這些公司的面積不等的材料展廳可以讓客戶一站式選擇材料,客戶就不需要再跑公司,分流了部分建材市場的客戶。

以上四點是成為賣場和實體店生意冷清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需要深入瞭解請關注本人頭條號),例如商場聯盟活動同樣可以讓沒有做聯盟活動的市場客流下降,歡迎大家在後面跟題進行補充,希望這樣回答可以讓提問者滿意。




南寧建材達人


我做建材行業,現建材生意越來難做,房價太高和電商衝擊哪個原因更多?還有其他原因嗎?

能夠開始認真找原因就已經是改變的開始。但是我認為你說的兩個原因都不是。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探討。

首先,建材行業本身存在著同質化嚴重,壁壘不高,消費者選擇的購買誘因很模糊,這就造成了,建材行業成為了圈子產品,消費者並不是專家無法分清楚建材的好壞,那麼就會依靠熟人,找到熟人後就一定抗性,那就是價格,所以也造成了建材的一般打法就是價格戰。

第二、價格不透明,或者說只在相關利益者內部透明,而終端消費者無法判斷價格,因此造成了市場的一定程度的混亂,被中間商吃掉了很多利潤,造成了經銷商或廠家利潤較低。

第三、在價值鏈的相對下游,除了零售,在其他渠道內都被上游的裝修公司、工程公司做掌控,造成了無法掌控市場及定價權,讓建材行業腹背受敵,上游的商家需要現金進貨,終端的市場需要墊資經營。

第四、國內固定投資指數下降,區域投資下降,不是房價的問題,開發面積就已經萎縮了很多,國內基建已逐漸成熟,基建紅利逐漸在消失。

最後、才是電商,也就是廠家直營,去掉中心環節,產品下沉直接搶佔終端,使得區域的建材從業者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建議

第一、找到價值鏈裡的剛需,進行轉型,比如安裝,目前電商的崛起,消費者購買方式的改變,讓產品直接從廠家進家門,但是售後環節廠家還是鞭長莫及,這點可以作為轉型空間,和多個廠家合作用售後服務搶佔市場。

第二、為渠道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將產業上移,利用廠家渠道優勢,幫助渠道客戶設計更合適、有效、低價的系統解決方案,包括設計、產品、售後、金融等。


策略顧問楊濤


沒有最難只有更難,這種狀況還會繼續惡化!

1市場體量:這兩年經濟下行帶來各行業的不景氣,老百姓手裡缺錢、房產交易量下滑嚴重,想買房又買不起的剛需購房者仍然只能選擇等待,投資客也比以前出手謹慎了。這直接影響了建材行業的交易量。我有一個同學買了一套房因為沒錢就花了5萬塊簡裝一下就住進去了。

2電商衝擊:未來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真不是一句嚇人的話,未來很多行業的競爭就是商業模式的競爭。研究一下很多人討厭的拼多多的崛起你會有啟發(貌似我還沒在拼多多上消費過),這種衝擊太大了,一個網紅的帶貨能力能嚇死人。同樣是電器,華帝光一個世界盃帶來的成交量可以抵上多少小廠的年產值!

3渠道分流:裝修公司、地產商推的精裝房、房屋中介分走很多流量。你的產品如果不能打入這些渠道還想靠自己單兵作戰我只能說未來堪憂。

4廠商下沉:以前很多廠家都是以專賣和代理性質交給經銷商去做當地市場。現在知名度有了,廠商開始直接對接地產商和裝修公司了,找地產商和裝修公司的廠家多了,你一個小小的代理商還有多少優勢?未來更多的經銷商只是一個廠家在當地設的倉庫和服務商而已。

找一個誠信的廠家,好好做好當地渠道和服務吧。時代不一樣了,很多行業未來也是這種歸宿。





平凡人平凡人平常心


原因不在房價太高,也不在電商衝擊,做建材和其他商業行為一樣,最重要的是人脈圈子。我家修房子的時候,椽檁最哪兒的價格合適,木工說了算,鋼筋、水泥、瓷磚、地板磚等等都是誰攬活誰介紹,小到一個開關盒子都是電工介紹的,還說多送了幾個螺絲釘呢。

你是做建材的,必須要把包工頭和匠人拉到自己的人脈圈子裡,而且要有提成和分紅的潛規則,錢要大家賺,事要大家做。就連有些醫院的醫生在開了處方後,馬上就有紅包發到手機上,因為處方上的藥也在演繹這種潛規則。像你搞建材行業的,價格寧可高一點,要把好材料的質量關,這種規則的提成和分紅並沒有損傷誰的利益,各取所需,各盡所能,並不為人所怪的。


郭紀魏


你做建材,可能體會更明顯,因為除了電商,還有房地產行業這兩年不穩定,和房地產相鄰的眾多產業也牽連受影響,比如建材,裝修,等。

除此之外,該有一個原因:現在人裝修越來越依賴裝修公司,而裝修公司大部分都有固定合作廠商。

所以,在這麼嚴峻的經濟環境下,要想生意要想做下去,做長久,得增加競爭力或做特色競爭。


納生活整體家居


我覺得如果房價維持平穩或者上漲的前提下,建材行業還是好做的,當前國人都是買漲不買跌。地產不景氣了,感覺裝修的少了,感覺錢也少了,流通的也少了。


斷橋鋁門窗-金鋼網


我來理解分析你說的難:

一:房價高,房地產成交少了。對比前八年五年,今天銷售量還是大好多,消費端還在的。

二:營銷難。今天建材營銷手段競爭一年比一年花樣百出。

三:同行多:近十年隨著地產猛烈發展,進入建材銷售行業的老闆成倍增長。

四:供給側嚴重過剩:以前只需要擠破頭進入到好的賣場即可盈利,賣場資源決定盈利。今天紅星美凱龍和居然賣場嚴重過剩。我所在的武漢市有40多家可以賣品牌的賣場,可能是全球最多的城市了。

五:經營成本:租金,人工,倉促,營銷推廣...每個經營的環節成本都在上升。吞噬了利潤。辛苦下來給商場和員工打工了。

六:渠道分流:以前只做賣場即可。如今家裝整裝電商工程分流太厲害。相比來說電商對建材行業影響還不是最大的因素。


neil聶


前幾年重視渠道的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現在生意不好做了再去做渠道的老闆,告訴你還是改行吧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依靠店面來銷售了,沒有團隊就沒有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